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招牌菜】捨高職歸家種菜 梅子:只想好好過日子

隨家人移民到美國後,梅子曾投身於日夜顛倒、

與家庭生活絕緣的餐飲界。

Advertisement

跟丈夫的休假日永遠是錯開的,女兒寄放在100英里外的娘家。

最終她領悟了,家才是她的根本,過日子才是她的理想生活。

於是她決定褪去職場的光鮮,窩在家天天與茶米油鹽為伍。

梅子家庭院全景。

ADVERTISEMENT

“一生的愛與幸福都由家而生,我們都要好好珍惜!”這是梅子最大的領悟。

梅子,一個曾在美國飲食業上享有極高成就的台灣女人,最終為了家庭,退下職場,重新打造家的味道,從過日子中享受幸福滋味。

她本姓劉,人人都稱她為梅子。她在回歸家庭後,這些年以“梅子家”之名在各種網絡平台分享她的料理以及生活心得,包括推崇手作生活、天然食材、飲食教育,並在自家庭園開闢菜圃,實踐“從土壤直達餐桌”的飲食理念。

梅子,因為父母的事業,高中的時候舉家由台灣赴美生活。

父母是以傳統觀念培育子女的,她的人生規劃,都是依照家裡要求而進行,如南加大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USC或SC)的經濟學位,後來在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的教育碩士學位。

梅子曾任美國公立學校教師,但在她內心深處眷戀着的,是烹飪以及任何跟食物相關的行業,並堅信只有在這條路上才能找到自己的歸屬。

於是,她利用教書以及攻讀碩士的空餘時間,完成了兩年制的廚藝證照,並獲得加州餐飲管理人員證照。事實證明,她的確是天生適合吃這行飯的。

庭院栽種了3款四季豆。

親力親為光盤是最大榮譽!

梅子後來於Palm Springs經營一家複合式餐廳,擔任行政主廚。從熬醬、燉肉、選蔬都由她親自來打點,專業廚房裡那些似乎不適合女性的粗重工作,她也甘之如飴扛下,從不喊苦,

“即使是最忙的夜,看見一盤盤食物從我手下被端出,再看着空盤被端回來,伴隨着客人一句‘Compliment To The Chef(向大廚致敬)’,內心就滿足不已,深深覺得沒有一份工作可以帶給我這樣的成就感。”

她也曾款待過美國老牌影視明星,如米雪菲花(Michelle Pfeiffer)、傑德艾倫(Jed Allan)等。而後,更獲Lee Stanley“The Flying Gourmet” Award 2008年度金盤獎(Golden Platter Award)。

梅子從中覺悟大自然互助共存的意義。

身負重任緊記魔鬼藏在細節裡

再後來,梅子的目標離夢想更近了。

她受邀擔任加州Fantasy Springs賭場酒店餐飲部門管理人員,那是當地最大賭場酒店的餐飲部,有着250間客房、賭場、高爾夫球場、當地最大的多功能體育館、保齡球館,以及大小7間餐廳酒吧的賭場酒店。

她深深熱愛並全心投入其中,無論是後廚還前檯,她都緊記着一句話:魔鬼藏在細節裡。每一處細節都深深牽引着她的情緒。

在客人湧入前,所有的酒杯都得擦得亮晶晶才行。每個餐盤中擺上疊得像豆乾一樣方整的餐巾。櫃檯的招待員在電腦系統上檢查着訂位,時不時轉頭問她這桌幾人的訂位要排在哪裡才合適。

她說,她身負牽一髮則動全身的重任,絕不容許出現一丁點的錯誤,所以她總是緊抿着嘴、全身神經繃得很緊,後台前場不斷地穿梭檢查,時刻對周邊事物瞭若指掌,保持着最佳的靈敏度與機動性。

她的勤奮深受公司主管的器重,在短時間內獲得升職。

這些收成可醃製成泡菜。

香煎帶子佐自家彩色胡蘿蔔古斯米(Couscous)。

親力親為 光盤是最大榮譽!

“原以為這是個我願意付上、只是短暫的代價,但是,隨着升職,我背負的責任越來越沉重,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在這一行裡陷得越深,越發越覺得這樣的矛盾與掙扎其實是無止境的。”

後來,梅子發現,女人終究和男人有別,女人進入餐飲界,若要想嶄露頭角,代價就是與家庭生活絕緣。而男人,家裡有女人在,永遠可以毫無顧慮地往前衝。

她的工作日夜顛倒週末忙碌,跟丈夫的休假日永遠是錯開的,女兒則寄放在100英里外的娘家,即使是休假日也是不停地刷着公司的郵件。

打電話給在娘家的女兒,每每電話傳來女兒稚嫩的聲音問:“媽媽我好想你們,什麼時候來看我?”掛上電話,她總是崩潰。孩子上一年級,她也無法參與。

好不容易請了假回去看女兒,要離開時,總會上演一齣抱大腿嚎啕大哭的戲碼,身為母親,她是多麼的情何以堪!

