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好吃好玩】葉孝忠和美食的相遇 人情味 最美味!

報導:林春蓮 圖片:蔡進強、受訪者提供

食物,沒有所謂的好不好吃,口味是跟着我們的。我們吃的是童年的味道、手工的味道,還有氛圍。”

Advertisement

所以獅城旅遊作家葉孝忠,對美食從來不偏執,對他而言,最完美的相遇,就是在不強求無期待下發生的,比如,在馬來西亞,他會聽到:“先吃了再給錢吧!”又或者,“你坐哪裡,我捧過來”,甚至小販和食客可以開心地在一起聊天。這些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無需約定的信任,最美味!

他是如此看待他和食物的相遇的。

馬來西亞人的熱情和笑容,在葉孝忠眼中是最美的風景。

往往,經常旅行的人,味覺也敏銳。對獅城資深旅遊作家葉孝忠來說,他把旅行當成尋常日子來過,曾遊歷全球八十多個國家,沒吃過的不多,也吃過不少天下美味,但他從來不會告訴你,哪個超好吃,哪個非吃不可,因為對他而言,談感情傷感情。

ADVERTISEMENT

他說,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已經在味覺上形成無法消滅的印記,食物沒有所謂的好不好吃,每個人都有自己和食物相遇的機緣,不應受外界干擾。

童年種下的味覺記憶,不會消失,隨着年紀增長,它漸漸由泥土深處再次發芽,然後長成一種不同的東西。

他說,食物沒有所謂的好不好吃,美食是一種記憶,吃的是童年的味道、手工的味道,以及氛圍。

“難忘的美食不只關於滋味、食材、價格或技法,其實,在哪吃、如何吃、和誰吃,都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美食體驗。”

美食是一種味蕾的冒險

美食是什麼?美食對葉孝忠來說是一種味蕾的冒險。因為選擇太多,每天都可以選擇吃不一樣的食物,他說,人應該要多冒險,偶爾吃到一種嚇人的東西,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體驗。

葉孝忠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但馬來西亞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鄰居。

“因為馬來西亞最靠近新加坡,所以我人生的許多第一次,都是給了馬來西亞,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睡臥舖,第一次在中轉站買Ramly Burger……過後也一直都常往來馬來西亞,近來,因為要寫一本大馬美食的書,我在馬來西亞斷斷續續呆了半年。”

他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共同的經歷和味道,保留了潮州和南洋的味道,這是有趣的,也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兩地美食看似有不少共同點,但我更願意看到它們的不同,這樣大家才是獨一無二,但又能相互理解的,這種特殊的情感,或許也只有馬新兩地的人才能心領神會的。”

一方水土形塑一方味道

葉孝忠此次是配合以小販美食和吃的經驗作為寫作靈感的新書《食遇》到檳城辦講座。講座安排在下午時分,他早上就去了浮羅池滑(Pulau Tikus)的Granny Q,吃了娘惹叻沙。這家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攤,最近也到新加坡開了快閃店,但食物賣相卻和檳城原店有很大落差。所以說,同個品牌同個食物,在轉移至另一方水土後,都需要改頭換面見人。

只是,因為新加坡變化太快,許多的人情味和味道,也都慢慢失去了。

以一個新加坡人的角度來看馬來西亞,他們更願意找他們在乎的,他們感興趣的,他們缺乏的,他們曾經有過的,他們已經失去的和他們所懷念的。

葉孝忠說,其中一個失去,其實就是一些很純凈的笑容,他已經很難會在新加坡人的臉上看見這些笑容了。

“在整理那些瞬間的拍攝,被攝者在發現後所露出的微笑,我還是會會心一笑。我無法準確形容這些笑容,你只能自己去看看,去感受,如果你曾經認識他們,你就會認得並且懷念。”

葉孝忠簡介:

將旅行當着日常生活,也同時把日常生活當成旅行來過,曾任《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中國專案出版人,著有《慢行.不丹》、《緬甸.逆旅行》、《愛上海島旅行》、《亞洲風格時代》、《創意上海》等書,足跡遍及全球八十多個國家。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及科學系榮譽班畢業、香港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任報刊記者,並為華人地區多家媒體撰寫旅遊及設計等專欄及文章。曾旅居於上海和北京12年,並擔任中國《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現為旅遊App遊譜首席內容官。

霹靂州甲板這個小地方新鮮出爐的柴火包子,是葉孝忠難忘的味道。

包子出爐了你們要吃嗎?

