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戒煙專題】治療費比稅收高1倍 染冠病易致重症 戒煙益人更益己

(吉隆坡訊)衛生部長凱里指出,政府醫院在2020年治療3種吸煙導致的疾病,花費成本高達62億令吉。

這比起香煙產品徵收的稅務,即30億令吉高出1倍,令國家面臨巨大損失。

Advertisement

因此,在國會下議院提呈“禁止2007年後一代人”禁煙法案。

吸煙有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一直以來都鼓勵煙民戒煙,而這在疫情期間顯得特別關鍵,因為煙民感染冠病(COVID-19)的機率比普通人更高。

這並不難理解,因為吸煙的行為需要脫下口罩,也涉及手指與嘴唇的接觸,增加了病毒從手到口傳播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研究顯示與不吸煙者相比,煙民罹患冠病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更高。別忘了吸煙也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

ADVERTISEMENT

大馬藥劑學會(MPS)戒煙服務(mQuit 3.0)委員會主席 陳施惠

影響社交關係

大馬藥劑學會(MPS)戒煙服務(mQuit 3.0)委員會主席陳施惠(Jennifer Tan See Hui)表示,為了配合2021年的世界無煙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了“承諾(在COVID-19期間)戒煙”(commit to quit)全球運動,並列出了103個戒煙的理由。

“將這些理由分類的話,占大多數的是健康問題,包括危害個人和週遭之人的健康;其次為金錢方面的原因。”

不過,對於煙民而言,他們只是將金錢花在不同的地方,因此,吸煙“燒錢”的理由未必會引起他們的共鳴。

第三大原因則是人際關係方面。有些人覺得,吸煙可讓自己更容易被群體接受,但如今社會上普遍認為,吸煙對健康無益,因此,吸煙也會影響社交關係。

事實上,就算你沒有在他人面前吸煙,你的身上仍會有煙味,頭髮、衣服等會有殘留的化學物質,這就是所謂的三手煙。

她指出,許多人都明白二手煙會危害健康,對三手煙的認識並不多。一些父母會說,自己是在外面而非孩子面前吸煙,但他們不知道香煙的有害物質會殘留在衣服和身上,可能會經由皮膚接觸或呼吸進入孩子的體內。或許疫情期間,成人回家之後會馬上洗澡換衣,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煙民們回到家也該這麼做。

鼓勵並非強迫

“事實上,吸煙整體而言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或許有人會說,吸煙能讓自己感到放鬆、緩解緊張情緒或紓解壓力,但你回想就會發現那只是暫時性逃避而已,並沒有幫助解決問題。”

她表示,吸煙不僅對自身無益,二手煙與三手煙還會影響身邊的人,提高他們感染冠病的風險。雖然二手煙是否會傳染病毒尚無明確答案,但這種風險也應該要避免。

“已知二手煙可傷害吸入者的肺部,而肺部虛弱的話則會導致更嚴重的冠病症狀。”

她指出,對於吸煙的各種危害,煙民其實都很清楚,只是他們仍保有另一種想法,或否認戒煙的好處。這就像普通人愛吃甜食一樣,我們明知高糖對身體不好,為何仍想吃蛋糕或喝珍珠奶茶?因為當下你會感到快樂或幸福,而煙民在吸煙時也是一樣的。倘若你想讓一個人戒煙,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能夠戒糖嗎?因此,採取的立場是鼓勵,而非強迫任何人去戒煙。

重要是意志力

她強調,戒煙最重要的是意志力,下定決心要達成,否則,說再多有關吸煙的壞處也無用。好比我們知道高糖飲食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風險,卻仍擺脫不了甜食,自我安慰只是吃一點點等。人的思維模式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對象是不同的物質而已。因此,我們不應為煙民貼上標籤,說他們一定是不好或沒有自制力的人。

“人缺乏自制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我們有許多方法去幫助提升自製力。就如同需要限製糖分攝取的糖尿病患,除了要告知他們理由,還需要教導相關知識。譬如吃米飯、麵食或喝珍珠奶茶有何分別,哪些食物是不建議的?即便知曉了戒糖的必要性,做與不做的選擇權依舊在他們的手中。”

省錢有益健康 隨時戒永不嫌遲

或許有人會問,吸煙10年、20年了才開始戒煙是否太遲了?

