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美食考古猶可追

美國遊客指曼煎糕、蠔煎源自中國,竟被許多網民吐槽反問:“你哪裡查的資料?”

這位來自美國的內容創作者是於日前在Instagram發布一段有關大馬美食的視頻,她稱“來自中國的薄脆曼煎糕在大馬非常受歡迎,因為就像迷你的墨西哥卷一樣,可以搭配不同的餡料。”

Advertisement

美食展現多元特色

此外,她還提到斑蘭椰子果凍來自泰國,夜市購買的蠔煎則是來自中國,並指大馬街邊美食展現了大馬多元文化的特色,這也是為何大馬街邊美食如此特別。

大馬知食份子林金城在《知食份子1》提到,相傳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入福建,晚清名臣左宗棠率清兵前往平等,為了讓軍隊吃飽且不憂民,他決定將傳統鹹味煎餅加以改良,採用福建生產的蔗糖和花生碾碎,撒在已發酵鬆軟的煎餅上成為甜食煎糕,既攜帶方便又容易入口。

當然,這種美食後來又流傳到台灣,以及被閩籍移民帶來南洋。因此,無論是福建泉州及台灣金門所稱的“滿煎粿”、台灣的“面煎餅”、“麥仔煎”或“面煎嗲”,抑或是檳城則以福建鄉音直譯的“曼煎粿”或“慢煎粿”,到了怡保變成“大塊面”、吉隆坡廣東人則稱為“煎燶包”,又或者新加坡的面煎粿或米煎糕,其實都是同源美食。

ADVERTISEMENT

同樣的糕點,到了印尼又有不一樣的稱呼,如martabak manis、martabak terang bulan 、kueh terang bulan、kueh Bandung或martabak Bangka等。馬來西亞的馬來友族還會稱之為apom balik、apom Pinang 或 Apong等。追本溯源,這還真是名符其實的咸豐年前的事(廣東民間俗語指的陳年往事)啊!

蠔煎則據信源自福建,有一傳說是陳振龍16世記末從馬尼拉偷偷將西班牙人的蕃薯帶回福建,之後1594年福建發生了旱災,於是當地人就以容易生長的蕃薯和當地盛產的蚵仔做成蚵仔煎,作為主食。至17世紀中,蠔煎已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沿海,並被帶到東南亞。

如此看來,這名美國遊客說的話不無道理。依我所見,這些美食既可說源自中國也可說源自馬來西亞,就看你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源自於中國福建美食,跟著僑民下南洋並逐漸在地化,食材、烹調方式也因應時代、地域和在地口味等因素而可能有所變更,變成了馬來西亞美食。

美食考古很關鍵

這就是美食考古如此重要的關鍵。單看“粿”(Kueh)這個字,就和大馬華裔的姓氏一樣,一看就能大略猜到這種美食、這個人源自哪個籍貫。遺憾的是,“粿”這個字已逐漸被“糕”這個字所取代,這就和一些國民型中學將畢業刊裡的學生籍貫一欄刪除同樣的道理,可能就此失了未來要追本溯源的線索。

斷了聯繫的血緣關係尚可滴血認親,但美食卻無法滴血認親,只能借由前人和我們的記錄將歷史和文化傳承。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