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晚晴一照護】早求醫延長存活期 長者骨痛慎防骨髓瘤

(香港訊)過去要有效控制這種血癌之一的多發性骨髓瘤並不容易,但隨着越來越多藥物和治療選擇,只要配合適當的療程,病人的存活期可延長數以年計,甚至10年以上。

病源為漿細胞異常

Advertisement

養和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梁憲孫醫生表示,長者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高危族群,偶爾中亦有40、50歲的中年人患病,而此病的源起是漿細胞出現異常。

他指出,臨床上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見徵狀,包括骨痛、無故骨折,其次是腎衰竭及貧血等,患者亦可能有抵抗力差及容易受感染等情況,但這些徵狀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或只以為是年老衰退而令身體狀態下降,故此病初期較難發現,不少個案都是做體檢或其他原因而意外發現,例如有病人受腰骨痛困擾來求診,追查下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所致。

梁憲孫闡釋,人體內有不同的淋巴細胞,其中B淋巴細胞會轉化成漿細胞,從而製造抗體攻打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假若B淋巴細胞出現基因變異就會演變成淋巴癌,若發生在漿細胞,有可能導致漿細胞異常增生。”

漿細胞變異的初期可以是良性病變,對健康影響不大,而不正常的漿細胞仍會製造抗體蛋白,卻屬於不正常、無法抗病的副蛋白(paraprotein)。

ADVERTISEMENT

“當進一步出現惡性病變,本來在淋巴組織的漿細胞便會入侵骨髓,令骨髓中的漿細胞水平由正常的約5%以下上升至10%或以上。”

有時病變的漿細胞也會入侵骨骼等組織,

所以,稱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另因為與漿細胞有關,

故亦稱為“漿細胞骨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

多發性骨髓瘤難以預防,但他強調,受惠於醫學進步,病人的存活期已大大延長,未來亦可見會不斷有新療法出現,例如正研究用於治療淋巴癌的CAR-T療法,或可延伸至其他血癌如多發性骨髓瘤,讓病人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和希望。

治療關鍵及早求醫

他提醒特別長者,治療的關鍵始終是及早求醫,若突然變得身體虛弱或持續骨痛等情況,要提高警覺及盡快找出病因,以免拖延處理而帶來不良後果。

人到中年很容易出現疲倦、貧血,甚至腎功能下降等問題,很多人以為只是一般老人病,但其實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先兆。

他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大眾較少提及的血液癌症,但發病情況並非罕見。香港每年新增數百名骨髓瘤患者,當中以65歲以上長者最多,需接受混合藥物治療,以控制病情。

血液癌症分3大類:白血病、骨髓癌及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亦稱漿細胞骨髓瘤或漿細胞瘤,但它並非原發於骨髓細胞,而是由於淋巴細胞出現變異所致。”

他解釋,人體內有不同種類的淋巴細胞,正常的B淋巴細胞會轉化成不同的漿細胞,製造抗體抵抗病毒及細菌。但當漿細胞變成惡性細胞,就會不停繁殖生長,並喜歡依附在骨髓,因此,影響骨髓造血,引致貧血,甚至令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下降。

9成以上病因不明

骨髓瘤有4類常見病徵,可統稱為“CRAB ”,即是會引致血液內的鈣含量上升、腎功能受損、貧血及骨痛等,由於這些都是長者常見毛病,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他指出,不正常的漿細胞仍然會產生抗體,但這些稱為“副蛋白”的抗體並沒有消滅病毒的作用,卻會令體內的正常抗體數量減少,因此,會容易引起感染,常見是引致肺炎。骨髓瘤屬於慢性疾病,惡化速度緩慢,有可能在體內長時間潛伏,直至驗身時才發現。

“目前9成以上患者的病因不明,一般估計與過度疲勞或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有關,所以有免疫系統問題或慢性病的病人,可能會較容易出現骨髓瘤。大多數骨髓瘤患者是透過身體檢查發現病情,例如在檢查中發現無故貧血、腎功能下降、紅血球沉降率ESR(反映身體炎症反應的指數)水平高、血鈣及球蛋白上升等。”

血液腫瘤科梁憲孫醫生

治療期留意副作用 情況加劇需換藥

現時治療骨髓瘤有5類藥物:化療藥、半標靶藥物、調節免疫系統藥物、單克隆抗體及類固醇,通常會以2至4種藥物混合使用。

梁憲孫說,骨髓瘤病人在接受治療時,要留意藥物副作用,例如手腳麻痺、便秘及腹瀉等,同時抵抗力會下降,容易受細菌感染,因此若出現發燒必須即時求診。

藥物可控制但易復發

“定期覆診及跟進亦非常重要,醫生會為病人檢查,假如副蛋白水平下降至未能探測的水平,即表示療效理想;相反如果副蛋白水平偏高,骨痛及貧血情況加劇,即表示該藥物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需要考慮轉藥。”

自體血液幹細胞移植是另一治療方法,可較長時間控制骨髓瘤的病情。

他表示,骨髓瘤容易復發,即使進行自體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但是病情控制一般較佳,例如可延遲復發的時間。

研究CAR-T治骨髓瘤

因此,亦會建議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數個月後,如果病情控制良好,可考慮接受自體血液幹細胞移植作為鞏固,令病情控制更為理想。

近年醫學界正研究以CAR-T細胞療法治療骨髓瘤,他解釋,CAR-T的原理是把病人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然後在實驗室進行基因改造,令病人的T細胞懂得辨認及消滅不正常的漿細胞,若病人對傳統治療無效,可考慮此方法。

“在香港,目前CAR-T主要用於治療淋巴癌及白血病,暫未用於治療骨髓瘤,但在中國及美國已有用於治療骨髓瘤的研究,初步效果不錯,有望為骨髓瘤病人帶來新曙光。”

文:周軒軒《明報》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