那吃了高糖飲食多年患了糖尿病的話,還要不要戒糖呢?因此,戒煙是永遠不嫌遲的。

早戒煙比遲戒煙的好處肯定更多,但無論如何都是百利無一害的,第一就是可省下買煙錢;其次對健康有益。

很多時候,吸煙多年的器官已有所損傷,需要停止吸煙一段時間後才能慢慢修復。

“戒煙意味着你給予了身體機會去修復,而不是繼續地傷害它們。如同一輛20年歷史的車子,想要繼續駕駛的話就得保養維修,若你不予理會,車子就會更快損壞和報廢。”

心率血壓中風率降

陳施惠勸告煙民們,戒煙所帶來的好處,有長期亦有迅速見效的,已知戒煙時間對健康的有益變化包括:

20分鐘內:心率和血壓下降

212小時: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降至正常值

22至12周:身體循環系統出現改善,肺功能得以提高。

21個月:咳嗽和呼吸急促狀況減少

21年: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約為吸煙者的一半

25至15年後:中風風險降至非吸煙者的程度

她說,就算真的“遲了”,戒煙依舊能帶來好處。舉個例子,一個人患癌後需要馬上戒煙,因為尼古丁會影響癌症的治療及預後,為了療效與延長壽命,戒煙是必需的。

總而言之,戒煙永遠不會太遲,而越早戒煙的好處就越多,就看一個人什麼時候能想得開、放得下,下定決心而已。

煙含8000種化學物

“我在執業時,通常不會問煙民要不要戒煙,而會直接問他決定什麼時候戒煙?人遲早有一天都是會戒煙的,分別在於生前或死後而已。”

“若問想不想戒煙,往往很快就會被拒絕,然而換一個方式詢問,就會有效一些。既然人一定是會戒煙的,就看你希望在什麼時候而已。”

她說,香煙裡含有8000多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全身上下都有影響。

有人會說,改用電子煙或電子霧化器(vape)對健康的影響較小,這是不一定的。

“電子煙往往只是列明有無尼古丁或何種味道,詳細成分卻未標明,吸電子煙的人真的清楚自己在將什麼東西吸入體內嗎?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物質是直接進入呼吸道的,影響比進食後消化吸收更快、更嚴重。”

在英國,得益於政府對電子煙生產質量和尼古丁含量的嚴格監管,讓電子煙可作為幫助成年人戒煙的尼古丁替代療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NRT)的工具之一。

“NRT一般是口香糖或貼片,裡面除了尼古丁就無其他雜質;若要變成其他形式如電子煙,就一定會有其他成分在內。因此,我們須要確保這些成分對人體無害,才能用來幫助戒煙。”

不能只是依賴藥物

有人表示,自己選擇通過電子煙來戒煙,撇開當中未明的成分不論,使用電子煙後的煙癮是否有慢慢地減少?

她透露,NRT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更低量、更受控的尼古丁劑量,以消除戒斷症狀,而尼古丁的劑量也會隨時間慢慢減少。假如煙癮並未減少,那電子煙只是作為香煙的替代品而已,並非是在戒煙(戒尼古丁)。

“倘若煙癮有在慢慢減少,那或許可成為戒煙的工具之一,不過,就目前而言,這並不是最安全的方法。”

“不過,戒煙也並不能全靠藥物,自身的意志力也非常重要。若戒煙是旅途的目的地,藥物就像一輛汽車,就算沒有代步工具,人依舊能走到目的地,只是花的時間可能較長一些。因此,比起漫無目的地遊蕩,目的地(戒煙)和啟程時間(開始戒煙)是比較重要的。”

她說,開始戒煙之前,會先進行輔導以確認對方處於哪個階段。有些人或許還猶豫不決,有些則是不清楚,有些則很快就採取實際行動。

“已經開始戒煙者,我們會想方法幫助他們堅持下去,不時給予提醒。如果對方處於準備階段,那第一步是要管理期望,我們會預先告知戒煙可能經歷的挑戰,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去面對和克服。”

“人們往往對於未知才感到恐懼,倘若已知曉會面對什麼狀況,就能較為坦然面對,就如同COVID-19很危險,但我們會遵守SOP並且接種疫苗,那就不會如此懼怕。”

正面態度靠意志力 DEADS策略解煙癮

戒煙並非只有一種有效方法,終究還是得根據個別情況給予建議。

不過,DEADS策略可以作為一個大致參考,從中挖掘對自己有效的方法。

吸煙除了是一種生活習慣,還屬於上癮,而前者可以通過行為療法改變。當他們感到無聊、迷茫和不知所措,開始有吸煙的衝動(urge)時,可通過DEADS的策略來緩解,分別代表:

延遲(delay)

遲一些再作出反應,吸煙的衝動會消失。即便只是延遲5至10分鐘也可改變強烈的慾望。

逃離(escape)

將自己從觸發點脫離出去,譬如看見他人抽煙時會引起自己吸煙的衝動,那就暫時遠離這個觸發點。

避免(avoid)

避免會觸發吸煙的狀況,譬如你以往習慣在陽台吸煙,那就儘可能避免待在陽台。

轉移(distract)

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想要吸煙時可以去看電視、閱讀、走路、洗澡或運動等。

替代(substitute)