辭職歸家 追回差點失去的幸福

“人前我套裝筆挺,利落圓滑,臉上永遠掛着堅毅的微笑,回到家,面對疲累的自己、無心家事、思念孩子的心,這是無盡的折磨。”面對支離的家庭,梅子是無比愧疚且無力。

丈夫也因為她常不在家,毫無顧忌地恣意亂吃,幾年下來,身體都亮起紅燈。

最終,梅子反躬自問:“幸福快要從我指尖溜走,失去該有的幸福家庭生活,就是我賺得全世界又如何?”

她深深覺得,這樣的生活,已經跟自己的本心背道而馳了。

最終,她決定辭職。

總監不捨地告訴她:“妳的離開會是公司的損失。”

她的回答是:“你會找到比我更好的經理,但只有我能夠做我丈夫的妻子、我孩子的母親。”

梅子將所有心思都投入她家廚房中。

歸於平淡 改變一家人飲食步調

放棄了夢想後,就這樣,梅子選擇歸於平淡的茶米油鹽生活。

她把孩子接回,安排快樂的家庭旅行,努力彌補那幾年錯過的美好歲月。

改變自己以及家人的飲食步調,是她退出職場後給自己的第一項功課。

廚藝只在家裡的廚房展現,她全神去打理荒廢已久的庭院,重拾久違了的手工藝,做做麵包及麵食,她重新愛上生活以及世界,她說這是一種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返樸歸真 享受同桌吃飯好時光

梅子深信時令飲食以及回歸原食材的重要性。

從事餐飲業多年,她領悟一個道理,再奢華的食物,遠比不上淳樸真誠的家常料理,“因為看似樸素無奇的食材,其實有着曖曖內含光的價值性。”梅子說。

偶爾出外用餐或收看美食節目的時候,她仍會懷念那熟悉的血脈賁張的節奏,但她卻總在一家人圍在桌前邊吃邊聊邊拍桌大笑的時候,再次印證了:家才是我的根本,過日子的滋味才是我的初衷。

從小伊甸收割的蔬果。

相輔相成

從農耕 再發展到筆耕

因為梅子的堅持,也改變了她家人的生活面貌。

因為她做的雜糧麵包以及糙米飯,丈夫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健康,也開始規律的運動與正常作息。“我的女兒不挑食,少吃甜食、愛吃蔬菜水果,能夠分辨挑選各種對身體友善的食材,懂得關懷環境跟大自然,最大的享受就是和孩子在庭院中感受手作的樂趣。”

爾後,梅子也開始了梅子家部落格的寫作,從食譜跟烘焙筆記,到園藝自耕、生活DIY、手工藝、旅行、育兒教養心得等,用文字描繪刻劃着她這幾年的居家生活,期許從文字的累積中再次找到本心真我。

這些年,梅子也曾多次受出版社以及廠商邀約,參與食譜設計、圖書推廣等活動。2017年更與台灣悅知文化合作出版《餐桌上的超級食物》。

 

離開職場,重拾天倫樂,梅子甘之如飴。

 

梅子家小伊甸 女兒的學習樂園

多年前,梅子一家搬到了現在的這住所。

全新的社區,後院除了圍牆,就是黃砂,一根草都沒有。從翻書繪圖,經歷了無數次的造景,翻墾了每吋角落,數不盡的耕耘、汗水,才呈現出小伊甸現在的風貌。

梅子將她自家庭院的小菜園,稱為“小伊甸”。

梅子深信好的教育要在生活中落實,所以小伊甸是最好的教材。

她說,她深信良好的教育得在生活中落實。她認為建立孩子們對於周遭事物環境的關心與責任感,是更長遠的投資,這遠比考試成績來得重要。

所以,在女兒還是嬰兒時,她就讓女兒參與農活,小伊甸收成的蔬菜,都是她和女兒親手從一粒粒種子開始種下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庭院小事,仔細品嚐後卻是生命奧秘的縮影。我希望讓女兒看到萬物皆有情,洞明皆學問的智慧。”這是梅子對女兒的期許。

