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副刊

【喜有此李】因迷信衍生的A貨

“不三不四”變“不三不三A”、“朝三暮四”變“朝三暮三A”、“顛三倒四”變“顛三倒三A”、“張三李四”變“張三李三A”,聽到都頭暈了!

華人是很迷信的民族,事事講求吉利,任何聽起來覺得不爽的話絕對不用,尤其是廣東人,最怕“好嘅唔靈醜嘅靈”!假如有一間空屋招租,就會因為粵語“空”與“凶”同音,感覺周身唔聚財,就改說“吉屋招租”,希望逢凶化吉!又如豬肝的“肝”聽來像“乾”,生怕荷包也乾掉,認為應該要滋潤才好,所以便改稱“豬膶”。

Advertisement

稱呼朋友的母親,通常都叫“伯母”,但粵語“伯母”發音像“百冇”,即一百樣東西樣樣都冇,大大不妙,於是改稱“伯有”,聽來像“百有”,一百巴仙樣樣有齊!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