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政治是充滿可能性的藝術。甭說看30年前後的政治,就算是上個廁所、睡個午覺,政局的變化隨時都可能讓我們這些局外人目瞪口呆。 相信這幾年的大馬政治,無論是2020年喜來登政變,抑或2022年大馬大選首次出現懸峙國會,已讓很多人看清政治的無限可能性。 敦馬一再改邪歸正 就好像2017年敦馬和安華相隔18年後的歷史性握手、2017年敦馬宣布土著團結黨加入希盟,然後2023年7月21日為國盟站台。最吊詭的是,近日的伊黨領袖和幾年前的希盟領袖都形容敦馬是“改邪歸正”。 誰會想到,這位曾是幾代人最熟悉的強勢首相,竟有一天會敗選落得連按櫃金也拿不回的窘境,也從原本很多人敬仰的耆宿(德高望重的年長者)變成萬人唾棄的耆帥(強橫跋扈、作亂造反的將帥)。 當然,我們曾經認為不可能卻又發生的事,又何止這些呢? 誰會想到,2016年身披白色毛巾在莎阿南雪州政府大廈門前抗議雪州頻頻中斷水供、2017年硬闖某些涉嫌賭博活動的場所復在雪州政府大廈前砸碎酒瓶,曾經帶領紅衫軍上街干擾淨選盟集會與舉辦紅衫軍集會,甚至和希盟領袖勢不兩立的巫統大港區部主席拿督嘉瑪,竟出現在行動黨籌款晚宴力挺火箭原任州議員,然後被地方政府發展部長兼民主行動黨副主席倪可敏稱讚為“英俊的紳士”……。 誰會想到,曾經執政檳城、被譽為“國陣的良心”之民政黨,竟有一天會和伊黨結盟為國盟。從高瞻遠矚的敦林蒼祐醫生、心直口快的敦林敬益醫生,再到溫文儒雅的丹斯裡許子根博士,今日雖也是由博士級的劉華才來領軍卻已落得一席也不剩的局面,但在電視新聞天天曝光的出鏡率可能比過往任何一位領袖都多。 誰會想到,曾經和巫統勢不兩立的行動黨領袖,竟能一起共組聯合政府,昔日高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盟友竟變成青兵,曾經的“鬥爭到底”(lawan tetap lawan)竟變成“昔敵現友”(dulu lawan, sekarang kawan),而曾經被唾罵為盜賊的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竟變成了“希哥”,分別在國陣和希盟掌政時當部長,然後也曾領導巫統和國盟共組政府,並在相隔四年後再度出任副首相。 國家利益變政客私利 誠如英國十九世紀政治家麥尊勛爵(Lord Palmerston)曾對英國議會上的議員們說:“我們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但國家的利益是永恆不變的,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國家謀求這些利益。” 遺憾的是,麥尊勛爵的這句話卻被歪曲成“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以民為本的公利竟變成了以民為笨的私利。政治這門藝術啊,果然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更把人民變成了韭菜呀!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