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國內副刊

【喜有此李】大馬地名多姿彩

我小時候常聽人以粵音將怡保稱為“壩羅”,可能是源自該地的Kampung Paloh。那時還流行幾句粵語押韻的順口溜:“人生有幾何?第一娶老婆,第二遊壩羅!”

人們為孩子取名要講求好意頭,我國一些地方的中文名也充滿吉祥寓意,如:太平(沒有戰亂)、永平(永遠太平)、安順(安樂順利)、和豐(和平豐裕)、吉隆坡(吉祥興隆的坡底)、豐盛港(豐饒昌盛之海港)等等。

Advertisement

柔佛州的Kulai譯為古來,令人想起王翰唐詩〈涼州詞〉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確“古”意盎然,似是順手拈“來”的妙用。距離古來不遠的Skudai譯士姑來,把後面的“D”音當作“L”音來譯。如果按照正音譯成“思古代”,更可大發思古之幽情,幸好沒有譯成“師姑呆”,不然就像有個師姑(尼姑)在發呆了!

Malacca在中國明朝時代被譯為“滿剌加”,又譯“麻六甲”,但還是如今我們慣用的“馬六甲”較為順耳,有如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考獲六科甲等,即六個A;又像母馬身懷六甲,腹中孕育了小馬胎兒。Selangor譯成雪蘭莪算是佳作,總好過譯作“雪冷餓”,恍如一名露宿街頭的乞丐在風雪交加中又冷又餓如此淒慘折墮!

Penang在百多年前譯為“庇能”,恍似獲神靈庇佑而無所不能;更好聽的是“檳榔嶼”,表明是個出產檳榔的島嶼,後來才簡稱“檳城”。我小時候也曾聽老一輩的人把它稱為“新埠”,像是個新近開發的埠,與柔佛州首府“新山”相映成趣。

“大山腳”這名稱又從何而來呢?莫非很久以前常有人聚集在這山腳下口沫橫飛吹水“侃大山”?此地的馬來原名是Bukit Mertajam,曾有人自作聰明把它照音直譯為“武吉梅打占”,乍聽有點像“母雞沒打針”,怪不得“大山腳雞”那麼好吃了!

ADVERTISEMENT

上文談到那些好意頭的地名,太平原名Taiping,永平原名Yong Peng,安順叫Teluk Anson,都與中文名原音接近。安順後來改名為Teluk Intan,像“大碌銀彈”,暗喻富裕萬分有大把銀彈,所以取出信用卡來“碌卡”時可以大碌特碌。“Intan”聽來又像“燕丹”,倒像派遣荊軻去行刺秦始皇的燕國太子丹。

吉隆坡叫“瓜拉龍婆”?

豐盛港馬來文叫Mersing,原來是取自此縣內另一港腳“茂盛港”的方言轉音。和豐的馬來名稱是Sungai Siput,意思是田螺河,有些人卻以為是蝸牛河。如果依馬來名譯音為“雙溪世博”,可能被人誤以為“世界博覽會”曾在此舉行咁威水,似乎有些作大;但可千萬勿譯成“雙溪屎缽”如此大煞風景!

吉隆坡原名Kuala Lumpur,幸好沒被譯作“瓜拉龍婆”,這就像羅蘭扮演那個鬼聲鬼氣的問米婆龍婆忽然間瓜老襯,旁人驚呼:“龍婆瓜咗啦!瓜啦龍婆!”

Perak州正式的中文名是霹靂,也有人寫為吡叻,以前有些人將Perak以粵音稱為“比喇”,聽來恍像大腿內側腹股溝鼠蹊部位的粵語俗稱“髀罅”。州內有個城鎮Gopeng,中文名是務邊,粵語諧音像“毛邊”。從前有個報館同事,家鄉正是霹靂的務邊,竟有人取笑說他是來自“髀罅嘅毛邊”,十分抵死!

霹靂首府怡保馬來文是Ipoh,我小時候常聽人以粵音將怡保稱為“壩羅”,可能是源自該地的Kampung Paloh。那時還流行幾句粵語押韻的順口溜:“人生有幾何?第一娶老婆,第二遊壩!”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李系德)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