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巴生咖啡文化 中篇】Kopitiam串聯出咖啡故事

特約報導+攝影:高寶麗

攤開巴生咖啡文化地圖,品嚐一杯無論是炭炒咖啡或者是精品咖啡,那一口滑過口腔的香濃醇厚,不僅是個人味蕾享受,也是赴一趟咖啡歷史和文化之約。咖啡在英國殖民時期被大量種植,本地咖啡豆、烏鴉、海南咖啡、麻袋、咖啡杯及Kopitiam串聯出來的巴生咖啡文化,讓咖啡故事層次更加紮實且豐厚。

Advertisement

捧起手中咖啡,頓時所有形容咖啡香氣的詞句都跑出來,果香、土地芬芳、煙燻、花朵香、莓果、堅果……「本地咖啡豆子甘醇芬芳且厚重,是接地氣的味道」,陳輪全和張子傑雖然分處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但對本地咖啡豆都給出了五星的絕佳評語。

炭炒咖啡是怎麼回事?

傳統炭炒咖啡步驟非常繁雜:

首先將咖啡豆放入拌炒機內,加入鹽及白蘭他,以炭火慢慢翻炒,“用慢火咖啡香才會被逼出來,用煤氣炒的味道差太遠。”

ADVERTISEMENT

隨後將炒好的咖啡豆放入另一個大鍋內,與白糖一起翻炒至變成焦糖咖啡,同樣的也是以木柴燃火,“這個步驟是讓咖啡豆裹上焦糖,更香,咖啡豆也會變黑。”

焦糖咖啡炒熟後鏟出大鍋,攤在鐵板上讓風扇吹涼,隨後再以小鐵鏟把焦糖咖啡鏟小塊。

小塊的焦糖咖啡置入研磨攪拌機內,磨成細粉,最後裝袋出貨。

全和炭炒呸

別有風味

早上八時許,我來到了標榜着“南洋風味,傳統咖啡”的“全和呸”粉廠,走上來一位穿着黑灰條紋T恤的安哥,詢問來意。

“我就是負責人。”他笑道。

說實在,最惹我注目的是他那一頭咖啡色的頭髮,以及十個熏得有點焦黑的指甲邊緣。

“哈哈,我的頭髮都是自然的顏色,你相信嗎,這是因為在咖啡工廠裡每天被煙燻的後果,有錢也染不到的咖啡色。”眼前的陳輪全不但說得自然,而且一臉自豪。

傳統炭炒咖啡工序複雜艱辛,雖然工作四五十年,但他從來不歇下,堅持站在最前線,炒出巴生的獨特咖啡風味。

全和呸粉廠,是本地少數的炭炒咖啡工廠之一,創辦於1960年的全和,是由陳輪全爺爺Tan Choo Lim創辦,“爺爺是印尼華僑,來到巴生落地生根,以從印尼批購咖啡豆過來為生。我不知道他的中文名怎麼樣寫,只懂馬來文發音。”

有一次爺爺顧慮到,若無人購買咖啡豆怎辦,有人建議,不如自己開咖啡廠炒咖啡吧,“於是爺爺找來一個海南人開始炒咖啡豆生意。慢慢生意越做越有規模,後來傳給父親陳啟成,父親傳給我,一直到今時今日。”

喝出香醇回甘

全和走過六十多年裊裊煙火的歷史,是巴生咖啡文化的重要遺產。步入全和,濃烈的炭火咖啡香味很醒神的充塞在工廠的每一寸空間,晨光透過一條條垂直木板的空隙,肆無忌憚照射工廠內部老舊機器,形成一幅動人畫面。

在泛黃光線下,工廠內瀰漫着濃厚白煙,這是傳統炭火炒咖啡的特色,木柴燒火自然會冒煙,但其實,更濃的白煙是出自大鍋裡不停翻炒的焦糖和咖啡豆,以及咖啡焦糖混合後取出攤開吹涼的十數分鐘。

“小心,很熱很燙。”與員工合力把咖啡焦糖從大鍋鏟出來攤平之際,他關切地一再吩咐。

休息時,陳輪全給自己泡了一杯黑咖啡,他緩緩伸出左手,捧起玻璃杯,只見七分滿的咖啡烏散發出透亮的黑色,右手拿起銀色不銹鋼湯匙,放入杯裡攪拌了兩圈後,爽利地往嘴巴裡送。

其實,陳輪全的咖啡人生也宛如手中咖啡一樣,辛勞工作站在火堆旁不停翻炒固然苦,然而咖啡喝久了卻能喝出香醇回甘,就像現今有孩子為他專門打理日常及行銷,傳統炭炒咖啡後續有人。

