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蔡美娥 今年8月啟航的“鮮果輸華”,為中國的榴槤愛好者打造了進階式吃果王的平台,亦為本國榴槤業者創造巨大的商機。 作為高端品牌的黑刺,預料會在中國市場迅速竄紅,但因為種植規模和內銷需求,出口量暫時未能大幅度提高。 檳吉種植區規模小 需時才有可觀產量 根據馬來西亞出口商的資料,目前中國整體水果進口額為168億美元,榴槤佔了65億,單單泰國榴槤就侵蝕逾90%市場,大馬榴槤的佔有率僅約5%,鮮果輸華的政策有望把中國市場佔有率擴大1或2%,預計出口額會提升10至15%。 大馬榴槤的品質受到老饕追捧是不爭的事實。貓王山成名較早,被中國人稱為榴槤界的“愛馬仕”,而被譽為“樹上的黃金”的黑刺,是近年才在中國打開知名度,尚未廣被人知。 此前大馬出口中國的榴槤,是採用液氮速凍技術處理和冷凍果肉,鮮果輸華政策可讓更多榴槤愛好者品嚐到味道濃郁、果肉綿密味道多層次的黑刺果肉。而且榴槤這種水果的獨特之處,在於目標群體非常明顯,一個人如果喜歡吃榴槤,有可能終身是榴槤消費戶。 大馬第一批鮮果榴槤在8月24日出口 到中國北京、上海、鄭州、深圳上架,8月單月出口量只有200公噸,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西馬半島一年的產量,趕不上泰國一天的出口量。 黑刺的發源地是在威南華都五公司一帶,盛產於威南雙溪堡和吉南三巴央。威南農友廖石乾的黑刺在2013、2014年的果王大賽中奪得王中王,黑刺自此聲名大噪。 檳吉兩州的榴槤園不像彭亨、勞勿的貓山王種植區那麼有規模和龐大,所以目前黑刺產量遠不及貓山王,雖然這幾年威南吉南越來越多園主新種和改種黑刺,但預計還需時間才有可觀的量產。 東南亞多國也搶種 大馬只能品牌取勝 吉南668榴槤大王東主拿督賴敬群指出,泰國在今年5月,一天出口1201個貨櫃到中國,即2萬1000多噸金枕頭,西馬半島一年的產量也達不到1200個貨櫃。 “大馬的黑刺榴槤本來就不愁銷路,鮮果輸華的政策會讓更多中國人認識黑刺,未來客源會更廣,需求更加大。” 他認為,目前東南亞其他國家如越南、泰國、寮國、印尼、緬甸都在搶種貓山王和黑刺,預料再多5年,這2個品牌在榴槤國際市場會出現激烈的競爭,致使價格拉低一些,榴槤愛好者可以吃到不同國家的貓山王和黑刺。 “不過,黑刺原產地是馬來西亞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國的黑剌地位暫時仍無法動搖,就像貓山王,也是最受中國榴槤客的追捧。” 競爭激烈拉低價格 賴敬群分析,越南和泰國在成本上佔優勢,而大馬拼的是品牌。就像汽車工業,許多人認同日系汽車,而在白米市場,泰國米永遠吃香。 “大馬名種榴槤多不勝數,貓山王和黑刺屬於高端品牌,其他品牌還有紅蝦、葫蘆、竹腳、D24等等,品種多樣化,甜的苦的酒味的口味都有,這些都是優勢可以迎合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 賴敬群說,泰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越南。越南榴槤從廣西直接進口中國,而泰國榴槤是從曼谷東北部用貨櫃從寮國拉到中國雲南,越南運輸成本比較低,這2個國家已經佔領中國大部份市場,品種以金枕頭為主。 “以前大馬是通過液氮速凍技術出口榴槤,一公斤要十多令吉,成本很高,現在要坐飛機成本更高。目前在中國,一公斤貓山王要130至140令吉,黑刺稍高20%,所以大馬只能以品牌取勝。” 以目前來說,賴敬群認為檳吉兩地的黑刺產量遠遠不夠供應出口,這幾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5年過後越南、緬甸、寮國的產量追上來了。 “這3、4年來,貓山王榴槤在種植上面對很多挑戰,新樹要7、8年以上才結果,而且結B、C果,所以柔佛、彭亨、吉打、高烏等地都在大量栽種黑刺。檳吉州多幾年就會輸給彭亨州了。 中港客直接到果園 應大推榴槤旅遊團 拿督賴敬群除了有自己的榴槤果園,也向50名吉南威南園主收購黑刺,再批發給榴槤出口商。他認為,政府應該着重推廣吃榴槤旅遊的路線,一來可以主打旅遊賣點,二來也節省成本,減少依賴外銷市場。 他說,這幾年每逢榴槤季節,都會有香港和中國遊客來其檔口吃榴槤,今年特別多。