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政二代 助力或阻力?

首相安華日前宣布副部長陣容後,媒體報導名單中出現多名政二代,引起網民熱議,有者甚至認為投胎比能力更重要。

這幾位副部長包括經濟部副部長哈妮法(砂州元首敦泰益瑪目的女兒)、教育部副部長林慧英(行動黨資深領袖林吉祥的女兒,亦是行動黨主席林冠英的妹妹)、首相署法律事務及體制改革副部長藍卡巴星(已故行動黨前主席卡巴星的兒子)、再次受委副部長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副部長的亞瑟古律(沙人團黨主席佐瑟古律),以及高教部副部長尤索夫阿達(民興黨主席沙菲益的胞弟)。

Advertisement

看到相關報道的網民留言,不禁然思考:政二代的身份,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呢?

無可否認,一般政二代獲得官職時,往往都有引起裙帶關係的聯想和抨擊。實際上,大馬政壇在過去數十年來都出現不同政黨的政二代。

政壇永不乏政二代

在我讀書的年代,最為印象深刻的政二代,當然就是前首相納吉及其表弟希山慕丁。他們兩人都是首相之後,前者父親為大馬第二任首相敦拉薩;後者嚴格上更是政三代,父親為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祖父則是巫統創辦人翁惹化。

ADVERTISEMENT

以納吉為例,當年只有23歲的他,因父親敦拉薩病逝而代父守土,首度競選北根國會議席就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勝選,從此平步青雲,更曾是大馬歷來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內閣部長和州務大臣。

無疑,政二代的身份確實有所幫助,尤其是知名度和資源,肯定比沒背景的素人從政者擁有更高的起點,包括其他黨領袖的提攜和關照等,這一切均比一切從零開始更容易。

不過,也正因為這些身份和光環,“政二代”不也成了另一種先入為主的標籤嗎?或許政二代擁有更高的起點,但別人/我們也相對有更高要求和期待,而讓一些政二代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贏得掌聲。

拿出政績來吧

這讓我想起校長/老師的孩子們,在校園裡就算不比較,但“誰誰誰的孩子”這種冠冕總會形成壓力,不僅要規行矩步,更深怕有點差錯會壞了父母的名聲。

因此,政二代這個身份其實形如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這和富二代、星二代一樣,勝在起跑點,但不一定會贏在終點。

如果真的受家人影響而決定從政,我們終不能剝奪政治人物的後代從政之權利。惟,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政二代們就必須知道這些光環背後的代價,要給自己設定更高的要求,才能滿足人民更高的門檻。

說到底,管你黑貓白貓,最重要還是交出政績,用表現來嗆聲質疑吧!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