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棄考的反思

逾萬考生缺席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難道“一紙文憑”的觀念開始被年輕人唾棄?

實際上,逾萬考生缺席大馬教育文憑並非新鮮事。追溯到2019年,2萬6918名考生(占當年考生6.46%)缺席考試,2020年則有1萬9211人(占當年考生4.79%)缺席。

Advertisement

在過後的這幾年裡,每年都有逾萬名考生缺席SPM考試。因此,萬名考生臨陣退縮直接棄考也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缺席考生的比例實際上已經逐漸減少。

須探討為何缺考

儘管如此,追根究底才能有效減少考生棄考的情況。教育總監阿茲曼說教育部會鑒定和分析考生缺席考試的原因,並採取干預措施,以確保問題獲得解決。

無可否認,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輟學理由,但以前常見的家貧要當家而棄學的情況已不常見。目前,更多的原因反倒是在學生身上,而非環境使然。據沙巴教育局副總監弗芝雅的說法,沙巴考生缺考的原因多樣化,包括結婚、工作或輟學,還有一些可能因生病或其他原因無法參加考試。

ADVERTISEMENT

由此可見,棄考的決定大多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因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這些因素和想法源自於個人,干預和影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見效的。

正如考生若因結婚而棄考,那不就是童婚嗎?為何這些少年少女會早婚甚至童婚呢?若是因工作而棄考,那這些考生是否投身於零工經濟領域?為何他們會覺得現有工作比那一紙文憑更重要呢?

這些問題的背後,是社會結構和經濟環境的複雜變化。當然,教育系統本身也需要反思。當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夠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在一些發達國家,技職教育和普通教育同樣受到重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的教育路徑。然而,在大馬,技職教育仍未完全擺脫“次等教育”的標籤,這使得許多學生在面臨學業困難時,寧願選擇輟學打工。

我們不能否認,一些缺考的學生確實如家長教育行動組織(PAGE)主席拿汀諾阿茲瑪所言,認為就算沒有SPM文憑也能通過當網紅走賺錢捷徑,甚至認為當一名送餐員也可獲得高收入。

加強重視教育觀念

要減少考生缺席SPM考試的現象,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探討:為何部分學生會有忽視長期發展的必要性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之思維?當前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換言之,我們不僅要關注教育系統的改進,也要審視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觀念的變化,並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對教育的重視(包括技職教育),才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公平和多元的發展機會,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穩健。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