甚至有很多中國和香港遊客已經不滿足於檔口的榴槤,而是直接到果園找榴槤吃。 “很多香港和中國並沒有見過榴槤樹、榴槤園,這種生態旅遊對他們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說,三巴央山在近幾年大量從橡膠園翻種黑刺,加上彭亨和南馬一帶的種植量促使黑刺的價格已經略為調低,再多三五年,黑刺會因產量高而與貓山王在同一樣的水平。 果葉疾病動物破壞 照顧榴槤山費心思 在拿督賴敬群的種植榴槤經驗中,相比風災的破壞,原有果葉疾病和動物肆意破壞比風災更讓人頭痛。榴槤果樹在成長過程中,蟲和菌是果樹克星,一旦中招,果葉被蠶食,整棵果樹就會停止成長而慢慢枯死。 “果樹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只能用農藥殺菌。其實要照顧榴槤山並不簡單,除非小園主持着“聽天由命”的心態,否則想要有一座盛產的榴槤山,在照顧果樹方面必須出更多心血。” 除了蟲菌害,榴槤果樹也面對“動物災難”,猴子、野豬、松鼠、地鼠等都是破壞王。而在蟲害和疾病以外,樹齡2年以上的榴槤樹而今面對氣候變化的新挑戰,成為風災下的犧牲品。 為了保樹應對強風,賴敬群在其榴槤山安插木材、鐵枝和5條繩子“五花大綁”鞏固果樹,無論風從哪裡刮來,綁繩都起保護作用。 他說,樹齡2年以上的榴槤樹最容易被大風摧毀,因為它的根基還嫩檔不住強風,而1年以下的小樹則因樹小不阻風,一般不會被強風破壞。 “現在氣候不是我們能預測,從去年到今年風災比較頻密,只要一陣強風吹過,種在山上的榴槤樹必會遭殃,幾棵樹被摧毀是很平常,幾十棵算是比較嚴重了。” 無論如何,賴敬群以平常心去看待這些自然災害。他說,要種植果樹就要有心里準備面對天然災害,能克服盡量克服,不能克服的就是隨遇而安。 黑刺知名度未打開 中國網紅嚐後驚艷 華都村榴槤農友廖石乾受詢時指出,黑刺在中國的知名度還趕不上貓山王,隨着鮮果輸華和免簽證措施,預料將會為黑刺創造更大的銷路。 他說,黑刺的名聲可能只是在一線城市插旗,一些二線、三線的可能只知道泰國的金枕頭,對於馬來西亞榴槤沒有太大的認知。 “剛過去的榴槤季節,有很多中國網紅到我的店吃榴槤,都說不認識黑刺、沒聽過黑刺,他們都對黑刺果肉感到驚艷不已,說回去中國會大力推介,讓更多人知道黑刺這個品種。” 廖石乾的黑刺大多是自銷,部份批發給本地市場,並沒有直接外銷出口,在盛產季節,他將部份果肉冷凍起來供應食品製造商。 對於外國榴槤業正在迅速擴張種植黑刺,他的看法與賴敬群一致,認為越南泰國印尼樹齡年輕,在品質上暫時無法撼動大馬黑刺的地位。 “為什麼各個國家都是在種馬來西亞的貓山王和黑刺?而不是泰國的金枕頭,這就是國際認知和肯定。中國海南島也有在種黑刺,恐怕都不夠供應給自己的區域市場。” 他說,泰國榴槤在產量上絕對超過大馬,而中國人如果吃到大馬的鮮果榴槤,就不會選擇泰國榴槤。榴槤是一種講求樹齡的水果,新樹的口感和老樹始終有別。 在他看來,彭亨州的黑刺還要5年產量才會量化,屆時價格會比較穩定,只是榴槤不容易種,蟲病多。 “種榴槤要面對蟲害、菌害的問題,並不簡單,樹健康才會結果,正如人類,如果生病了就無法正常工作。” 越南榴槤超越泰國 成中國最大出口國 一直以來,中國市場是被泰國採摘榴槤、特別是“金枕頭”侵蝕,佔逾90%。而在今年首兩個月,中國進口53.11噸新鮮榴槤,有32.75噸或57%是來自越南榴槤。換句話說,越南已經超越泰國成為中國新鮮榴槤最大出口國。 廖石乾經常應邀到泰南勿洞與果農交流種植技術,對於泰國和外國的榴槤走勢,相當有心得。 他說,泰國有逾千戶榴槤收購商,一天的榴槤出口量是大馬一年的銷量,在銷量方面,大馬遠遠不能與泰國競爭。越南的黑刺發展腳步更是非常快速,很多咖啡樹和種稻的土地都翻種黑刺了。 “我國的貓山王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全國最大的種植區在勞勿,而黑刺的發源地是在這裡,產量佔不到的貓山王20%。” 廖石乾位於雙溪堡的榴槤園,近150依格有數百棵樹齡30至40年的老樹,是他和數名園主一起合作經營。 榴槤一般有兩個開花季節,一次是年中6、7月是盛產季,另一次是在12月至1月。廖石乾說,氣候異常打亂榴槤開花結果的農耕規律,近兩年基於種植技術和儲存技術的改良,幾乎全年都可以吃到榴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