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家有特殊兒1】癲癇女患癌離世 媽媽藉畫廊 悼女助人

特約報導\劉忠萬([email protected])  圖片\受訪者提供

自小被癲癇症折磨的折翼天使李嘉惠,出生不久就面對生命中的諸多考驗。出生於小康之家的她,自幼便是癲癇兒以及智力和發展遲緩障礙者。不同於其他癲癇病人隨著年齡增長越少發病,她是癲癇病人裡面少數的三巴仙,即是一輩子都會發病的那種。

Advertisement

她於去年4月確診卵巢癌末期,並於同年七月份離開人世,終年31歲。她的母親梅玉好為了繼續傳承女兒努力上進的精神,為她開了一間畫廊,讓大眾欣賞其女兒生前的畫作。女兒的離世是父母心中最痛,數十年來眼看著她一步步融入社會,卻在最好的年華被病魔打倒。在她離開前的那幾個月,她嘴裡總是對家人喃喃這四句:我愛你,我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我們是一家人。

李嘉惠剛出生的時候,是個非常健康且開朗的寶寶,即使家裡有大人咳嗽傷風,她也不會被傳染,免疫力特別好。直到8個月大的一個晚上,她突然發燒,身體抽搐,眼球往上翻,嚇壞了母親梅玉好,急忙送醫。醫生診斷後說小孩發燒出現抽筋狀況很常見,驗尿結果顯示有細菌,但醫生也沒多說什麼。

嬰兒期的李嘉惠,從說話爬行到走路,跟正常小孩沒兩樣,直到她18個月大……

她再次出現抽搐和翻白眼等熱痙攣現象,發作次數變得頻密,兩三天一次。在多次進出醫院以後,醫生證實她是癲癇症患者。年紀小小的她開始吃藥控制,但也沒有減少發作次數。最教梅玉好這個媽媽擔心的,是每次李嘉惠在抽搐時,就會跌倒,非常危險,這樣的壓力對照顧者而言非常很大。

ADVERTISEMENT

除了受癲癇症所苦,李嘉惠在5歲那年上了幼稚園後,梅玉好發現她有學習障礙。

“123和ABC她都會唸,但是要把這些簡單的字母拼湊起來,她學了許久都不會,後來的加減乘除,她更是跟不上。”梅玉好心疼地說。

發病頻率很高

“長輩安慰我,說可能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比較緩慢,不用擔心,我們也就沒有想太多。那時候我在一家國際公司任職亞太區經理,幾乎每週都要出差,留家的時間只有週末那一兩天,女兒是交由公婆照顧。”

上小學以後,學習能力差的李嘉惠還是嚴重地跟不上課業,看了許多專科醫生都查不出原因。後來面見一些教育諮詢師,發現李嘉惠可能有學習障礙問題,這是基於她上了三年級仍舊無法認字所得到的結論。

由於政府學校裡的學生數量多,梅玉好怕女兒不習慣,於是她送進人數較少的私人學校。再後來,她為女兒申請OKU殘疾人士證件,讓女兒在特殊學校上了三年的中學。

由於李嘉惠發病頻率很高,梅玉好幾乎不讓女兒跟其他人出門,擔心她在癲癇發作時,身邊的人無法照顧到她。所以很多的時候,李嘉惠都是在家人的視線範圍內,鮮少離開他們身邊。

家人的支持和照顧,讓折翼天使嘉惠(右二)在健康且充滿歡樂的環境下長大。

伴隨一生 癲癇發作毫無預警

李嘉惠上中學時有段時間,梅玉好發現女兒身上出現瘀青,還有一些被捏傷的痕跡,她氣沖沖到校園問責──梅玉好很愛女兒,也認為每個小孩都應該被公平對待。

中學讀了三年,李嘉惠的學習進度不見起色,只好停學。“我想嘗試用別的方式,讓嘉惠提高學習能力和加強她的適應能力。”

那個時候便有醫生告訴梅玉好,癲癇症或許會伴隨李嘉惠一輩子。“雖然很多癲癇症小孩在隨著年紀的增長,發作的機率會越來越少,但是嘉惠卻是那少數很難好起來的3%。”李嘉惠的癲癇發作是突發性的,沒有任何征兆。

