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巴生咖啡文化 下篇】麻袋透氣佳成豆子好友 時代碾壓漸沒落

特約報導+攝影\高寶麗

攤開巴生咖啡文化地圖,值得瞭解的部分包括英國殖民時期大量種植咖啡樹,引入烏鴉,開設海南咖啡店和特製花紋咖啡杯。作為咖啡靈魂,如何保證咖啡豆子品質成為重要事項,麻袋的獨特性質,讓它成為包裝咖啡豆子的不二選擇。

Advertisement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麻袋用來包裝咖啡豆的原因,主要是它具有很好的透氣性,舉凡豆類或者農產品在包裝時都不能悶着,否則容易發霉變壞,就因為透氣性佳的獨特功能,讓麻袋和咖啡豆子結下一輩子之緣。

巴生碩果僅存的麻袋業者“合記”負責人楊金章,誕生在巴生咖啡業蓬勃發展的五零年代,通俗說一句,正好趕上了這一個時代。在他74年的歲月裡,可謂見證了麻袋的風光與沒落。

誠如他所說,麻袋是包裝咖啡豆子的不二選擇,因為麻袋具有獨特的性能──透氣。麻袋在福建話裡被稱為牛奶袋(Gunny bag),以麻纖維編織而成,長方形淺褐色。

“無論是咖啡豆還是可可豆,如果是從外國進口,肯定百分百用麻袋包裝。其實除了咖啡和可可,其他豆類和農產品也一樣會用麻袋包裝,因為這一些農作物如果被悶着會發霉,一旦發霉就變壞。”

ADVERTISEMENT

放棄選擇塑料袋或者編織袋(PP Woven bag)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特質無法讓空氣流通,導致包裝內的物品容易損壞。

麻袋本身的吸水性強,攤開在陽光底下曝曬也能快速吸收熱能很快乾透,但弱點是,如果麻袋放置在潮濕的地方,一兩個星期就會霉爛而腐化掉。

在上一個世紀,麻袋主要用以裝咖啡豆、可可豆、稻米榖糧,豆類有紅豆和綠豆 等,“前者都是100公斤重的大袋,後者是小袋,分為50公斤、25公斤。尺寸很多,裝載的重量各異。”

來自巴西裝咖啡豆的麻袋。

蜈蚣腳縫補法很牢靠

根據楊金章的記憶,在他十多歲也就是六十年代,巴生是咖啡豆盛產地,當時很多地方例如萬津、仁嘉隆和加埔的小園主大量種植咖啡樹,盛產的咖啡豆子一粒一粒青綠色,需要在陽光下曬透,去皮後的咖啡豆子就被裝在麻袋內。

楊金章在放學之後,就會跑到店裡幫忙清理麻袋:將收購回來的二手麻袋,一一用手抖出沾黏在裡頭的豆子,檢查損壞部位,用麻繩將裂開的麻袋以“蜈蚣腳”縫補法縫補好。

楊金章還現場示範了“蜈蚣腳”的縫補法,既是以一條穿在粗大針頭的麻繩,以獨特手法將裂口縫補回去,見他熟練地又縫又拉,沒一會兒工夫,裂口就縫好了。

“蜈蚣腳”果如其名,麻繩在裂口左右兩邊對稱的排列,將左右兩邊的麻布緊緊縫合在一起,乍看就如同蜈蚣的腳一般。

“這‘蜈蚣腳’非常牢固,可以耐用很久。”楊金章為自己依舊記得“蜈蚣腳”的縫補手法而感到高興的說,“蜈蚣腳”縫補法似乎沒有多少人懂,若無人傳承,將會失傳。

「蜈蚣腳」果然如其名,將左右兩邊的麻布緊緊縫合在一起。

二手行業後繼有人

合記坐落在巴生南區舊街彭亨井的戰前雙層店屋,靠近巴生火車站,這一區在上個世紀是商業蓬勃之地,經過歲月洗禮,華人商店多半已經撤離,改由印裔同胞經營服裝業、雜貨業、金鋪等等。

合記創辦人是楊金章的父親楊清水,他來自福建金門,四十年代南來馬來半島,先在新加坡打工,幾年後到巴生落腳投靠大伯父。“父親當時是苦力,也做過跟車員,大伯父經營小型二手回收生意,父親自然而然也加入這一個行業,專門收購廢鐵、油罐、玻璃瓶、麻袋等等。他還在蚶山(Jurga)設有煤炭工廠呢!”

