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喜有此李】從老照片追憶都門舊貌

有利銀行(Mercantile Bank)最令人觸目,因它是全吉隆坡第一家裝設電動扶手樓梯(Escalator)的大廈,很多人都進去嘗試一下乘坐自動扶梯的新鮮滋味,好像“大鄉里出城”般興奮!

2024吉隆坡攝影節8月9日至11日在KL Gateway Mall舉行三天,協助籌辦此盛會的老朋友莊曉謙邀我到場參與“旅人說故事”分享會,順便促銷新書《隆情歲月》。

Advertisement

這既然是攝影節,講座內容當然應以攝影照片為主題。我從2018至2023年為《星洲日報》星期日副刊撰寫憶述吉隆坡舊日風情的專欄“隆情歲月”時,每個星期都得找一張吉隆坡的相片配合文稿刊登,這回便趁此機會把這些舊照通過投影機在會場公開展示,與大家分享。這幾十年來,吉隆坡已發展成一個現代化的繁華大都市,它以前那些樸實無華的舊貌,正好讓從未見過的新一代開開眼界。

攝影節第三天8月11日星期日的“旅人說故事”分享會,總共有十二場之多,每名主講者僅得三十分鐘時間,必須長話短說,廢話不說,笑話則不妨多說。我的講題為《從舊照片回顧吉隆坡昔日風貌》,準備了幾十張首都的舊照(有些來自我的舊相簿、有些是朋友拍攝的,還有的是《星洲日報》資料室提供及取自網絡),逐張投影,一一細說從頭。

展示舊日茨廠街從街頭至街尾店鋪照片的時候,我發現到那時的中藥行似乎特別多,從相片顯示加上記憶中的有:余仁生、二天堂、建發藥行、百昌堂、萬和昌、楊鴻泰、韓海天、德華藥行等等。可能舊時代市民生病多數選擇看中醫吃中藥,而盡量避免看西醫打針讓屁股受罪吧?

這些中藥店裡,總覺得二天堂的名字很趣怪,不知是否有兩個天堂?相信它賣的藥可使病人藥到病除,不用那麼快上天堂!七十年代我常帶我父親去楊鴻泰看病,那駐診中醫是創製主治喉痛藥品“小金丹”的名醫廖沛如的徒弟賴康元。莫非全“賴”有他,病人很快便可安“康”復“元”?至於在茨廠街尾的德華藥行,其後座人稱“燒豬爐”,當年茨廠街所有賣燒鴨的小販都在此處燒烤燒鴨,包括以“四眼仔鹹鴨”揚名的培哥。

ADVERTISEMENT

在Medan Pasar廣場有一座比著名的大鐘樓小很多的“四面鐘”,附近一帶銀行林立,其中有利銀行(Mercantile Bank)最令人觸目,因它是全吉隆坡第一家裝設電動扶手樓梯(Escalator)的大廈,很多人都進去嘗試一下乘坐自動扶梯的新鮮滋味,好像“大鄉里出城”般興奮!

積善堂 治喪遺體並排擺放

新一代吉隆坡市民可能不知道,以前蘇丹街街頭有一個火車站,就在昌記茶室和從尊孔中學下來那道長長的階梯旁邊,市民可從這兒搭火車途經半山芭火車站,去到安邦火車站拜九皇爺。這個鬧市中心的火車站拆除後,那條火車路就改成LRT輕快鐵的鐵軌。

而蘇丹街中段的積善堂,是當年市中心唯一的殯儀館,生意滔滔,卻陳設簡陋,有些陰森可怖。如今現代化的先進殯儀館,如孝恩園和富貴紀念館及生命館,都燈火輝煌,每戶喪家各有獨立的間隔範圍;但那時的積善堂,因地方狹小,有時有幾單喪事一起辦的時候,各喪家死者的遺體一列排開,並排擺放在廳堂,十分擁擠。當年我父親逝世在積善堂治喪時,他旁邊還躺着另一喪家的往生者,我那不懂事的六歲小外甥還指着那具遺體問:“呢個邊個嚟㗎?”真是童言無忌,希望旁邊那位大叔有怪模怪,細路哥唔識世界!

吉隆坡很多昔日景物如今已經消失了,整座城市發展後變化極大,幾乎變到“佢阿媽都唔認得佢了”,唯有透過這些歷史舊照,才可追溯它原來的風貌!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李系德)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