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國際地方

【新聞多點看–巴剎的故事】沒顧客的柑仔園巴剎 戰前建築文創潛能

報導\康燈海

每天清晨,人潮熙攘,商販的叫賣聲與顧客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落,接地氣的景象就是我們熟悉的巴剎。然而檳島某個角落卻出現一座“沒有顧客上門”的巴剎,這並非聳人聽聞而是活生生的存在。這間巴剎就位於檳城柑仔園洗布橋對面的柑仔園社區巴剎。

Advertisement

這間人煙稀少且顯得荒涼的巴剎,是屬於英殖民建築風格且是戰前建築。目前巴剎業者已不再依靠上門客,而是直接送貨給餐館或飲食業者,一些當地人甚至都稱這座巴剎為“沒有人的巴剎”。

柑仔園社區巴剎外貌。

20年前門庭若市

如今剩5攤檔苦撐

ADVERTISEMENT

柑仔園社區巴剎建於1936年,是檳城文化遺產,20年前這裡是擁擠與繁忙且充滿生機的巴剎,但現已埋葬在城市的喧囂中。

老檳城稱它為“四坎店公市”。這巴剎建築物屬英殖民建築風格,融合了獨特的裝飾藝術元素,規模不大,當初建立是要滿足柑仔園社區的需求。

隨著城市發展與市民的遷離,這座巴剎已沒有了人潮,販商也因生意無以為繼而搬走,目前仍在苦撐的攤檔只有4到5個。

該巴剎的斜對面是被稱為“洗布橋”的印度村,附近有檳城醫院和醫院員工宿舍及一座監獄。當年,2棟醫院員工宿舍住滿了2000多人,這些住客及附近市民每天早上就會湧到該巴剎購買新鮮食材。

後來2棟醫院宿舍被拆除,加上城市人口遷移及新購物中心的興起,使該巴剎逐漸失去競爭力,昔日繁華也成了老檳城的歷史記憶。

巴剎內部顯得空蕩蕩,許多攤格已多年無人經營。

1936年8月1日

四坎店公市開幕

根據檳島舊圖片及資料收藏者李義賢提供的資料,柑仔園社區巴剎的建築物建於1936年8月。根據《星洲日報》1936年8月1日的報導,“四坎店公市”在當日開幕。

另外,1937年6月8日,《檳城公報和海峽紀事報》文章,也證實柑仔園社區巴剎建築物建於1936年8月。

柑仔園巴剎建築門上之前刻有建於1936年的字跡。

市廳沒相關資料

檳島市政廳執照及公共衛生常務委員會交替主席陳淑湘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說,檳市廳並沒有相關的歷史資料和圖片,所以無法考究柑仔園社區巴剎建築物的建造年份。

她說,根據資料,柑仔園巴剎是在1980年代開始營業,巴剎內有53個攤位,是喬治市相當重要的巴剎之一。唯目前該巴剎只剩下5個攤位在營業,分別是售賣雞肉、椰漿、羊肉和雜貨,業者能繼續經營是因為租金便宜,每月僅需8至33令吉。

她說,柑仔園社區巴剎在1980年至1991年時相當繁忙,當時附近少有其他商店,並有醫院員工宿舍。然而近30年來,該巴剎業者的營業額逐漸下降,主要是巴剎前的道路變得非常繁忙且車速快,加上巴剎附近沒有停車場和卸貨設施,使業者經營很不容易。

在苦撐多年後,該巴剎2名業者曾向檳市廳申請到其他地點經營,所以若再有業者遷出,該巴剎的未來令人擔憂。

她指出,目前檳市廳並沒有制定相應的發展計劃,也無意為該巴剎注入新元素。不過她歡迎有興趣租用該巴剎的個人、文化創意團體或商團提出建議,探討如何善用和改造這座歷史建築,將它轉變為充滿創意的文化區或另類市場,為檳城旅遊經濟帶來新活力。

陳淑湘

販商的唏噓

小時候叫賣聲不斷

開齋節賣幾十頭羊

姆年迪

56歲的羊肉攤檔業者姆年迪回憶,在他小時候這座巴剎的里里外外都擺滿各類貨品,叫賣聲更是此起彼落。

“在我父親的年代,每天至少宰殺4、5頭羊來應市,遇上大寶森節或開齋節一天可賣出幾十頭羊。現在我每天賣不出一頭羊。”

重修後失歷史字跡

盼改為巴剎博物館

安娜

椰漿業者安娜(62歲)說,在她小時候,該巴剎的門上刻有建於1936年字跡,但後來巴剎重修後1936年的字跡就消失了。10年前她從姐姐那裡接手椰漿業,當時巴剎內還有近10個攤檔,如今就只剩5個攤格。

“這是一座純樸美麗而具有歷史性巴剎,這也是我捨不得結業原因。我希望當局可重新規劃和包裝,或許把它變成巴剎博物館,這樣我可以一邊賣椰漿一邊賣“武末查查”和“煎蕊”甜品。

市廳辦公室在巴剎

工人上班順便買菜

達尼斯

檳島市政廳清潔工人管工達尼斯說,檳市廳的辦公室就設在巴剎內,每天約有40名員工來打卡上班,這些工人在打卡上班時會順便買些菜或肉,但購買的份量不多。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