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新聞多點看】【馬中建交•情牽50】大馬首人進駐中國茶葉城 黃漢國芳村授茶藝

報導\蔡美娥

作為當年首位進駐中國茶葉城的大馬人,很多人都說黃漢國膽識過人,因為彼岸當年無論行商環境或是人情世態,普遍予人負面的刻板印象,而他不止在被喻為“茶葉華爾街”的廣州芳村立足十餘年,更因茶藝和裝潢設計的淵博水平,被同行尊稱“老大”。現年59歲的黃漢國於1986年在高淵開創國花園,1990年在國花園開始做茶藝,1997年開創金石軒,現為金石軒茶行總匯。2007年,黃漢國和朋友合伙在廣州佛山黃歧茶葉城“插旗”開店,過後轉戰更大的市場--芳村茶葉城。

Advertisement

2007年金石軒在廣州佛山黃歧茶葉城開業。(右七為黃漢國)

金石軒東主黃漢國。

全球茶葉市場窗口 普洱茶浪潮興起地

說起芳村,不得不介紹這個全球範圍最大的茶葉茶具集散地,也是中國普洱茶浪潮最初興起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芳村集中了20多個大型茶葉批發市場,如啟秀茶城、芳村茶葉城、南方茶葉市場、三一茶葉城、 廣東芳村茶業城、嘉茗茶葉城、華茗茶市場、廣易茶博園、大笨象茶葉城、萬象茶葉商貿園、承鴻茶世界、錦桂茶葉市場、珀雅水岸茶港、嘉鴻茶葉市場、天易茶葉廣場、古橋茶街、廣物茶葉配送中心等,非正式統計,約有6000多家茶行。

中國開店先懂人情

“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貿看廣州”,芳村在中國茶行業流通領域具有引領作用。當年黃漢國決定進軍中國,就是看到廣州作為全國茶行業的樞紐、集散功能,是全球茶葉市場的“窗口”。

“有人說中國人口這麼大、做茶葉的人這麼多,還缺你一個馬來西亞人去開店嗎,能跟中國人競爭嗎?世界是和平開放的,貿易是要流通的,只要那個國家不排斥你,你就可以去經商。”

“不算從中國進貨到馬來西亞,在那裡開店做茶葉的,我是馬來西亞第一人。”

黃漢國認為,任何行業都是牆厚水深,關鍵在於你要懂得人情世故,商道即人道,知方圓、懂進退,先學做人再做事,先交朋友再做生意。

“我從沒想過競爭問題,要在那里落地生根,必須跟當地人打好關係,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放低姿態。”

從盆裁、石藝、茶藝到裝修設計,黃漢國都展現其醇厚的造詣底蘊。對於被稱為“老大”,黃漢國謙虛的表示那只是同行的“抬舉”,但這是由龍頭品牌大益經銷商的稱呼,那個份量可得斟酌一番。

黃漢國在石藝和茶藝的淵博知識,使得中國同行尊稱他為“老大”。

馬中建交關係平等 互相扶持才走得遠

黃漢國認為,建交是一種平等的關係,不能一面倒的一方輸出、一方領受,那叫施捨,馬中建交50年來彼此都受惠。馬來西亞人去中國做生意的好處,是沒有種族和宗教的排斥,同桌吃飯,各顯功夫。

151國合作一帶一路

“我依賴你、靠你吃飯,那不是建交,那叫救濟,唯有互相扶持才能一起好,才能一起走得更遠。”

他認為,一帶一路的想法和理念很宏觀,影響層面很大。至少在未來十年將是世界上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創舉之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倡議締造貫通東亞、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及至歐洲部分區域的經濟大走廊。

“為甚麼叫絲路,是因為有思想、有構思,它能重塑中國與世界的商貿互動,且也看到行動。中國在友善邦交中做到天災人道援助,這就是互惠互利的往來,眼光長遠。”

根據資料,截至2023年4月,全球共有151個國家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文件。

匠心精神立命之本 注重商品服務環境

談及在芳村守業的立命之本,黃漢國認為除了要有匠心精神,也需吸附多項優勢,包括性價比的商品、服務態度、店鋪環境、人情世故等,才能在浩瀚的茶葉市場分得一杯羹。

茶葉龍頭大品牌有其官網報價表,價格交易訊息公開透明化,成為茶商和消費者的參考指標,另一方面也起到第三方監管的作用,所以價格戰的效益並不顯著。相反,服務和品茗環境,佔據重要的一環。

