良醫

【晚晴一照護】用陪伴守護生命最後一程 逝者善終生者善別

(香港訊)大家試想一下,若明天離開人世,你有什麼抉擇呢?這樣,才能更好地活在當下。

黃太2021年身體轉差,入住醫院3個月,期間遇上疫情,停止探訪。丈夫黃先生從醫生口中得知,靈實司務道寧養院(下稱寧養院)的善終服務容許恩恤探訪,於是,透過醫務社工,替太太申請入住寧養院的“慈惠病床”。

Advertisement

入住寧養院後,黃太曾經歷5次瀕危階段。在第二次瀕危時,篤信基督教的黃太告訴丈夫,希望將來和他在天家重聚;黃先生遂邀請牧師到寧養院替他施洗,好讓黃太參與其中。

洗禮當天,原先精神狀態欠佳的黃太也精神起來,見證丈夫受洗。

製紙鶴為病人扮美

對於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而言,天花板可能是他們唯一的天空。黃太因癌病影響導致頸椎以下位置不能動彈,需要長期臥床。

ADVERTISEMENT

因此,寧養院護士自製了一串與家屬相片串連的紙鶴,當微風吹過,紙鶴輕輕地搖擺轉動,黃太便能看到與家人不同的合照。院牧亦在天花板上掛上一幅特大家庭照,好讓黃太隨時看到至親,成為她在病榻中的安慰和鼓勵。同工也曾為黃太化妝扮美,難怪她大讚寧養院是“歡樂醫院”呢!

今年1月,黃太在家人的愛與陪伴下安息,走完人生旅程。家人雖有不捨,仍感到安慰。送別黃太,看到病人完成心願的重要,不但令病人安心離去,家人亦感到安慰。

接觸臨終病人過程中,幫助病人了解自己的心願。因為生死教育不單是病人離世後的安排,或是生前預設醫療指示,更加是透過對死亡的理解,明白生命中最重要、最想要的人和事。

人到臨終時,錢財萬物都不能帶走,才會開始反思,了解自己,發現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因此,希望將生死教育提前推行,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學習,在身體還健康時實行人生計劃;例如有人大半輩子都忙於工作,拼命發展事業,臨終時才發現家庭關懷才是他最渴求,若他能早點發現,在工作和家庭上盡量取得平衡,就能多花點時間陪伴家人。

反思生死疏導情緒

生死教育沒有特定限制,日常生活中亦能處處看到生死教育的蹤影。例如當有護養院友離世,尤其是居住年期較長的院友,同事們可能會因此傷心。

有些同事平常只是抱着打份工的心態,但有天一名院友離世,竟然覺得難過,即使平時相處和關係十分一般,但不知不覺間亦培養了感情。

透過和同事一起參與處理院友身後事,猶如陪伴院友走過最後一程,過程中可嘗試了解同事對院友離世的看法,疏導他們的情緒,並一起反思生死。這些感受亦會影響同事日後的工作,是一場活生生的生死教育體驗。

院內受洗——黃先生邀請牧師到寧養院替他施洗,好讓黃太參與其中。

用愛擁抱晚晴

慈惠病床助貧困者

寧養院由2014年推出“慈惠病床計劃”,讓合資格晚期病人得到優質的紓緩治療及寧養照顧。

計劃包括住院房租、膳食及醫療護理開支。主要服務對象為晚期病患,預期壽命在6個月或以下,病人和家人都同意不接受心肺復蘇術,以及綜援受助人或獲醫管局豁免醫療費用人士。

該院希望用愛擁抱晚晴,即使是經濟有困難的人士,仍然應該有尊嚴、被愛護下走完最後一程。

 

文:黃少清(靈實司務道寧養院院友聯絡主任)、黃志強(靈實護養院駐院高級醫生)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