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好玩明周刊副刊

【好吃好玩】遨游世界最貴城市 3.4倍的匯率享受3.4倍的幸福

特約報導/攝影•劉忠萬 [email protected]

上一次來到新加坡已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再一次的到來,繼續給我刷新對新加坡的印象。每每想到新加坡,讓人感歎的,是馬來西亞的人才外流到該國。對於白領精英而言,在新加坡謀生仍舊是可以工作和生活兼顧;但對於藍領而言,工作時間最長的可以一天12個小時,為了賺錢就得犧牲了私己時間。無論如何,如此國際化的城市,還是非常值得到訪,除了拓寬眼界,也讓我們意識到天外有天,這,不就是旅行的意義嗎?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看風景,和當地人交談,然後把這些養份收集起來,帶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Advertisement

早些時候,從我居住的砂拉越小鎮詩巫飛往新加坡的廉航重新開放,我趕訂了張機票飛了過去。一直以來,砂拉越的三座城鎮古晉、美里和詩巫都有直飛新加坡的航班。然而,除了古晉之外,美里和詩巫的航線常常開了又關,主要是供與需不對等,航空公司無法從中獲利而腰斬這兩條航線。

早晨前往機場途中,電召車司機熱情攀談,並分享他之前在新加坡工作十多年的經歷。和大部分的馬勞一樣,當時的他住在新山,每天開着摩多往來新加坡工作。早晨四點要起床過海關,晚上工作結束回到家已經是八九點。沒日沒夜的生活確實讓他賺了不少銀子,但也犧牲了陪伴家人朋友的寶貴時間。魚和熊掌只能選一個,後來他決定回老家,錢賺少了,但時間更有彈性。

雲霧林在溫室裡模擬了高山森林的環境,在外溫度很高,入內立刻感到清涼消暑。

乘搭的酷航採用的是E190-E2型客機,機身較小,只有112個座位,恰好能應對需求量有限的詩巫乘客。

ADVERTISEMENT

抵達新加坡後,最期待的應該就是去參觀名聞遐邇的星耀樟宜機場,尤其是它最著名的室內瀑布,打造得猶如《瘋狂動物城》(Zootopia)的室內熱帶雨林。

樟宜機場的瀑布每天早上10點啟動,所以早到的旅客得耐心等一等,但這等待是值得的,看着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室內瀑布那雪白水流氣勢如虹地傾瀉而出,有如萬馬奔騰,非常壯觀啊!尤其當輕軌在旁邊呼嘯而過的時候,更令我感覺非常震撼。

雲霧林內30米高的室內瀑布從雲山直瀉而下,看照片平平無奇,在現場的感覺真的很震撼。

花穹下的沙漠植物。

鬱鬱蔥蔥森林谷

機場由著名建築師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設計。其設計理念融合了現代建築、自然元素和多功能設施,給旅客帶來一個獨特的、沉浸式的機場體驗。

星耀樟宜機場最顯著的特點是其巨大的玻璃和鋼結構圓頂,中間是高達40米的雨漩渦(Rain Vortex),整座建築物充滿自然光線,營造出明亮、寬敞的氛圍。

內部有一座佔地1.4萬平方米的森林谷(Shiseido Forest Valley),種植了超過2000棵樹和10萬株灌木,形成一個鬱鬱蔥蔥的室內花園。

參觀完室內森林後,我隨即到機場內的商店Cheers購買手機SIM卡新幣12元(約41.50令吉)以及公交卡Ez Link新幣10元(約34.60令吉)。由於二合一的卡已售罄,我只好個別購買。在商店前簡單辦理了App線上註冊後,就可以正式啟動手機了,為期一周的SIM卡有100GB的數據流量,對短暫逗留的遊客來說是綽綽有餘了。 從機場前往市區的交通非常方便,乘搭四通八達的捷運,任何地方都可以到達。這回的旅行我借住朋友家位於市區的Zion Road,所以到處走動都非常方便。

星耀樟宜機場最顯著的特點是其巨大的玻璃和鋼結構圓頂,中間是高達40米的雨漩渦(Rain Vortex),這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內瀑布。