吃和情感需要很緊密的結合,沒有人情味的美食,總是有所缺失的。

在馬來西亞的“食光”,葉孝忠曾無數次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這是在新加坡已逐漸失去的。

還是那句話,感動他的,往往不是食物的美味,而是和美食奇異的相遇時刻。

“餓了,先吃了再給吧!”某次,在馬來西亞一個小鎮,那名中年女小販充滿笑意的臉,一句簡單日常的話語,讓他感覺很是溫暖,那是最暖心的味道。

又比如,“你坐哪裡?等下我捧過去吧!”這也是一句很久都沒在新加坡享受過的“服務”,好貼心啊!

在霹靂州甲板這一個小地方,他們又剛巧在適合的時間來到,“包子出爐了,你們要吃嗎?”老板朝餐室大喊一聲,知味人一窩蜂衝進廚房……手工包是架在柴火上蒸的,柴火的香氣於葉孝忠,是一股熟悉又久違的氣味。

檳城熱情的印度老兄還問葉孝忠想親手試做Putu Mayam嗎?

想試試看

自己動手做嗎?

最近,葉孝忠頻訪檳城,某天他走到某條街邊,去買好久沒吃的印度蒸米粉(Putu Mayam),教他意想不到的是,熱情的印度老兄突然笑着問他:“想試試看自己動手做嗎?”讓他“受寵若驚”。

這份真誠和人情味,一時之間真是令他不知所措。

“我到過馬來西亞很多地方,還是常常見到感人的畫面,小販和食客之間,都像是老朋友般,可以一起聊天交流,就如街坊,這感覺真的很棒。”

相對於新加坡人的拘謹,生活節奏快速下產生的冷感,他更喜歡馬來西亞人相對的從容、輕鬆、友善、熱情。

有了這些,就算吃不到所謂好吃或應該吃的,都無所謂了。

這浮羅池滑的Granny Q娘惹叻沙,在新加坡開設快閃店時被改頭換面了!

半年裡

訪馬不下十次

作為旅遊作家,葉孝忠最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是:最喜歡什麼國家?

事實上,葉孝忠心裡已有答案,那就是: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他去過最多次的外國,也是有最多外國好朋友的國家。他說,在一些新加坡人心中,馬來西亞其實還算不上外國,因為彼此太靠近了。“我們以為已熟悉對方,但其實很多人對它的認識僅只於表面,如不知道這裡有獨中、有新村,那些和當地華人歷史息息相關的故事。”

因為要寫一本關於馬來西亞的書,他上半年至少到訪馬來西亞十次,自行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馬來西亞行程。

對葉孝忠而言,好不好玩,和目的地有什麼景點沒有直接關系。懂不懂得玩,更為重要,找對了引路人,風景自會與眾不同。

葉孝忠鼓勵大家多作味蕾的冒險,這次的講座會上,他就為大家帶來訂自泰國的昆蟲零食!

食物會入鄉隨俗改頭換面 

無可否認的,食物,會旅行,會落地生根,也會入鄉隨俗,更會改頭換面。

“其實,好吃的東西,根本就不用在意它的身世。”

葉孝忠還是會想念以前的味道,想念那雖然不能算匱乏但一切還未能輕易取得的時代。

怡保僧伽羅人的酒吧“Sinhalese Bar”讓葉孝忠省思:喜歡老店,就是懷舊嗎?

馬接人煮擂茶 自己種茶樹

在大馬細細走一回,葉孝忠就愛上了好幾個地方,原來那地方比想像中的豐富、精彩和多元。

他就喜歡被譽為馬來西亞最美公路的“三號公路”,數度到訪東海岸,品味那些小島、漁村和美食,他說風景和人情更美。

讓葉孝忠每次都有意外驚喜的,就是霹靂州的美食。“那裡還有很多當地人推薦的玩法,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餐館和美食,讓廚師為我們製作一些只有對熟人他才會做的功夫菜,或讓馬來婦女在她甘榜的茅草棚裡,為你擺上一道野菜宴席。”

葉孝忠說,馬來西亞美食還有個相當吸引他的重點,就是人們擅長以食物來說故事,比如會公開他們有趣的製作過程,這是在新加坡所看不到的。

比如馬六甲,其實也收藏着不少他沒看過的風景和沒嚐過的味道,如去馬接新村(Machap Baru)吃客家擂茶,當地的海陸豐人,很喜歡吃擂茶,連茶樹都自己種!

