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喜有此李】童星同戲 同聲同氣

行動管制令下在家閉關,難得有時間看書。翻開那本今年初買的《童星同戲——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童星》,那群在銀幕上陪伴我度過童年的小朋友一一躍然紙上,不禁勾起無限懷舊回憶。

Advertisement

書名《童星同戲》,顯然是取自“同聲同氣”的粵語諧音,對我這個看香港粵語殘片長大邊看邊罵邊笑的“塞竇窿”而言,簡直就“啱晒Channel”,真的同聲同氣。書中有幾個焦點童星的訪問,道出他們年紀小小就沒日沒夜的在片場拍戲幫補家用的辛酸史。

我小時最早知道的童星是“七公主”中的六公主王愛明,乖乖巧巧的,常參與謝賢、南紅、嘉玲的文藝片演出,如《唐山阿嫂》、《椰林月》、《情天血淚》、《五月雨中花》等,還憑華語片《後門》贏得亞洲影展最佳女配角。但成長後的王愛明在無線劇集如《荊途》等仍然是做配角,最不可思議的,是在《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演天山童姥;莫非童星出身,始終擺脫不了那個“童”字?

ADVERTISEMENT

男童星中我最喜歡看黎小田,集活潑、調皮、機靈於一身,《九九九海灘命案》、《神童捉賊記》、《神童擒兇記》等都看得很過癮。沒料到他長大後會成為音樂大師,更沒料到他去年年尾那麼早就病重離世。當時電視上一個追悼他的紀念特輯上,五公主薛家燕回憶說小時候的黎小田真的很頑皮,還見過他在拍片之餘做“消防員”。消防員的職責是救火,但他當然不是像達明一派所唱的《十個救火的少年》那樣拿起消防水管射水救火,而是“屙殊殊”也!

四公主蕭芳芳的童星戲,我最早看的是《苦兒流浪記》,聽她在片中唱出直至如今依然流行的“母親節招牌歌”《媽媽好》。後來還看過她的好些武俠片,例如掛頭牌拍足三集的《雪峰魔女》。而三公主陳寶珠的古裝童星戲多數是反串演男孩,像武俠片中的少年俠士,經常和蕭芳芳成為一Pair。

其他常看的童星還有阮兆輝、陳碩修(石修)、徐小明、薛家燕、林錦棠、梁俊密等,但看得最多的是最紅而又精靈可愛的七公主馮寶寶,如上下集的《夜光杯》、《小俠紅蝴蝶》之類。那時一部電影似乎有越多童星就越能吸引孩童觀眾吵着要媽媽帶他們去看,楚原的經典名片《可憐天下父母心》就集合了梁俊密、黎小田、王愛明、馮寶寶四大童星去騙取觀眾的眼淚。陳寶珠的《五兒哭墳》以人數勝出一個馬鼻,但最誇張的要算薛家燕的《七兒八女九狀詞》,竟一窩蜂出動十五個童星,認真攞命!

馮寶寶與“吳福基先生”

當年我在《南洋商報》任職副刊主編時,嫁來吉隆坡的馮寶寶有為我們的星期日周刊寫一個專欄。她寫作的態度非常認真,交了稿後還要上報館來親自校對和修改,文句改了又改,改到滿意為止。她還很愛稿笑,對我說:“你叫‘你係得’,咁我就叫‘簡直掂’啦!”

她還刁鑽鬼馬的為我一個同事取了個外號叫“吳福基先生”,原來她每當撥他手機請教IT問題時,他經常都忙得沒有接聽,也不回覆。她所取的“吳福基”,正是“唔覆機”的粵語諧音也!

現在看了《童星同戲》中馮寶寶的訪問,才明白她為什麼這麼喜歡開玩笑。她在書裡說,小時候她終日忙於拍戲,玩得很少,沒有很多機會頑皮,所以成年後才開始頑皮作為補償,有時玩起來比任何人都瘋!

這本書道盡了童星的心聲,他們在電影中帶給觀眾幾許歡樂,卻為了拍戲而失去正常成長的童年,的確令人無限感觸!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李系德)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