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攏過好年】 火柴人再結合傳統創意 四大金龍圖賀新歲

(檳城7日訊)揮別兔年,滿載憧憬與活力的龍年來接棒。向來天馬行空的青年藝術工作者“火柴人”陳維銘,結合傳統文化和創意元素,創作出一系列平面和立體藝術作品,獻上新年祝福同時帶出教育信息。

陳維銘已連續多年配合農曆新年創作,從鼠年挑戰在火柴盒甚至蛋殼內壁作畫、到牛年和虎年以疫情為主題記錄當下、到兔年時融入娘惹卡通兔家族元素強調本土和家庭觀念,再到如今龍年迸發出新想法。

Advertisement

陳維銘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龍在十二生肖中象征吉祥如意,繁榮昌盛,正面積極,尤其受喜愛。有別於去年可愛風卡通兔,他今年筆下祥龍威武凜然,寓意經過調整,大家是時候重新出發拼搏向上。

陳維銘介紹,他今年系列作品中首先有的是在4幅高約140厘米,寬約70厘米紅紙上以金色墨汁畫出的《四大金龍》圖,即“翔龍送福”、“魚躍龍門”、“龍鳳呈祥”及“金龍戲珠”,呈現喜慶吉祥氛圍。

“畫龍時除了得注重龍頭的神態及龍身整體線條,龍鱗的處理也很講究。”

他續說,有關龍的各種神話故事源遠流長,民間還有“龍生九子”的說法。傳說,龍和不同物種如牛、獅、虎、豹、狼、魚等繁衍出不同神獸,各有形象和性格。他希望透過其作品帶大家認識這神秘民間傳說。

ADVERTISEMENT

作品展現龍生九子

其實,“龍生九子”中的九並非客觀意義上的9,而是一個虛數,用以表示很多,不同出處會給出不同的九子。

陳維銘在其作品中展現的九子為贔屓(bi xi)、螭吻(chi wen)、狴犴(bi an)、蒲牢(pu lao)、饕餮(tao tie)、睚眦(ya zi)、狻猊(suan ni)、椒圖(jiao tu)和貔貅(pi xiu)。

“大家或許會對以上這一串字眼感到難唸又陌生,但若細心留意古建築結構,就會發現他們的身影。”

其中,龍頭魚身的螭吻,是龍和魚所生,水性好還能吞火,常被安置在建築脊樑上,有消災防火之意;狻猊則是龍和獅所生,喜歡煙火,常被用作香爐腳部;形似螺蚌的椒圖則好閉居,常被用作大門門環。

藍色蘊含飛龍在天

有別於紅與金這傳統新春用色,陳維銘在創作龍生九子系列畫作時選用了藍色畫紙,蘊含飛龍在天之意。同時,他也利用積木製、彩色棉球等材料作出9個形態各異的立體龍形藝術作品。

陳維銘認為,藝術作品不應只供欣賞,而是應同時具備教育性。他以水彩繪出一家人齊揮春、製作糕加必、祭拜祖先及吃團圓飯的畫面,提醒大家勿忘傳統習俗。他這系列畫作用上娘惹風格色調,清新又吸睛。

陳維銘以藍色畫紙創作了龍生九子系列,不僅有九子畫像,還有文字註解。

製2超大紅包寓意祝福

陳維銘以兩封刻有龍紋的超大紅包封,提醒大家紅包最初意義在於祝福。

發紅包如今變得越漸形式化,尤其電子紅包越漸盛行,陳維銘因此特製了2個高約180厘米,寬約98厘米的大紅包,還刻上龍紋,提醒大家發紅包最初意義在於祝福,重點不在於多少錢。

陳維銘所屬的環島畫廊原本位於車水路協和小學對面的潘興隆路。由於業主收回店面另作發展,畫廊已於去年結業。

該畫廊如今遷到丹絨武雅拉曼理工大學檳城分校附近,以“愉愈。自然多元畫廊”名稱重新出發。

為該畫廊重開打響頭炮的是《龍韻祥雲》新春畫展。畫展從本月4日進行至27日。

新春畫展至27日

畫展匯集陳維銘等藝術工作者的作品,包括工筆畫、水彩畫、油畫、纏繞畫、書法,還有出自孩童之手的蠟筆畫。

推廣環境教育

館長黃麗詩補充,該畫廊除了進行作品展出和藝術教育,也同時推廣蚯蚓堆肥、高溫堆肥等環境教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