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陳玉燕 什麼東西會讓你不惜耗盡一生來守護?已屆耄耋之年的拿督王振祥,堅持用其一生守護華文教育。 因年幼時遇上日治時期,拿督王振祥遲至10歲才上小學,之後因年齡偏大未能上中學,心中滿是遺憾,但也決定將此生奉獻予華教。 90歲高齡的他,如今為支持日新獨中的發展,仍四處奔波接領捐款,希望在有生之年,繼續為華教貢獻一己之力。 駕小車忙於社團 生活過得很充實 王振祥身體健朗,90歲的他每天仍駕着小轎車,到處趴趴走及出席社團活動,並樂在其中。 “我就是閒不下來,平日有空也會出去找朋友喝喝茶聊天,消磨日子。” 逐步卸組織職位 王振祥和妻子拿汀張惜蘭育有4女1男,妻子數年前過世後,孩子也各有家庭事業,他更是把全副精神放在華教事業及參與社團組織。 他說,孩子們還是會擔心年老的他四處走動,因此他計劃在數年後,逐步卸下一些組織的職位,放慢生活腳步,安享晚年。 “2026年將是威省福建會館的100週年慶,我已參加會館活動30多年,也是時候退下了,然後也打算卸下明德正校署理會長一職,只保留在日新獨中董事的職務。” 老當益壯的他,今年10月26日,將參與檳城王氏家族龍泳社、檳城王氏家族祖峰家理事會,前往中國南安展開的聯誼活動,生活過得非常充實。 他不忘以自身經歷鼓勵年輕人,一定要參與本身的姓氏組織,讓子子孫孫都能傳承華人的根。王振祥說,他和王氏家族中國第四代親人仍保持聯繫,不時也會回鄉探望他們,從不忘本。 在武吉敏惹土生土長的王振祥,兄弟姐妹有6男6女,他排行第十。 奔波各社團單位 常親身接領捐款 王振祥是日新獨中聯絡主任,凡有社團組織或單位要捐款給日新獨中,都由他負責接領。不論是白天或黑夜,你都能瞧見這位熱心華教人士,隻身到場領取款項的身影。 晚宴上,記者常見到個子瘦小的他,默默的坐在台下,等候司儀報告移交捐款給日新獨中的時刻,之後,便見步伐穩健的他緩步上台,接領主辦方捐予日新獨中的款項。 1993年,他在日新前任董事長葉萬尚邀請下,加入日新獨中董事部至今,一晃眼已過32年。 每年的農曆七月,王振祥會特別忙碌。他會獨自開着一部小轎車,在受邀情況下,出席大山腳各社團組織的盂蘭勝會晚宴,其“終極任務”是接領日新獨中的捐款。 若有喪府家屬欲捐款給日新獨中,即便是在大年初一,他一樣不避忌的到場接領款項,為的是讓日新獨中擁有更多發展基金,繼續茁壯發展,讓華文教育在大馬得以保存。 新年不避忌到喪府 “我是日新獨中聯絡主任,只要學校來電叫我去接領捐款,我肯定准時去領,這是我的責任。除非我不在大山腳或有事忙,才會安排老師代領。” 提起一心為華教護航的初衷,王振祥受訪時透露,自己快上小學時,恰好遇上日治時期,到了10歲才有機會到武吉丁雅的培英小學(之後遷往柔府新村改名為真光小學)上一年級。 培英小學當時只有一至四年級班。住在威中柔府的他,為了完成小學課程,每天清晨很早就起床,和同學一起步行到大山腳市區的日新小學,唸五年級及六年級的課,這腳程一趟就要耗費2小時。 小學畢業後,因超齡原故,他沒有繼續升中學,而是到家族開設的咖啡店、雜貨店及傢私店幫忙。 他坦言,當年無法接受高深教育,深感遺憾,因此從商後賺到錢後,便不遺餘力的投入華校發展。這也是他有生之年的一項“使命”。 30多年捐款逾百萬 “我要華人子弟學習華文、重視華文,繼續把華文教育發揚下去。” 