無論是馬來西亞或是中國金石軒,店內的裝潢都非常清雅舒適、幽靜有禪意,讓人一進店內就感受到茶香映室、寧靜平和的氛圍,每個角度都看到設計者的藝術品味。

很多同行請黃漢國到店里指點擺設,他不吝賜教,而自己的員工另起爐灶當老板,他也為新店的裝修提供意見,獻上祝福。

坐落在聯邦大道旁的高淵金石軒,設計清幽典雅,使人心情寧靜平和。

黃漢國在栽培藍鈴盆裁方面也別出心裁。

同行未必要敵對

他認為,要在當地賺錢須得作出回饋,無論是公益或是創造條件幫員工實現理想和夢想。如果當老板只想賺錢不顧員工的發展,那個企業是沒有影響力的。

“你生產的手機功能特別好,但是沒有團隊去做推廣營銷,業績終究是零。人家相信我、認同我才請教我,同行未必要敵對,相反,在同一條路上可以同頻、同樂,互相指點。”

經濟具備大國實力 勿憑片面評論中國

黃漢國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很快,已經具備與其它大國競爭的實力,但仍有很多人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印象。

他說,這個“有色眼鏡”是從旅遊經驗、網絡、新聞等途徑接觸,而非通過生活層面的認知。任何領域、行業和國度,都有素質不好的人或無良企業,不能把單一個案定槌為全部。就以一部電影來說,你是看電影的觀眾或者是演員,視野也會不一樣。

“二、三十年前的中國旅遊業,確實頻傳被脅迫購物、‘砍菜頭’、廁所骯髒等不愉快體驗,中國人也被形容狡詐、衛生習慣不好等負面風評。”

日常生活圈接觸

在黃漢國看來,旅遊勝地是賺一次性的錢的地方,消費水平和日常生活圈子自然會有差距,不止是中國,很多國家的景區也有這方面的問題。

“我們去任何陌生地方也會心存提防和懷疑,如果沒有從日常生活中去接觸、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會因排斥而產生代溝,負面的聲音往往超越現實。”

生意往來講誠信

“我們不能否認,中國的經濟收入、脫貧與發展、消費模式、教育程度、醫療水平都在逐年提升,當生活條件好了,人們對生活品質就有所提升和要求了。事實上,中國政府也在規範旅游市場,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黃漢國直言,一口吃不成胖子,排除要投機取巧賺快錢,正當生意都是要實誠信譽才能走遠路。

“這些年來我在中國並沒有遇過不愉快事件,除了合伙人、員工,包括來往生意的顧客和商家,一般都是互相信任,誠信度很不錯。”

中國茶藝不斷創新 大馬反較傳統保守

黃漢國指出,茶原產於中國、盛行于世界,中國一直在迅速發展、變化很大,而茶文化藝術價值觀也一直在創新,已然成為時尚,馬來西亞則屬於比較傳統和保守。

他形容,韓國和日本都有自己的茶道文化,而中國茶文化的創新滲入了韓日式風格,茶具個性化的造型設計具有豐富的民族色彩,以及風靡年輕人的茶飲消費模式。

金石軒不只自創茶葉品牌,也自創“乙石”志野燒茶具品牌,在茶葉界是引領先鋒之一。

黃漢國說,茶具有其觀賞性和藝術價值,茶道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的茶文化已經變成一項藝術、茶美學。“志野源自中國,在日本流行起來,后中國人興起志野風潮,復古創新的東西永遠受歡迎。”

凝煉的釉色是志野燒的特色,此為金石軒的『乙石』志野茶杯。

馬中免簽便利茶商

目前在市場掀起風潮的茶企品牌,已經不只有經典的珍珠奶茶,顧客還可以選擇紅茶、烏龍、普洱等茶底,再配以黑糖、奶蓋,口味多樣豐富。

他提到,跟中國拿貨的大馬商人很多,MCO開放過後,很多中國茶商來馬來西亞來找生意、談合作,甚至是觀摩這裡的生活,尤其是馬中免簽後給了茶商很多方便。

“這些年來,是有一些中國茶商來馬開店發展,一來是我國的喝茶風氣有增加,二來或許是借此適應這裡的生活。尤其是餐飲業,川菜、湘菜、東北菜有落地開花之勢,很多都有移居海外的想法。”

3年的疫情大環境摧毀不少行業,茶行業原有的線下銷售渠道也產生了衝擊,現在各行各業進入後疫情的修復週期,包括茶葉市場。

黃漢國目前專注在馬來西亞打理花園,主要在栽培藍鈴盆裁,靜待市場復甦。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