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我寫故我在1】資深報人鄭譚運 寶刀未老爆新料

資深媒體人鄭譚運於1952年進入報界服務,從發行部、賬務部、普通記者、副採訪主任,再到廣告員、廣告組長和廣告營業代理,前後總共63年。鄭譚運在2015年退休後,曾撰寫《陳年舊事話報壇》回憶錄,記述了他在報界的所見所聞以及多姿多彩的歲月,相隔6年之後,鄭譚運將《陳》重新修訂增添新內容,印刷出版了《63載報情未了》,一字一句寫下過往的事跡,更爆了新料,寶刀未老的84歲老報人,報人風範不減!

老舊的報章被珍而重之的收藏起來,是鄭譚運的寶。

Advertisement

老報人鄭譚運在媒體人群體中有一個稱號,就是“報界活字典”,舉凡想瞭解或尋找一些數十年前的資料或發生過的事件,搖一個電話給他,幾分鐘內就會得到解答。

“我在報界幾十年,很多事情都還記得。包括許多大家不知道的內幕,哈哈!”鄭譚遠開心說道。

教他最感自豪的一件事,是自己雖然年紀已經84歲,但記憶力仍非常好,對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依然能記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涉及人物的名字,幾乎很少弄錯,每一個人物好像是刻在他的手掌心上面似的,一旦提起,就能把這一個人完全揪出來。

而這一個被提起的某人,鄭譚運對他的瞭解都是全面的,從背景、經歷過的事件、故事的結局等等,都像是一個一個的點,被連接起來成為一個一個的圈,而圈和圈之間又由一個大循環連接,最後變成一個時代的記錄,一個鄭譚運個人的歷史見證。

ADVERTISEMENT

2015年從媒體界退下後,鄭譚運於2016年出版了《陳年舊事話報壇》,出版這一本着作,主要是把他之前當記者時所採訪過的精彩報導重新整理,讓年輕一代瞭解過去某年某月某一天發生過的片段。

“這本書的內容好多都是我之前做過的新聞報導,是當年發生過的重要事件,我個人認為非常具有收藏價值。還有一些是書寫華文報業的故事,可以當成一段馬來西亞華文報業發展史來閱讀。”

《陳年舊事話報壇》和《63載報情未了》記述了鄭譚運在報界的所見所聞以及多姿多彩的歲月。

見微知着

鄭譚運的中學同學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博士和英國皇家化學會院士的葉觀生就曾說,鄭譚運見聞廣闊,閱歷豐富,長期與社會各階層人士接觸,廣交文教政商朋友,洞悉世情百態,通曉事理人情,見微知着,話頭知尾,無疑是社會生活的多面好手。

他提及,鄭譚運也廣泛搜集資料,網羅舊聞,探索新知,寫了幾間華文日報:《馬來亞通報》,《建國日報》、《新明日報》和《星檳日報》的興衰史,也寫了《南洋商報》、《星洲日報》和《中國報》的歷史嬗變。其內容翔實,如數家珍,文筆流暢,“若要瞭解我國華文報業的歷史和現狀,應該細讀”。

鄭譚運說,他把自己所發表過和所知道的事件記錄下來,是要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加多的年輕一代瞭解這一片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鄭譚運在媒體界縱橫63年,除了以筆記錄發生在國土上的大小事,也特別喜歡以筆做善事,單單在此書的推介禮上,就為慈善基金和病患籌獲大約4萬令吉。

其實鄭譚運最愛做慈善,他任職《馬來亞通報》的採訪記者時,曾經向該報社長周瑞標建議開闢“善慶園”慈善園地專攔,幫助救濟全國各地弱勢團體,及為貧病孤寡、不幸者伸出援手。在1986年7月25日,周家收購和接管《中國報》後,擔任《中國報》社長的周瑞標有意為《中國報》開闢慈善園地,鄭譚運遂建議賦以“慈愛人間”為名。

值得一提的是,鄭譚運對中國藝術字畫情有獨鍾,自擔任採訪記者後,搜集中國、港台泰及新馬各地的着名中國藝術字畫作品達數十幅之多。

道盡祕辛

《陳年舊事話報壇》出版之後,鄭譚運把作品都送給了報界同業、本地文化人、文教團體、各個獨中圖書館,甚至也贈送給北京文化部及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現在只剩下最後一本,是我的珍藏。”

隨着時間流逝,《陳年舊事話報壇》出版至今已經6個年頭,鄭譚遠在這期間獲得許多文教團體和各界好友的鼓勵,萌生起出版修訂版的念頭,於是,才有了今天的《63載報情未了》。

從第一版的黑白改為全彩印刷,同時也加入了內容增加篇幅,如本地報界、文化人、歷史的秘密事件等等,全書共230頁。

由於疫情關係,此書還沒能進行推介禮,無論如何,這已經完成了鄭譚運的一大心願,圓了他的一個夢想。

朋友一直都很羨慕鄭譚運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腦袋,老當益壯。“我慶幸還沒有患上老人癡呆症,因此就趁着我還記得還能書寫,就把我所知道的,通過手中的筆,把它們記錄下來吧!”