“合記”是在1945年取得商業註冊執照,一直經營到現在。

彼時年紀小小的楊金章放學後就到店裡幫忙,後來接管父親的事業,目前有兩名孩子楊逸心和楊逸凱幫忙管理公司業務。

合記坐落在巴生南區舊街彭亨井的戰前雙層店屋,走過數十年歲月。

清理乾淨轉售他家

馬來西亞不是麻袋生產國,麻袋原產地主要是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和中國。麻袋是由麻類植物的植物纖維製成,“麻袋製作很費工,先將植物纖維打碎後浸泡,然後還要拉絲,最後才編織成麻袋。”

由於是麻類的植物纖維,麻袋因此會有一絲一絲的麻線溢出,手感粗糙,對一些體質敏感的人而言,感覺非常不舒服。

合記主要是經營二手麻袋,也就是從大型工廠收購麻袋,清理乾淨後再轉售至第三國家。

“本地一些大型工廠例如咖啡廠都會從國外進口咖啡豆,傾倒出咖啡豆的麻袋,也就沒有了用途。我們收購回來清理之後,再轉賣出去。我們主要回收的麻袋是包裝咖啡豆和可可豆。”

重複使用天然環保

跟隨楊金章的腳步,我們來到巴生甘榜爪哇的貨倉,瞭解二手麻袋的清理工作。

貨倉門前的空地上,放置了三個裝滿麻袋的大貨櫃,都是清理及捆綁好,準備上船輸送到第三國家的麻袋。

步入貨倉,只見員工站在堆積如山的麻袋前,將一個一個麻袋抽出,用力抖出裡頭殘留的豆子,再進行詳細的檢查,隨後由另一組員工將清理乾淨的麻袋,以50噸重力的油壓機,將每一疊200個麻袋壓縮捆綁,方大功告成。每一個星期,合記將要處理兩個羅里大約一萬多個麻袋,因此,步入貨倉,觸目所見都是堆積如山高的淺褐色麻袋,非常壯觀。

工人將一個一個麻袋抽出,清理麻袋。

清理乾淨的麻袋,準備壓縮。

50噸重力的油壓機,將每一疊200個麻袋壓縮捆綁。

步入貨倉,只見堆積如山的麻袋。

“處理後的二手麻袋主要賣給第三國家,也就是農業國家,例如印度、非洲國家,他們將農產品裝入麻袋,最後又會運送我國。”

一個麻袋如果處理得宜,可以重複使用四五次,最後可以自然降解,是天然又環保的包裝品。

“我們都會重複使用麻袋,一個100公斤裝新麻袋如今售價大約1.25至1.30美元(5.95至6.20令吉),而一個二手麻袋只是馬幣一兩元。”

價高產量少漸淘汰

百年老店及夕陽行業,楊金章見證了麻袋的興衰,感慨每一個年代都有它值得參考之處。

“合記”的彭亨井產業由楊清水購置,近幾年因為老店牆壁受潮,貨倉搬遷到甘榜爪哇,空置的老店轉作辦公室,留下斑駁歲月印記。

貿易對象也從當年的國內轉到國外,“本地沒有市場,我們只好外求。”

他分析道,麻袋之所以會被淘汰是基於幾個理由,一來是價格高,產量少,“二來是工廠改變了營運模式,例如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棕油提煉廠都是以麻袋來包裝油棕果,現今則是以羅里直接運載油棕果到工廠加工,省下包裝步驟,不需要用到麻袋。

“當時的麻袋主要售賣給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還有Highland And Rolland Palm Oil Mill和Baganda Palm Oil Mill,但如今只是剩下土展局還在。”

他細數七十年代巴生有數間大型麻袋公司,例如永成號、協利等,如今只是剩下合記一家。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