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回鄉過年2】父母教誨不敢忘 張榮欽過年 定必回鄉

資深攝影人及旅遊玩家Kim Teoh(張榮欽)來自大山腳馬章武莫新村,雖然家中兩老已經不在,但張榮欽每逢農曆新年都不會錯過回家的路,即便遊走了五湖四海甚至整個世界,但外頭的花花世界並不是他的最終依歸,家,始終還是他內心最深處的牽掛,因為“有家有故鄉,年,也才有了味道”。

離開大山腳大約5公里的馬章武莫新村(Machang Bubok),是國內知名攝影家張榮欽的故鄉,也是他渡過童年的一個小鄉鎮。

Advertisement

“我們的新村很簡單,從第一條路到第九條路,呈川字形排列。大約住着200戶人家,主要居民是潮州人和客家人。”

由於靠近大山腳,加上周遭又有許多新興的花園住宅,因此,在張榮欽的心裡,馬章武莫新村是一個靜中帶動的小鄉鎮。

從80年代開始,當馬章武莫新村成立醒獅團之後,幾乎每個大年初一的早晨,都是響徹雲霄的鑼鼓聲把張榮欽叫醒。

“醒獅團大年初一就向各界拜年,年味非常濃厚。”

ADVERTISEMENT

鑼鼓聲響由遠處傳來,醒獅慢慢的一步一步靠近,家人內心的澎湃和期盼也越來越高昂,張榮欽的家位於第三條路,如果醒獅團從第一條路開始舞獅,約莫早上11點左右就會舞到他家來采青,若是醒獅團是從第九條路開始舞起,那就要等到下午4或5點才會抵達他家。

由於鼓聲響亮,加上新村範圍不大,因此,年初一這一天基本上從早晨到傍晚都會聽到鑼鼓聲響,以致空氣中彌漫着年的氣息。

在父母親的教誨下,他牢牢記住的是,過年一定要回家,即使是工作再忙行程編排得再擁擠,也必須趕在除夕夜的12點之前,讓雙腳老老實實的踩在家門口。這,才叫回家過年。

“這是我們家的傳統觀念,新年一定要回家。父母是這麼堅持的。”

於是,在往後每一年的日子裡,無論張榮欽隻身遊走到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他都不曾遺忘父母的這番教誨,且必定會在除夕前趕回家,以陪伴兩老一起過新年。

即使張榮欽遊走了五湖四海及全世界,但外頭的花花世界並不是他的最終依歸,家,始終還是他內心最深處的牽掛,所以他過年肯定要回家。

父母過世 照舊返鄉

隨着母親和父親先後於1997及2008年逝世,張榮欽回家過年的習慣仍舊不曾改變,以往回家是為了陪父母過年,現在趁新年回家則是為了偷個閑休個息,有時在老家一坐就是一整天,是緬懷也是充電。

除夕當天,到了吃團圓飯的時刻,張榮欽就會到姐姐家吃個暖爐,和姐姐家人閒話家常,大家一樣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母親去世後,我回家過年主要是陪伴父親,帶他外出走走。但很多時候,父親哪裡也不想去,只想留在家裡,可能是人老了身體容易疲憊。而我就是單純的在家陪伴父親,這樣的日子也很寫意,很自在。”

他心裡明白,雖然父親沒有說出口,但其實對兒子能陪伴在身旁感到很高興。即使父子倆的對話不多,但一切盡在不言中,只要感覺到對方的存在和陪伴,就已是那一段日子裡最窩心的感覺。

張榮欽坦言,父母去世後,回家過年的期盼變淡也變薄,但每到農曆新年,他還是會想着要回家,因為這是來自父母的教誨。

從吉隆玻回到馬章武莫新村300多公里的路程,若開車也要至少4個多小時,但這300多公里在他的心裡,卻是一段世界上最“近”的距離,因為那是一條通往家的路,永遠深駐內心,只要心裡一想到家,馬上就可以感覺到家的存在。

“吉隆玻是工作的地方。家,是休息的地方。”

參加馬章舞墨活動

回家過年重獲動力

張榮欽說,近幾年因為參加“馬章舞墨新村節”活動,加上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回家已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忙碌,但也因此,讓他在過年回家時重新有了動力。

他知道,是家鄉的風,是家鄉的另一道聲音在呼喚着他,等待着他,而這,也成為他近年回家最鏗鏘有力的理由。

去年因為受到行管令限制而無法回家過年,張榮欽唯有獨自在吉隆玻通過鏡頭與家人親友線上聯繫,螢幕上的團聚拜年自然少了味道,周遭的空氣也顯得異常冷清。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這樣過年,或許我會覺得落寞,但很多遊子當時都是這麼過年,所以,一想到這裡,想到大家都無法回家時,心裡又覺得平衡了一點,哈哈。”

張榮欽希望來臨的虎年可以回家鄉過新年,由於時間尚早,因此,他的內心目前還沒有任何特別激動的情緒,但他相信很多人都會因為近兩年來未曾和家人團聚,而對今年的新年特別期待,且內心格外興奮。

在馬章舞墨新村節的活動上,大人小孩歡聚一堂,甚至自製醒獅舞出一個大好年。

“武莫”變“舞墨”

新村節激活老城鎮

“新村節“讓馬章武莫新村動起來,這項一年一度的盛會也把巴剎市集變成文化舞臺!