12分鐘的烘豆時間,每30秒取出觀看豆子顏色轉變。
12分鐘的烘豆時間,每30秒取出觀看豆子顏色轉變。

咖啡豆價格有起無落

陳輪全見證了巴生咖啡豆價格的起落,咖啡豆子確是一天比一天貴。“我進工廠時,每一公斤咖啡豆六塊多,現在每一包60公斤重的價格介於2500至4000元之間,起太多了。”

想當年,肯定有許多東西回不去,例如巴生本土咖啡豆。

“在六七十年代,本地咖啡豆佔有60%,進口印尼咖啡豆是40%,如今本地已經很少,或者沒有出產咖啡豆,主要都是進口國外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張子傑手中的咖啡豆,就是本土賴比利卡咖啡豆。
張子傑手中的咖啡豆,就是本土賴比利卡咖啡豆。

咖啡達人張子傑:本地咖啡不輸舶來品

新年前兩個星期天氣酷熱異常,正遇上巴生黃梨街道路維修,空氣叫人悶得慌,推開精品咖啡館C U Latte大門,冷爽空氣迎面撲來,咖啡香更是滲透全身神經線,讓人瞬間墜入另一個空間。

或許,這就是為何精品咖啡館越開越多的因素:隨着時代進步,懂得欣賞咖啡的人越來越多,相對的,對咖啡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冷氣空調少不了,因為現代人追求享受、生活品味,以及,讓自己逃離塵世的藉口。

C U Latte 在2015年開業,負責人張子傑坦言,那個時候的精品咖啡館不多,“現今足足有四五倍之多吧,但這是好事,證明越來越多人欣賞咖啡。”

巴生咖啡文化是一幅絢麗地圖,張子傑對此最熟悉,因為他的爺爺張福利是巴生老北區最着名咖啡茶室“昌和”的創辦人,隨後由孩子張怡和接手,目前由他,也就是第三代的孫子幫忙看管。

搭配油條享用

推開巴生咖啡文化大門,張子傑可以從英殖民時代,一直分析到精品咖啡,甚至對未來咖啡發展的預測,為此,他還梳理了“巴生咖啡文化”清單,清楚記錄咖啡如何傳入馬來亞,栽培的興衰,以及留下的足跡。

“爺爺大概是在1955年創辦昌和,在五零年代,隨着海南咖啡店的興起,賴比利卡咖啡大受歡迎。許多小農場應運而生,以滿足市場需求。較小的本地種植園存有問題,他們對賴比利卡咖啡的掌控不足,生產出來的咖啡味道濃烈、苦澀、橡膠質感十足。”

為了掩蓋不愉快的味道,他便加入了糖和人造黃油,炒煮成焦糖香,使咖啡更順滑,口感更豐富,搭配煉乳沖泡成甜美可口的咖啡。“這種咖啡具有特殊的香氣和口感,略帶焦香和微苦,搭配油條一起享用,口感絕妙。”

而這,就是我們最熟悉,最常在咖啡店裡喝到的本地海南咖啡。

無法複製沖泡方程式

自認因為成長環境因素,對咖啡有基本瞭解,但張子傑發現老式咖啡店的沖泡咖啡方程式複製不來,這,也是昌和打算在後來開設分店所面對的難題。

“無論是咖啡工廠或者沖泡咖啡,老師傅們都有一套自己的手法,火候、水溫、手勢、對咖啡豆的掌握等等,這些都是老師傅的經驗,有時候不是不想教,而是手把手的教了,也學不來。”

為何西方國家卻能夠沖泡出一模一樣的咖啡味道呢?為了解謎,張子傑四處參加課程尋找答案,在一番努力之下,如今他已是國際精品咖啡協會(SCA)教官,經常受邀擔任比賽評審,同時也為商業咖啡品牌提供培訓。

他的目標,除了讓更多人瞭解咖啡,其最終目的,是把本土咖啡推上國際舞台,讓全世界看見巴生咖啡。

C U Latte開放式烘烤室,讓顧客喝咖啡時可以觀看到烘咖啡豆情況。

本地優質豆子很稀少

為了研發心目中的理想咖啡,張子傑購入烘豆機親手烘培咖啡豆,為求精準,他對咖啡豆品質時刻嚴厲把關。他同時把豆子賣給本地咖啡館,力求百花齊放。

“我自小在咖啡環境長大,參加課程之後才發現對咖啡的認識是如此貧乏,我先後購入2.5公斤的美國烘豆機和15公斤的土耳其烘豆機,探索烘培出喜愛的咖啡豆。”

C U Latte有一個隱藏咖啡菜單,那就是本地種植的賴比利卡咖啡豆。“本地優質豆子真的是少之又少,非常珍貴。我們希望把它發揚光大,讓大家喝出本地豆子的獨特魅力。”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