女兒在小伊甸中累積了許多關於植物以及自然科的常識。

從播種到收割 女兒是得力小助手

因為親手播種,梅子的女兒累積了許多的植物以及自然科的常識,對環境與土地產生非常親近和深厚的情感。

對於蔬菜的品種、種植方式、收割時日,以及如何施肥、澆水多寡等,她都一一掌握,而這些真實生活裡的常識,也幫助了她在學校的表現,讀書對她而言,從不是件枯燥的事。

她說,“女兒到市場買菜,都能辨識許多蔬菜,各種蔬菜裡富含何種營養成份,什麼是當令的蔬菜,也非常注意自己一日用餐的營養攝取,會主動要求我打蔬果汁,也懂得在垃圾食物上節制,孩子很自然地把土壤裡的蔬菜跟桌上的飲食作連結。”

小伊甸的每一株草木,都是梅子一刨一鋤親手植入,菜圃、香草園、好幾株果樹都堅持無農藥栽種,即使孩子順手採摘放入口中也無需擔心。

另外,就是做足植物周圍的防蟻工作,驅趕了螞蟻,傭兵“天敵昆蟲”就能夠出面,幫忙抑制蚜蟲數量。

梅子也是最終才有了跟大自然互助共存的覺悟,她說,只有愛與尊敬,才能聯繫人與土壤的感情。

“小伊甸裡數年未曾噴灑化學藥劑,蟲兒快樂穿梭其間,卻鮮少有害蟲肆虐的情形。牠們是朋友、是戰士、是善良的鄰舍,我的戰友們努力地吞噬敵人,同時讓園子充滿健康的朝氣活力。”

梅子認為,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是孩子最生動的教材。

自家花卉裝飾的芝士蛋糕。

醋漬蝦夷蔥花。

番茄意大利麵融合自家種植的毋忘我。

母女倆齊耕耘 孩子需要生活教育

有許多親密的回憶,都是梅子和女兒在小伊甸一起農作時發生。

梅子說,自己動手的生活樂趣,所得到的成就感是千金不換的。

她說:“吃是生活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教導孩子正確飲食觀念,會是他們一輩子健康的基礎,而教導孩子認識食材、體會食物背後的辛勞,學習謙卑、懂得珍惜、時刻感恩,更會讓他們一生受益蒙福。”

比如,有回晚餐吃自家種蘿蔔燉的排骨湯。

丈夫問:“這是我們家的蘿蔔?好吃耶!”女兒得意地說:“是我拔的!”

每年暑假,“剝豆留種子”是梅子每年都會要女兒完成的暑假作業。

“四季豆我種了3個品種,剝出的豆子形狀各有不同;來年,女兒只需從種子的外觀,就能辨出它們的品種。從播種到存留種籽的動作,孩子參與了植物一生的循環過程,由種子而生,又回歸為種子結束,如此生生不息。”

就算是閒摘芫荽籽,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活動之一。

採收芫荽籽頗為費時,母女倆蹲在一圃枯乾的香菜前,邊用手採收植株頂端顆顆粒粒的芫荽籽,一邊閒聊,聽女兒扯些學校裡女孩兒們之間的瑣碎。

聊到中途,女兒忽然把手搭在她肩上豪氣地說道:“哎,妳真是我的BFF啊!”(BFF = Best Friend Forever、“永遠的最好朋友”之意,美國這年齡的小孩對於喜愛之人最崇高的尊稱。)讓受寵若驚的梅子激動不已。

小伊甸是梅子一家天倫樂的天地。

與自然和諧共存 沒有蟲兒沒有伊甸

梅子說,她不做伊甸的主人,她只是它謙卑的僕人,以及忠心的守護者。

她說,這才是伊甸真正的風貌。“小伊甸不該只是完美人工造景,而應是人與自然生態和諧共存的理想園地,一個仿彿可以聽到花草樹木歡愉笑聲、鳥兒蟲兒開心嬉鬧的世外桃源。”

每年來往定居小伊甸的鳥獸眾多,依賴小伊甸的蔬果生存繁衍。

一開始她也曾設法阻隔驅離,爾後體會萬物共生的意義,也深深明白了若無蟲兒,便無伊甸。

她說,許多益蟲包括蜜蜂蝴蝶等重要的播粉者被藥劑撲殺,一個沒有蟲兒的天地,是不幸的。因為往往人類毀滅蟲兒也毀滅了環境。農藥的殺傷力遠比蟲兒更大。

不用化學藥劑 做好防蟻工作驅蟲

在家種菜的這些年,就算是被迫使用殺蟲藥劑,梅子也選擇植物萃取、能夠自然分解的商品。

其實,她還有許多做法,是不但有效而且又不會傷害植物的。

比如,拿起水管或水瓶,利用噴頭製造水壓沖洗葉片,將群聚的蚜蟲沖掉沖散。如此每天固定清洗葉片,就可以破壞蚜蟲的生存週期、減少牠們繁殖的機會,等到季節轉換,蚜蟲們就會慢慢消失了。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