馬章舞墨之子張榮欽從2017年開始,與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聯手舉辦“馬章舞墨新村節“,通過活動帶動地方上的發展,讓小鄉鎮散發濃濃的新春及文化氣息。甚至,為了把名字注入更好的意境,他們嘗試把”武莫“變成”舞墨“,展現小鎮樸實又蘊涵傳統節慶的風采。

這項活動從2017年開始以來從來沒有間斷過,活動包括圖片記錄展、新村巴剎高掛賀年橫幅,以及各種文化活動,如醒獅表演、舞蹈表演、旅遊分享會、攝影競跑、醒獅踩街等等,且家家戶戶都踴躍參與,使得當地熱鬧喜慶無比。

不過,由於受到冠病疫情的影響,這項活動於去年改為線下與線上混合型式進行,雖然形式改變,但其意義及內涵卻依然被保留。

即使作為“馬章舞墨新村節“策劃人,張榮欽於2020年也因為跨州禁令而無法回鄉過年,而值得慶幸的是,他後來得以於3月份趕上活動推介禮,讓他不曾錯過任何一年的活動。

“我們希望疫情快快離去,好讓‘馬章舞墨新村節’得以繼續開跑,畢竟這是新村居民期盼的新春活動,也是地方上一道文化精神的傳承。”

馬章武莫新村成立醒獅團之後,幾乎每一年的初一早晨,都是由響徹雲霄的鑼鼓聲把村民給叫醒。

過年啦!自製獅頭來舞一個吧。

白色發糕美味濕潤

乘載張榮欽思母情愁

媽媽精心烹煮的年菜味道,永遠是孩子們心中最美好的回憶,而口感特別富彈性的白色發糕,正是承載着張榮欽對媽媽的思念的載體。

提起潮州人的過年習俗時,張榮欽說,基本上和其他籍貫的習俗沒有甚麼差別,如除夕夜吃團圓飯和接財神,初一全家吃素,以及初八晚上拜天公等等。

而提起母親烹調的年菜時,他馬上就聯想到潮州籍貫的傳統糕點光鏘(也稱光煎)。“光鏘裡面有芋頭、沙葛和花生等食材。媽媽早上又是切,又是包,又是蒸,又是煎的,忙碌一輪之後,濃郁的傳統味道便在家中飄散,且每一口都是咀嚼着幸福。”

另一個令張榮欽印象深刻的是母親會在新年前一天蒸發糕,母親的發糕需要用到椰花酒(tuak),而購買椰花酒的任務就是由他負責。

“當年,我還騎着摩多車,從馬章武莫新村一直騎到大山腳市區靠近日新中學附近,路程大約是二十多分鐘吧。我把摩多停好後,就在一家專門售賣椰花酒的印度檔前面排隊,人龍蠻長的,輪到我時,只要我掏錢付費,就能馬上捧着一大瓶椰花酒回家。”

張媽媽在烹製發糕時,椰花酒放得特別多,因此,發糕蒸熟後,只要有人一掀開鍋蓋,一股香氣就會撲鼻而來,喜慶的味道也由此傳開。

“母親烹製的發糕的口感特別Q彈,吃下去時感覺麵粉用得少,很好吃。或許是她放的椰花酒特別多,白色的發糕顯得晶瑩剔透,吃起來比較濕潤。”

由於母親的發糕蒸得特別好,左鄰右舍都會在佳節前向母親訂購發糕,而母親到了早上就會吩咐張榮欽去買椰花酒,待傍晚時分一到,香噴噴的發糕就出爐了。

把燙手的鍋蓋掀起來後,只見鍋子裡全是冒着蒸汽的白色亮晶晶發糕,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笑臉,等着被擺到神桌上敬奉神明,也期盼獲得神明的青睞,迎來來年日子的健康平安與順利吉祥。

在母親去世後,有一次,張榮欽的姐姐提起想按照母親的食譜配方蒸一次白色發糕,但張榮欽卻打趣的笑說,時至今日,姐姐還沒有蒸過一次發糕,母親的味道還是無法吃得上。

醒獅活動帶動新村過年的歡樂氣氛,鑼鼓喧天熱鬧沸騰。(羅傑豐拍攝)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