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善言梁語】從榜單看閱讀風氣

根據商業雜誌CEOWORLD發布的《2024全球全球人均一年閱讀量》排名,美國以一年357個小時平均閱讀17本書排名第一,而我國則以一年122小時平均閱讀5.49本書,排在第37名。

在東南亞國家裡,我國排第6名,列在新加坡(6.72本/155小時)、泰國(6.37本/149小時)、印尼(5.91本/129小時)、菲律賓(5.59本/123小時)和越南(5.54本/123小時)之後。

Advertisement

因此,我國以一年122小時的平均閱讀時間和5.49本書的閱讀量,名列東南亞國家的第6,這確實讓人感到悲觀,畢竟閱讀不僅能獲取知識,也被廣泛認為是培養批判思維和獨立思考的核心工具,更是培養創新能力、文化涵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基石。

閱讀加強思想深度

無可否認,一個國家的閱讀習慣可直接反映出其國民教育水平和思想深度,而這恰恰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新加坡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強大的教育體系和閱讀文化,這確實是我國應該反思的地方。

不過,我對這個數據的背景、調查樣本和調查群的年齡階層感好奇。畢竟大馬教育部自1999年開始推行學生閱讀計劃,迄今已進行超過30年。

ADVERTISEMENT

那麼,人均一年閱讀量是否概括學生閱讀計劃的量?抑或只由這些學生們的閱讀量來撐起數據?尤其是學生閱讀計劃旨在推廣學生培養終身閱讀習慣,提高大馬閱讀風氣,那依據有關人均一年閱讀量的數據,是否顯示培養國民終身閱讀習慣的目標並不成功呢?

閱讀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學術或職業要求,而應該是一種融入日常生活的習慣。然而,在現實情況裡,閱讀是否已變成一種因制度而被迫應付的需求?很多家庭並未重視閱讀的重要性,導致年輕一代逐漸喪失對書本的興趣。

科技顛覆閱讀習慣

當然,隨着時代的進步,吸取知識的管道已更為多元。網絡和社媒的崛起讓資訊和知識變得碎片化和速食化,而且Spotify、Youtube等流媒體平台也讓我們從過往單純的讀者群或聽眾群變成了閱聽眾,這些科技發展都在顛覆着我們的閱讀習慣。

就好像我女兒不時講出一些我不曾教過她的成語,讓我嚇了一跳。這些成語和課外知識都是她聽天貓精靈說故事學的,這不正是我們以前通過閱讀來學習的知識嗎?那厚厚一整本的百科全書,已變得更“觸手可及”了!

閱讀確實非常重要,但我們也不該忽視閱讀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閱”和“讀”方式。儘管閱讀形式日趨多樣化,但只有重視深度閱讀與思維培養,大馬才能在知識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

(梁潔瑩‧ 自由工作者)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