問鄭譚運會不會在6年之後再推出第三本修訂版?“都七老八十啦,應該沒有精力去完成另外一本書了,我已經心滿意足。”

一副眼鏡,一枝黑筆,一份稿紙,就是鄭譚運的寫作工具。

如果有來生 願再為報界獻身

“熱愛工作”這4個字,是鄭譚運在生命旅程中最大收穫,也因為熱愛工作,他才能在媒體界馳騁63年!

“一生鞠躬盡瘁在一間公司,做到三四十年已算老臣子,而我能夠在報界做到78歲才退休,相信沒有幾人。而我是因為熱愛工作,所以才能在這一行待這麼久。”

63年的報人生涯,讓鄭譚運的人生亮麗光彩,此生已無憾!

在《63載報情未了》的後頁,鄭譚運寫了一首七言:

自幼報界傳情緣,

勞碌奔馳六十年,

甜酸苦樂皆嘗過,

無怨無悔享晚年。

採訪生涯樂無窮,

廣告人脈結良緣,

倘若確是有來生,

投身報界續前緣。

他告訴自己,如果真的有來生,他還是願意為報界獻身!

1976年《光華日報》刊登周恩來逝世的號外還被鄭譚運完好的保留下來。

由於視力不好,鄭譚運都是用放大鏡來閱讀。

賦閒在家時 筆耕生活不無聊

因新冠疫情被“困”在家,提筆記錄十餘篇回憶錄,為修訂版增加了2萬餘字!

鄭譚運說,2020年,全球不幸遭受新冠肺炎衝擊,這也是百年罕見的天災人禍,人命傷亡慘重,百業蕭條。

“在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期間,我賦閒在家,除閱讀書報及觀看電視、視頻外,我也抓起筆撰寫10餘篇文稿,讓淡如水的生活有些東西可以做。”

於是,一篇一篇的文章,例如〈揭開華社族魂林連玉先生公民權暨教師證被政府當局虢奪內幕〉、〈僑教功臣林連玉一一作者鄭錦瑞其人軼事〉、〈回憶吉隆坡及雪蘭莪早年戲院娛樂行業〉、〈一份藏在馬華保險箱27年的秘密〉等等的記錄,出現在修訂本裡。

此外,鄭譚運也利用閒暇時間,整理出一些有趣的內容,例如〈世界10個最多華人的國家〉、〈中國海外華人堂號的來源〉、〈略談中國漢字的價值〉等等,讓本書內容更加豐富精彩。

積善堂採訪 領悟發掘新聞技巧

從派報、發行、收賬、採訪到招商,鄭譚運在報界打滾63年,〈在報館的日子〉的文章中他以一位老報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將剎那化永恆〉則以鏡頭述說故事,每一個節章都書寫着一個時代曾經出現過的美好與醜陋。

他在〈菜鳥記者初體驗〉寫下了與死人打交道的片段,也透過他的菜鳥經歷,體現了媒體人一輩子應該具備的精神,一種他稱之為“下筆視野多面觀”的精神。

鄭譚運在1960年代時期,在《馬來亞通報》擔任收賬員,較後調任採訪部出任普通記者、社團記者之職,這也是他夢寐已久的新聞記者工作。

“當時,採訪主任黃堯源(已故)也是我的老同學、老同事。他安排我採訪積善堂殯儀館的新聞,首次負起記者的採訪任務的我,原本是滿懷信心、興趣盎然,最後發現竟被安排採訪積善堂殯儀館,撰寫死人新聞,這,如何採訪呀?再說,先人逝世,家屬傷心、悲痛、號啕大哭,哪裡還有心情向你訴說或接受訪問呀?”

最後,經採訪主任指點迷津,鄭譚運才恍然大悟,他需要採訪的原來是積善堂在當地已有多久的時間,以及扮演的角色。

到積善堂採訪的經歷,讓他領悟到要從不同的角度發掘新聞,而不是認為被上司丟來骨頭,即刻板的認為沒有採訪價值。

“許多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因為只要通過發問,就可以挖掘出許多不同的事物,呈現給讀者。做採訪時可以舉一反三,只要找到一絲新聞脈絡,並且願意深入瞭解,或會發掘出一個有益讀者的好新聞。”鄭譚運語重心長的說。

明日看過來

陳蝶在4年前開始書寫武俠世界,20萬字數的南洋江湖是她心目中非一般也從未涉獵的創作題材,是她向馬華文壇作家致敬的一份禮物。

特約報導 +攝影 \ 高寶麗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