王振祥透露,在過去30多年來,他捐獻給檳威兩地華校的款額,已超過百萬令吉。這項善舉也令到本區的華裔子弟深受恩惠,也有了更好的發展前景。 除了擔任日新獨中董事,他自2016年連任明德正校董事會署理會長至今已9年。在這之前,他曾出任真光小學董事及家協主席。 行事低調的他,熱心於大山腳華教事務及社會公益事業,默默付出,出錢又出力。 當年,明德正校從檳島遷往威中百利鎮,王振祥是募捐主任,為成就這項遷校計劃,他也付出不少汗馬功勞。 威中明德正校建校計劃於2011年2月28日動工,2012年開課收生,如今該校學生人數早已爆滿,是大山腳區內發展迅速的華小之一。 年輕時熱衷政治 曾任威中市議員 這名和藹可親的老人,年輕時對家國有愛,曾參與威中市議員及州議員選舉。國家獨立前,他曾代表柔府村民前往英國統治的檳島行政區參觀,從此也點燃了他加入政黨的火苗。 馬來亞獨立後,1961年,王振祥以勞工黨名義,參加威中市議員選舉,結果一舉成功,以2000多張票戰勝馬華代表,其市議員任期是從1961至1963年。 1978年,他被行動黨招攬,在武吉丁雅州議席上陣,對壘民政黨候選人梁道生,但以數百票敗北。之後,他開始淡出政壇,專注于發展個人事業,代理中國藥品,成功在商界立足。 縱然他一生中積極參與社團,參政只是一時的光景,但至今始終沒變的,是他對華教的維護。他的5個孩子也都接受中文教育。 聯合妻名義設基金會 在妻子逝世後,他聯合妻子的名義設立了“拿督王振祥暨夫人拿汀張惜蘭(已故)教育基金會”,以此表達他對妻子的懷念之情,也是對妻子一生熱愛教育的最美回應。 去年,該基金會已被納入日新中學教育基金,成為日新中學兩校清寒學生的重要贊助單位之一,每年撥款資助需要協助的清寒生,讓許多莘莘學子受惠。 王振祥的孩子們都有賺錢能力,因此他將本身的資源,都投放在了華教事業。 視力佳仍能開車 豁達樂觀保健康 如今已四代同堂的王振祥,除了血壓微高,一切行動自如,他不只身體好,視力也好,晚上獨自開車外出也不成問題。 有何養生之道?王振祥直言,凡事不要想太多,常保持樂觀心情,不與人計較,更不要輕易動怒。或許因為活得豁達,年事已高的他健康並無大礙,只服用降血壓的藥物。 “我很少看醫生,也沒什麼病痛。只記得有次拔牙,母親給我喝泡參後流血不止,才入院治療。人最忌傷心,只要不傷心,一切都好。” 用心經營多年的生意轉手後,孩子便勸他不必再理會生意上的煩事,自在地生活,所以他總是放開心懷,享受人生。空閒時,去找老朋友喝茶聊天,或出席大山腳社團的各種活動,活躍予社交的他,不愁寂寞。 他說,平時有喝中國酒養身的習慣,出席宴會時,他也會小酌一杯,也不醉酒。每天早上6時起身,大約午夜12時許才入睡,每天睡約6小時,生活相當清閒,也睡得安好。 活躍社交不寂寞 儘管年事已高,但王振祥至今仍然活躍於大山腳多個社團及商業組織,包括出任威省福建會館署理會長37年、檳城進出口商公會副會長、威南武吉淡汶王氏太原堂副主席、威中王氏太原堂署理主席、威中小販商業公會署理主席、大山腳福德正神會名譽理事、威省咖啡茶餐商公會會務顧問。 他也曾擔任大山腳華麗園居民協會會長、大山腳國際獅子會會長、柔府福德宮三王府理事會主席及總務、威省王氏太原堂副會長及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