各樣的海棠在景點裡大放異彩,百花齊放,非常賞心悅目。

雲霧林

展示熱帶高地植物

因為喜歡植物,我第一個打卡的地方便是濱海灣花園的雲霧林(Cloud Forest)和花穹(Flower Dome),它們是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的兩大玻璃溫室。

一進門就是30米高的室內瀑布的雲霧林展示了熱帶高地植物,是遊客和喜愛植物的迷哥迷姐們的熱門景點。

雲霧林的上方是個巨大的玻璃圓頂,佔地約0.8公頃,種有超過13萬5000種植物,營造出一個繁茂的熱帶高地生態系統。它的核心結構是35米高的“雲山”(Cloud Mountain),遊人沿着蜿蜒的小徑和空中步道一步步探索這一座人造山,周圍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海拔地區植物,有蕨類、蘭花、豬籠草、苔蘚等植物。

我是上網購買門票,兩個景點用100令吉就能買到,但老實說,如果你對植物興趣不濃且毫無概念,就不值得花這個錢,因裡頭真的就只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類花草植物。

在室內森林散步,還真是個不同的體驗。

霧林的核心結構是一座“雲山”,遊人沿着蜿蜒小徑和空中步道一步步探索這一座人造山。

花穹裡

有溫帶沙漠花樹

雲霧林的隔壁便是花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玻璃溫室之一,它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多樣型花卉和植物,給新加坡創造了一個全年無休的春天,讓遊客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欣賞來自溫帶及沙漠的花樹。

花穹佔地約1.2公頃,溫度控制在攝氏23至25度,濕度保持在60%左右,這些條件模擬了地中海和其他半乾旱地區的氣候。

溫室的玻璃圓頂結構不僅美觀,還具有節能的特點,利用自然通風和遮陽技術來減少能源消耗。

園內展示了來自五大洲的植物,包括澳洲、南美洲、南非、美國加州和地中海地區。溫室內種植了超過3萬2000種植物,涵蓋了不同種類的多肉植物、花卉、灌木和樹木。

花穹佔地約1.2公頃,入內最強烈的感受便是“冷”,怕冷的宜帶件外套。

各國環保燈藝品

照亮新加坡

這次來到新加坡,適逢一年一度的燈光節──“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在濱海灣一帶的各個地點展出奪目璀璨的燈光藝術作品,慶賀這座小島國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我和友人一起逛這個景點,發現人潮很多。

“新加坡很小,凡是有大型活動,大家都會蜂擁而至,人潮就比較集中。”他說。我們把車子停在金沙海濱商場,繞着海灣步行,沿着海岸線觀賞各種創意燈光發放耀眼光芒。

“照亮新加坡”於2010年首辦,由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主辦,宗旨是展示使用可持續能源和環保材料製作的燈光藝術作品,提倡節能和環保的理念。

每年的“照亮新加坡”都會展示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燈光藝術作品。這些裝置利用節能燈泡、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展示了創新的藝術創作和可持續發展的結合。

高空瞭望新加坡。

“照亮新加坡”在濱海灣一帶展示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創作的璀璨奪目燈光藝術作品。

百年中峇魯

新加坡最具美感街區

新加坡另一個打卡熱點,便是富有歷史性的中峇魯市場(Tiong Bahru Market),經過粉刷一新以後,兩層高的建築物簡直白得發光,看起來非常新穎。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前,中峇魯原本是個華人墓地,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項改造計劃將其轉變為一個住宅區。Tiong Bahru遂成為新加坡第一個政府計劃建設的住宅區。

這一帶的建築風格獨特,主要展示了裝飾藝術(Art Deco)和現代風格的結合,它們主要由新加坡改良信托(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SIT)於1930年代至1950年代建造。典型的中峇魯建築有圓角陽台、螺旋樓梯和幾何裝飾。