“多數癲癇症孩子在發作前會有一些預警,比如眼睛或一些肢體動作會告訴你,讓照顧者提前做準備,以便把傷害減到最低。但是嘉惠不一樣。”梅玉好難過地說。

癲癇症和智力障礙並沒有打敗李嘉惠,她堅強努力地活著,給家人製造了不少歡聲笑語。

留澳兩年 提升智力漸見起色

除了為女兒李嘉惠的癲癇症擔心,梅玉好還憂心她的學習能力,因為那關乎到女兒的未來。那一年,李嘉惠的姐姐在澳洲墨爾本學成畢業,他們舉家到澳洲參加畢業典禮,梅玉好遇到了當地的教育專家。

這名專家建議梅玉好為女兒做各種檢查,包括了智商測驗、腦波檢查、視覺治療(Vision therapy)等。李嘉惠的智商測驗得分是-2,是個最低最低的智商,說白了就是智能上出現完全的障礙。彼時,梅玉好的耳邊聽到不同的建議,有人勸她別再花錢在女兒身上,教她基本的自立能力即可,但也有人說李嘉惠還能努力一把,即是通過不同類型療程挽救。

最終,梅玉好決定採納後者意見,讓女兒在澳洲生活兩年,在當地接受頻密的療程。那時候的馬來西亞鮮少相關的專業人士,梅玉好耗了不少的錢在治療女兒身上,幸好這些療程讓女兒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

“她漸漸懂得認字,可以在餐廳打開菜單點餐,可以用手機寫信息,可以上網搜尋資料。她能做的東西越來越精準。”梅玉好很高興女兒的進展。

報讀課程  戴四方帽圓大學夢

李嘉惠遠赴美國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順利戴上她夢寐多時的四方帽。

雖然李嘉惠輟學得早,但她對學習還是抱以很大的熱忱,即使讀不懂,也喜歡把書握在手裡,她羨慕那些可以讀書的孩子。在她的學習能力得到改善以後,她告訴母親自己戴著四方帽在台上領取獎狀的大學夢。

梅玉好在網上看到了一些簡單的商業管理課程,那是美國的線上課程,於是為女兒報讀。普通人學習一年就可以畢業,李嘉惠花了兩年多。畢業時,他們舉家到美國參加她的畢業典禮,看著女兒走到台上戴著四方帽領取獎狀,梅玉好感動不已。

確診癌末 拒絕治療安詳離世

梅玉好幾十年來忙碌奔波各地為女兒尋求醫療幫助,女兒不敵癌魔去世,是她一輩子的痛。

正當生活漸漸獲得改善的時候,去年的四月份,噩耗降臨。一陣劇烈的腹痛後,嘉惠被診斷患上末期卵巢癌,癌細胞迅速往腎臟和肝臟蔓延。

確診後,李嘉惠哭著說不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當時的李嘉惠已經瘦到只有34公斤,再加上癲癇症,實在不宜受到太大的刺激,醫生讓梅玉好和丈夫好好商量對策。

複雜的療程都必須在醫院完成。由於曾親睹公公婆婆因癌症入院治療,最終痛苦離去的景象,李嘉惠堅拒治療,她只想回家。

梅玉好和丈夫最終做了非常艱難的決定──接受女兒的決定,放棄治療。那是痛苦的抉擇,但是他們更難想像體弱多病的女兒被癌症療程折騰痛苦。女兒的堅持,也令他們非常心痛。

短短三個月多,李嘉惠瘦到見骨。她因病痛不吃不喝難眠,這些都被她父母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是他們只能祈望女兒在最後的時間裡,可以快樂些,少折騰些。

六月尾的時候,李嘉惠連上下樓都很辛苦。離開人世的前一個星期,她不斷地告訴家人朋友,她有多愛他們。

“她說‘我愛你,我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我們是一家人’。七月份的某個夜裡,她安詳地離去。”說到這裡,梅玉好淚如雨下。

保留畫廊 傳承嘉惠上進精神

在女兒李嘉惠離開以後,梅玉好(中)開始幫助其他家有特殊孩子的家庭,希望他們可以從畫畫中找到第二人生。

梅玉好在2020年就為女兒開了間畫廊,希望將女兒努力上進的精神傳承下去。李嘉惠有個小理想,就是希望像其他同輩一樣,可以打卡上班。開設畫廊讓她有機會握著鑰匙,像去上班一樣擁有自己的事業。

李嘉惠離世以後,梅玉好繼續經營這間畫廊,同時幫助跟她一樣家有特殊孩子的照顧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