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愛要性福】少說大道理多陪伴 助孩子走出情傷

筆錄:梁盈秀

當孩子生病時,父母可以帶他去看醫生,那失戀呢?

Advertisement

身為父母,只能在旁邊看着他難過嗎?究竟當子女失戀時,父母能做些什麼?如何陪他走過傷心日子?

(吉隆坡訊)德國詩人哥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說過,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青少年之間相互欣賞、相互喜歡是一件美好的事,世間有許多偉大的小說和詩歌,也因為美好的情感而產生。

但世界上的事哪有樣樣如人所意?就如我們平日偶爾也會生病、走路會摔跤、打球會受傷,孩子也可能在戀愛的過程中,遇到挫敗,也就是,失戀了!

ADVERTISEMENT

失戀必須經歷的5階段

馬六甲培風中學老師兼性教育工作者蔡秀琴透露,孩子生病受傷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幫他們敷藥、帶他們去看醫生;但對於失戀中的孩子,又可以怎麼做呢?這時的我們,也需要在他們的身邊,默默陪伴着他們走過哀傷的過程。

結束一段戀情,其實也是一段情感的失去,就如面對死亡一樣,也會經歷哀傷的階段。孩子在失戀時會經歷以下的5個階段:

第1個階段——否認。

孩子可能會無法接受自己失戀的事實,他們最常說的是:“我們不可能分手的!”、“我們不是一直好好的嗎?”、“對方應該只是一時衝動,明天我們就會和好了。”等;也有部分的孩子會出現麻木無感覺的情況,可能過了一段時間才會出現失戀的哀傷。

第2個階段——憤怒。

孩子會覺得世界對自己不公平。“為什麼失戀的我而不是別人?”甚至會遷怒身邊的人,有時候他們又會把怒火發洩在自己身上,覺得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以致自己無法維持一段感情。

第3個階段——懇求,或所謂的討價還價。

孩子可能會去懇求對方,希望對方再給他一次機會,也可能會給對方做很多的承諾,為的是要挽回舊有的情感。

第4個階段——沮喪。

孩子可能會出現情緒的低潮,覺得憂鬱、絕望,甚至會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吃不好、睡不着甚至無法好好學習的情況。

第5個階段——接受。

這通常是哀傷的最後一個階段,然而過了這階段後,並不是代表孩子就會感覺良好,而是他/她已經認知到,事情已經成為歷史,不能回到過去,只能接受失戀的事實,努力的讓自己慢慢的從被失戀打亂的生活節奏中恢復過來。

重視感受勿談人生道理

父母知道這個哀傷的過程,雖然沒有辦法立刻讓孩子從失戀中走出來,但可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明白他們需要的是什麼?可以如何幫助他們?以下再深談幾個具體的陪伴方式。

首先,父母一定要少說話多陪伴,靜靜觀察自己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事,讓他舒服一些,這時候要照顧的是他的情緒,而不是急着告訴他人生大道理。

她指出,當孩子還處在否認、憤怒和沮喪這些情緒的時候,他們要的是精神支持,而不是教育。

“這時候不要告訴失戀的孩子‘天涯何處無芳草’、

‘為了不愛你的人傷心非常不值得’等這些話,

這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親不懂得愛,他又怎會說出心裡的話?

也不要告訴孩子,‘失戀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不值得難過’,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目前經歷的就是他現階段的人生大事。”

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感受,父母親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非常難過,也知道失戀這件事對你來說打擊很大,爸爸媽媽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很心疼、也很想幫助你,如果有什麼你想要說的,我們都很願意聽。我們希望可以陪你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時刻,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不管發生什麼事,你在我們心目中是最重要的!”

這些話會讓孩子知道他有足夠的家人情感支持,即使再難過,這時候他心裡都有了處理問題的勇氣和底氣。

平和心情穩定孩子情緒

她重申,很多道理孩子都懂,但他們只需要時間去消化難過的心情,作為父母親,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尊重他們哀傷失去的感情的速度。每個孩子哀悼感情的時間都不一樣,有些幾天就恢復了;有些可能需要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這段期間如果孩子有哭泣、憤怒、沮喪時,我們就持續聆聽、陪伴,拍拍肩膀、摟摟他們,幫助他從情緒的低谷中走出來。

有了父母親平和的心情,會穩定孩子的情緒,等到一段時間過去,孩子開始接受失戀的事實,慢慢恢復日常生活的節奏,父母的陪伴就算告一個段落了。

她說,這時候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去思考和討論這段感情的得失。我們可以溫和的跟孩子說:“傷心過了,從這一次的感情失去,讓你學到了什麼人生功課?你更認識了自己的什麼?學到了什麼?有了什麼樣的成長?”

如果可以,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年青時的情感經驗和感受,讓孩子知道,得到和失去都是成長路上不可少的過程,並從這樣的人生路上邁向成熟,相信在父母親的陪伴下,孩子都可以順利的從失戀中成長,迎向下一段更美好的情感。

提前給予情感教育

讓孩子面對人際挑戰

以上的環節是討論了孩子失戀時的陪伴過程,但在還沒戀愛或失戀之前,爸媽可提前給予情感教育,以讓他未來可更坦然面對感情世界,可能出現的各種戀愛挑戰。

蔡秀琴指出,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環,擁有正確價值觀的孩子,不論是面對課業和愛情的困擾時,都會有比較成熟的心理調適能力。

增強孩子抗挫能力

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有較強的抗挫能力。要想減少孩子遭遇挫折的的沖擊力,就要增強他抵抗挫折的能力,教會他正確看待失敗。

“在多數的情況下,給孩子帶來巨大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他對於失敗的理解和看法,讓孩子知道失敗是表示我們還沒有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自己本身不夠好。”

“但這些體驗並不是靠說的,而是要從日常的實踐中養成的,因此,平常一定要讓孩子多參與家事勞作和戶外活動,從體力活動中體驗到,失敗本來就是生活中的常態,一旦有了這種體認,在他們遇到感情的挫敗時,就會比較理智的看待情場上的失意。”

她說,他們依然會傷心、難過,但不會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因此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沒有存在價值;讓孩子多做運動是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的最好方法。

“很多的負面情緒,都可通過一場汗流夾背的激烈運動,而得到適當紓解,而這卻是很多孩子最欠缺的能力,現在願意經常運動的孩子越來越少,所以,協助孩子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是現代的父母的重要教育任務。”

“其次,讓孩子對愛情有合理的期待,從父母的相處中了解愛情的意義和價值,知道感情是建立在相互扶持和相互理解上。也讓孩子看到父母在相處過程中的增值和體諒,不完美但卻包容的特質,對愛情過度的憧憬會讓情感的失敗顯得特別難以接受。”

從挫折中重新出發

她指出,父母有責任讓孩子看到愛情美好和不完美的一面,可以這樣告訴孩子,追求愛情的過程就像在完成一幅拼圖,我們就是在尋找一片可以跟我們結合的拼圖,有時候遠遠看看好像適合,靠近後一對照才發現不適合,這不代表是不美好的拼圖片,而是屬於我們的那一片還沒有出現。

當機緣到了,找一找、很快的就將兩片適合的拼圖對上了;當機緣未到時,可能需要較長一點的時間,但最終屬於我們的那一片拼圖,一定會出現的;如果它不是屬於我們的,勉強拼裝了,彼此都會受到傷害!

“父母沒有辦法幫助孩子面對愛情路上可能出現的種種障礙和不順遂,但可以協助孩子,儲存正能量,讓他們從情感的挫折中重新出發,尋找生命中屬於他們的那一片愛情拼圖。”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