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藍色星球

短短一個半月裡,先有多州先後發生水災和土崩,農曆新年前霹靂怡保多個地區又發生風災。難道這些都是偶然嗎?

絕非如此。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二首之一中提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比喻當我們處於某一環境中,會預先感受到環境改變的徵兆。接二連三的天災,正是環境給我們的預警。

Advertisement

大馬處於赤道,常年氣候溫暖適中,潮濕炎熱,無四季之分。大馬還被喻為全球僅次於巴西的天然資源第二豐富國家,而我們自小也從課本上讀到:大馬得天獨厚,沒有海嘯、火山、颱風、地震等重大天然災害。

因此,我們比其他國家更難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當然,一直安居樂業的我們過於安逸,也嚴重欠缺了敏感的預警能力。

世界氣象組織在2021年7月發表一篇文告稱,同年夏天的極端洪水、高溫和火災與氣候變化不無關係,而且有大量證據表明,人類引起的全球變暖導致全球範圍內強降水事件的頻率、強度和數量增加。

文告提到,氣候變化增加了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許多單一事件已經被證明因全球變暖而變得更糟。“隨着大氣變暖,其中含有更多的水分,這意味着暴風雨期間會下更多的雨,增加了洪水的風險。”

ADVERTISEMENT

根本不是事出偶然

這不就是過去兩個月發生的情況嗎?看似無獨有偶的超乎平常降雨量,根本不是事出偶然。只要回看過去十年,除了原本受季候風影響的東海岸總在12月發生水災外,北馬、雪隆、彭亨、柔佛、森美蘭和沙巴等地都先後發生嚴重的水災。

在2021年12月中發生嚴重水災後,大馬治理與政治研究中心(Cent-GPS)顧問蕭勇健博士接受《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訪問時形容,大馬半島多州水災是“高碳排放量導致的不可預測天氣事件”。

蕭博士指出,大馬一般在11月份至3月份才迎來東北季候風帶來的雨季,而且主要影響大馬半島東海岸,但2021年杪的水災也對中部和西部造成衝擊。“大馬政府稱這是‘百年一遇’,但事實上,過去數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地如中國、德國、美國紐約都看到這種極端天氣事件。”

“地殼搖了也聽到,祝福的歌謠。白雪流過了山腰,暖夜中溶掉……即使有雪花積得再厚,愛你的都一起堅守。有誰能活到白頭,雨後重新清醒了沒有。小爭鬥敵意不必再有,我化作你的戰友……”

正如由王祖藍作詞、John Laudon作曲,香港歌手洪卓立所演唱的《藍色星球》一樣,我們都是地球上的戰友。氣候變遷已是不爭事實,政府當務之急是應該擬定相應的防範措施與政策,同時也給予人民危機教育和提升環保意識,不要再推諉責任找藉口了!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梁洁瑩)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