馬接的客家人很愛吃擂茶,連茶樹都自己種,讓葉孝忠甚為詫異!

豬腸粉也有很多Styles

一些食物是溫柔的,懂得尊老護幼,豬腸粉正是。

葉孝忠說,豬腸粉的世界是很寬廣的,在新加坡主要分作兩大類,豬腸粉比較Q實,捲成豬腸樣,醬料簡單,包括甜醬、辣醬、醬青、麻油,並洒上芝麻,這些豬腸粉多數都是工廠機器製作,而能吃到手工製作的,都是近年很流行有混合叉燒、蝦仁等的港式豬腸粉。

然而,在馬來西亞,卻有不少還保持着手工製作豬腸粉的傳統,而且比新加坡還要多元。

“醬料就已經五花八門,淋上咖哩汁的就是KL Style,還有叻沙汁選擇,而安順的豬腸粉更是不得不提,味道和造型都很特別,檳城的豬腸粉,會加入濃稠的蝦膏。”

味道和造型都有別於一般的安順豬腸粉。

吃半生熟雞蛋

加醬青還是黑醬油?

為何說美食是一種記憶?葉孝忠解釋:“我們常常就自小吃到的味道,即自以為是正宗而形成一種排他性的偏見。”

某次在新加坡,他到咖啡店吃早餐,叫了他最愛的早餐──半生熟雞蛋。捧上來時,調料“竟然”是醬青,不是他自小熟悉的黑醬油,於是向中國籍頭手討要黑醬油?頭手回答:不都一樣嗎?

那時他就在想,任何味道的食物組合都是有原因的,經過多次試驗後,最終選擇用黑醬油是因為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半生熟雞蛋的腥味。所以說,檳城立法不允許外籍勞工烹煮當地美食,是有道理的。

後來,和馬來西亞朋友聊天時才知道,原來馬來西亞人吃半生熟雞蛋都是用醬青,很少用黑醬油。只是一水之隔,歷史、文化和氣候也大同小異,但就因為從小吃慣的味道突然出現差異性,進而產生很大的偏見。

“美食教會我們寬容。了解更多,才是寬容的基礎。”

簡單的早餐半生熟雞蛋竟然引起該加醬青還是黑醬油的疑問。

馬來婦女在醃製鹹鴨蛋。

年輕人發揮創意,以Nasi Lemak的造型設計甜品!

疫情改變飲食業

年輕人成生力軍

《食遇》是一本關於新加坡的書,和冠病疫情很有關係,如果不是因為這波疫情,或許葉孝忠也沒有那麼多機會和兩地美食相遇。

他也發現,受疫情影響,新加坡的飲食業起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大廚變小販、美食更多元化、出現越來越多的小販中心,也多了更多的包容心,又用餐後食客會自行歸還餐盤,而且,這個行業也走向年輕化。

“開始有更多年輕的小販繼承家業,年輕人更具創意,沒有包袱,服務態度也更好,而且年輕人熟悉科技,擅用社交媒體,也更了解世界趨勢,這都是美食業的提升和進步。”

《食遇》不是美食指南,而是從美食的角度書寫新加坡的文化、歷史和個人回憶。

在馬接遇見客家人用苧麻葉做的粗葉粄,有別於一般,很難勾動食慾的“黑黑”賣相讓葉孝忠甚覺有趣。

一個國家越有錢

食物就越好吃

常常聽到有人唸唸叨叨食物還是舊的好,經常會懷念舊日美食,但果真如此嗎?

葉孝忠曾經也這樣認為,但後來他發現,當一個國家越有錢,食物就越好吃,這是他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得到的感悟。

“我發現當中國越來越進步時,食物的水準也隨着提升了。好吃的食物是有規模的,當時代越進步,對食物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要求精緻更要求健康。”就如知食份子林金城所說,美食,是一種流動的古蹟,是不斷地改變的。

食物,會旅行,會落地生根,也會入鄉隨俗,更會改頭換面,其實,好吃的東西,根本就不用在意它的身世。

“食物會一直演變,不可能會越變越難吃。”

當然,他還是會想念以前的味道,想念那雖然不能算匱乏但一切還未能輕易取得的時代。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