尋找行為的替代品,譬如想吸煙時,利用長條形的蔬菜水果來模擬香煙的形狀和叼在嘴的口感。

需要家人大力支持

陳施惠坦言,每個人戒煙的理由都不一樣,譬如健康、孩子或金錢,而她則會針對性地去鞏固和維持他的動力,以度過戒煙的種種挑戰。

“舉例而言,為了省錢而戒煙者,可以將存錢筒擺出來,每次想買煙時就把錢投入。人是視覺動物,你會很明顯看見自己每天在買煙上花了多少錢,從而得以維持戒煙的動力。”

她指出,有些人是為孩子而戒煙,那麼孩子所說的話會比其他人更有效。戒煙父母可與孩子簽訂“合約”,讓孩子成為見證者。除了可以增強意志力,還能促進親子感情。與此同時,父母也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傳達了“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美德給下一代。

除了這些戒煙貼士,重要的是要讓戒煙者感受到週遭之人的支持,譬如會在社交媒體上公佈自己戒煙的進度,或者向朋友發起戒煙挑戰等。

“有時候,你也會間接鼓勵他人開始戒煙,就像起初許多人猶豫而不接種疫苗,而在看到許多人的分享之後產生的羊群效應一樣。”

而她也強調,戒煙也並不能全靠藥物,自身的意志力也佔據重要影響。若戒煙是旅途的目的地,藥物就像一輛汽車。就算沒有代步工具,人依舊能走到目的地,只是花的時間可能較長一些。

“因此,比起漫無目的地遊蕩(lepak),目的地(戒煙)和啟程時間(開始戒煙)是比較重要的。就算戒煙路上有許多分岔路,偶爾會U轉也沒關係,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意志力佔重要影響

她說,戒煙的責任依舊在煙民身上,醫護人員只是戒煙過程中的交通燈和路牌,給予他們更明確的指引,避免繞太多小路,好讓他們更容易到達終點而已。

“戒煙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自身意志力,我們能夠幫助有意願戒煙者,卻無法牽他們的手一步步走向終點。戒煙有時候不是一次性的,很多人可能戒煙之後又因為某種原因重新吸煙,於是又得重新開始努力,因此,戒煙是一輩子的事情。

最後,她強調,教育程度與戒煙成功率是無關的。

“我曾遇過一名保安員,雖然教育程度較低,但是他非常有意志力。戒煙時他嘗試了DEADS策略,以往從不運動的他會在下班之後去跑步,還不時向我更新近況,最終也成功戒煙了。”

“相反的,我也遇過許多只是為了藥物的公司高層,有時甚至只是派了秘書來取藥。這通常是因為企業所提供的免費員工戒煙計劃,於是有不拿白不拿的心態。然而,明顯可見的是就算他們取得了藥物,戒煙的成功率也不高。最終,會成功戒煙的依舊是有決心者,正如一句老話:有志者事竟成。”

降低對尼古丁渴求 藥物療法 改善戒斷症狀

戒煙的藥物治療有尼古丁替代療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NRT)和伐尼克蘭(varenicline)兩種。

NRT是以皮膚貼片或口香糖等方式,取代從香煙中獲得的尼古丁,漸進式地降低尼古丁的渴求,同時可有效地改善戒斷症狀。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與大腦裡的煙鹼型乙酰膽鹼受體(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結合,誘導多巴胺的釋放讓人產生快感。

陳施惠指出,持續一段時間後,大腦就會需要更多的尼古丁才能達到相同的快感。一旦停止吸煙,身體會產生一些不適的現象,稱為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戒煙者會感到難受,讓戒煙變得困難,而此時借助藥物的幫助是蠻重要的。

依情況減少劑量

她說,或許有人會問,為何還給戒煙者尼古丁?其實,煙草裡除了有尼古丁,還有許多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首先我們去除了其他不好的物質;其次療程是會根據個人情況去慢慢減少尼古丁的劑量的,並不像抗高血壓藥物一直服用下去的。

“至於伐尼克蘭主要是抑制中樞神經對尼古丁的渴求訊號。使用何種藥物視個案而定,有時候會搭配使用,就算是同一種藥物,不同人所需要的劑量也不一樣。”

在我國,NRT和伐尼克蘭都是1952年毒品法令下的C組管製藥物,雖然取藥並不需要處方,但是只能由醫生或藥劑師給予或出售。

其實重點不在於取得藥物而已,正確的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否則對戒煙的幫助並不大。

mQuit戒煙療程

衛生部所推行的mQuit戒煙療程如今也可進入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點擊“額外資源”(additional resource)中的‘吸煙與COVID-19’進入http://jomquit.com/,獲取戒煙相關的資訊。

網站中也列明了已受訓可幫助戒煙的診所和機構,因為除了醫生與藥劑師,護士、心理學家或其他醫護人員,亦可進行戒煙輔導或行為療法等。

文 \ 楊倩妮    整理 \ 梁盈秀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