這裡充滿了獨特的文化氛圍。隨着時間的推移,吸引了許多年輕的專業人士和藝術家駐足。在這裡可以找到許多獨立書店、咖啡館、餐廳和藝術畫廊,形成一個文化和創意的中心。

中峇魯市場內設有許多攤位,提供各種新加坡美食,如海南雞飯、炒粿條、椰漿飯等。此外,這裡還有一個濕市場,出售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類和肉類。

中峇魯市場在新國政府重新粉刷以後,白得發光。

新加坡年輕人除了打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偶爾會在週末擺攤售賣自製品。

東海岸公園

野餐露營好去處

新加坡的東海岸公園(East Coast Park)是個相當美的海灘,在這裡休閒散步或是搭棚露營都可以,當地的衛生間設施都很完善,所以對露營者算是非常友好的。這裡在週日最擁擠,很多移工在當天休假時會來到這裡和朋友野餐,吹吹海風聊聊天。

新加坡東海岸公園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園之一,沿着東海岸線延伸,佔地面積約185公頃,提供許多休閒和娛樂設施。

東海岸公園的建設始於1970年代,當時新加坡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填海工程,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多的土地。通過填海,這地區變成了一個適合各種戶外活動的大型公共空間。公園於1970年代末正式對公眾開放,逐漸成為新加坡人週末和假日的熱門去處。

東海岸公園位於新加坡的東南海岸線,綿延15公里,從濱海灣(Marina Bay)附近的濱海高速公路(East Coast Parkway)一直延伸到新加坡樟宜機場(Changi Airport)附近。公園的長形佈局使它具有廣闊的海灘和多樣化的活動區域。

始於填海工程的東海岸公園建設於1970年代。

今年最夯的燈光藝術是這個半圓圈的噴霧造型作品。

新加坡有許多殖民時期留下的歷史建築物。

小販中心

嚐米其林推薦炒粿條

來到新加坡什麼都貴,但飲食消費還是相當划算的。比起昂貴的冷氣餐廳,在當地的小販中心大排檔用餐,更能貼近在地風土人情。這裡和馬來西亞一樣,也有很多的大排檔,有些獲米其林推薦的,我也試了不少。

大排檔的美食,平均一份4新元(約14令吉)到8新元(約28令吉)左右。我推薦大家可一嚐Zion小販中心的炒粿條,入口第一個攤位便是,味道相當好而且料也特別多。由於老闆是一盤一盤地炒,因此在人流高峰期要等好久。

另一個是新加坡牛車水小販中心上面的豬腳醋,湯的味道非常濃郁,老闆也不吝嗇,肉給得非常慷慨,讓人吃得過癮。

此外,還有一個必吃的就是當地的亞坤(Ya Kun Kaya Toast)!亞坤是新加坡著名的咖啡店連鎖品牌,以其傳統的咖椰多士、半熟雞蛋和咖啡聞名。

亞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4年,當時創始人羅宗光在新加坡的直落亞逸(Telok Ayer)街開設了一家簡陋的咖啡攤。小攤位主要供應新加坡傳統早餐食品。羅宗光在新加坡和周邊地區積累了大量忠實顧客,他的咖椰因其獨特的椰香和口感而大受歡迎。

新加坡什麼都貴,但小販中心的美食卻例外。

Zion小販中心內這家炒粿條是米其林推薦檔口之一。

牛車水小販中心的這家豬腳醋非常美味。

你有想過

要到新加坡工作嗎?

來到新加坡除了吃喝玩樂,當然也少不了見在當地生活的朋友。最常聽到的問題,便是“你有想過要到新加坡工作嗎?”這是一道令人感到相當窒息的問題。在新加坡工作最吸引人的便是馬新兩地懸殊的匯率,一個最普通的藍領工人,月薪都有2800新幣,兌換馬幣的話每個月大概有一萬令吉收入。在馬來西亞,要工作多久,才能有一萬令吉的月薪呢?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在馬來西亞工作生活,賺取的金錢或許沒有新加坡多,但是只要努力一些還是可以過上舒服的生活,生活也比較平衡。

這些選擇並沒有完全的對和錯,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的是怎樣的生活,作了選擇就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或許對我而言,除了金錢方面,陪伴家人和摯友的時間也是很重要。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