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分辨肚腩專題】肚腩有真假 對症下藥趕走贅肉

(香港訊)為何手腳纖纖,偏偏肚腩凸凸?無論怎樣努力減肥,腹部贅肉卻揮之不去?

原來肚腩有真假,想收身大計事半功倍,先得看清楚你的肚腩,是因為飲食過度脂肪積聚形成的中央肥胖真肚腩,還是姿勢不良、內科疾病、產後肌肉鬆弛引致的假肚腩?

Advertisement

真假肚腩,對策大不同。

“人到中年,肚腩越來越大!”

“為何生完孩子會有大肚腩?”

“手腳纖瘦,為何肚腩凸凸?”

ADVERTISEMENT

腹部隆起,未必是真大肚腩——即因脂肪積聚引起的中央肥胖。

陳海聰 (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陳海聰指出,要判斷真假大肚腩,可參考一個簡單方法:以正確姿勢站立,輕輕吸氣收腹,若原本微微隆起的腹部消失了,就是假大肚腩。如不論坐、站、蹲等姿勢,肚腩仍然存在,多數是真大肚腩(圖1)。

但要準確分辨真假,則須經過醫生詳細問診、檢查,找出肚腩成因。

患三高中風風險高

真肚腩成因:

◆腹部囤積過量脂肪,即中央肥胖

健康警號:

◆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息息相關,增加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痛風等疾病風險

◆對關節構成壓力,繼而增加肌肉骨骼系統疾病風險,包括骨骼、肌肉、關節、韌帶、肌腱和滑膜,常見有退化性膝關節炎、髕股關節綜合症、下背痛、纖維肌痛、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肌腱發炎、痛風性關節炎、踝關節扭傷等

◆有文獻指出,肥人壽命相對瘦人短7至10年

便秘造成胃脹肚凸

假肚腩成因:

◆寒背:背部彎曲(圖2),肩膀和脖子向前傾,以致肚腩胃腩凸出

◆盆骨前傾:長時間坐姿不良,令盆骨前傾,脊骨弧度過彎,將腹部推向前方,變成假肚腩(圖3)

◆腸阻塞:當小腸或大腸部分或完全被堵塞時,不能正常蠕動,症狀有腹脹、腸痛、嘔吐等

◆腹部腫瘤:肝硬化或腫瘤(如卵巢瘤、子宮肌瘤等)會引起腹水,令肚子變大。如腹部脂肪細胞異常增生,並演變成脂肪肉瘤,亦會令腹部凸起

◆便秘:糞便堆積腸道,導致胃脹肚凸

◆腹部肌肉鬆弛:肌肉缺乏支撐力,導致腹部凸出,常見於產後女性

寒背導致頸痛背痛

健康警號:

◆盆骨前傾,可致腰背疼痛

◆寒背除了影響外觀,更可能導致頸痛、背痛

◆腹部肌肉鬆弛,影響外觀

◆腸阻塞令食物無法通過腸道,消化液亦會於腸道內積聚,延誤治療可引起腸穿、腸壞死等問題

◆腹部腫瘤、肝硬化、肝癌、婦科腫瘤病(如卵巢瘤、卵巢癌、子宮肌瘤)、脂肪肉瘤(這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

◆便秘可致腹痛、痔瘡等,長期受便秘之苦,更會令人情緒困擾。

 

 

 

BMI難反映脂肪分佈

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是診斷肥胖最常用準則,哪個較適合?

陳海聰引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指出,量度腰圍比BMI更準確。因為後者未能有效反映身體脂肪分佈,另外有些運動員較健碩,肌肉量很高,BMI數值可以很高,但未必有大肚腩,他們患心臟病的風險不會特別高。

不過,兩個準則都具參考價值,讓醫生有更多參考數據。

腹部積聚過量脂肪(即大肚腩)與整體脂肪過多,有同樣甚至更高的致病風險。囤積在肚腩的脂肪,與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臟病)有更強關係。

肥胖逾50%後天造成

先天肥:陳海聰引述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的研究指出,一個人的體重,有30%至50%受基因影響,所以整體來說,後天因素影響稍微多些。約有50個基因(人體共有約2萬個基因)跟體重或肥胖有密切關係,僅極少數人有很多肥胖相關的基因,他們要減肥的話,需比一般人花更多工夫。

後天肥:有兩個主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導致體內攝取的熱量較消耗為多,人也自然易胖。

一罐啤酒等於半碗飯 啤酒當水喝易胖

陳:家庭醫生陳海聰解答

迷思1:

常說“啤酒肚”,

喝啤酒真的會變出大肚腩?

陳:啤酒不能當水飲,因為酒精含熱量,每克酒精含7kcal,比1克糖(4kcal)更高。

一罐330毫升啤酒,酒精含量5%,熱量為330×5%×7=115.5kcal,約等於半碗白飯。

此外,啤酒促進胃液分泌,能增進食慾,所以,喝啤酒時食慾會大增;加上佐酒的多是高鈉質、高熱量的食物,邊飲邊吃,令體內攝入較多熱量。

中年熱量消耗慢

迷思2:

中年為何易“發福”?

陳: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簡稱BMR)是指人體在自然溫度環境中,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BMR越低,代表身體消耗的熱量越少,多餘熱量便囤積體內,人就容易發胖。

25歲為BMR高峰期,25至40歲開始慢慢下降,40歲後BMR跌得更快。

25歲後每10年BMR大概下降5%至10%,到了50歲已經降低15%至30%。

隨年齡增長,熱量消耗速度逐漸減慢,中年“發福”就是這樣煉成的。

除年齡外,BMR還受其他因素影響,常見有:

◆肌肉量:越多肌肉,需要消耗愈多熱量,所以BMR越高

◆性別:由於男女身體結構不同,體內需要的基本能量也不一樣,男性比女性需要更多基本能量,所以BMR比女性高約5%至10%

◆溫度變化:天冷時,身體需要產生更多能量來維持基本體溫,所以BMR上升

◆情緒:處於緊張、焦慮、煩惱、恐懼、情緒激動等狀況,促進代謝的內分泌激素,從而使BMR提高;處於憂鬱、冷漠時,BMR會下降

吃飽就坐易發胖

迷思3:吃飽坐容易養出大肚腩?

陳:坐下來相對其他活動,消耗熱量較少。餐後1至1.5小時血糖飆升最高,身體分泌胰島素讓血糖降低,如果無法消耗便變成脂肪儲存。所以長期吃飽就坐,的確較易發胖。

不想養出大肚腩,建議餐後散步10至20分鐘,可消耗熱量,減少餐後血糖飆升。

因為部分血糖被輸送到相應的身體部位,如肌肉,增加了血糖代謝,有助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增肌提升基礎代謝率 運動消脂減重

想消滅脂肪大肚腩,狂做sit up,做針對腰腹的運動最有效?

首先要了解肚腩成因,若因為飲食過度而引起中央肥胖,要消脂減重,運動和節食是不二法門,目標是減少吸收,增加消耗。

想加速消脂,就要增加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運動種類和時間都有考究。

慢跑踩腳車跳舞 運動減脂貼士

◆全身帶氧運動:盡量使用多組不同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

◆中等強度運動:維持30分鐘或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有助增加脂肪燃燒量;運動時間過短或強度不足,只會燃燒糖分。中等強度運動例子:步行、急步走(約5公里/小時)、 騎腳車(約16公里/小時)、 走樓梯。

◆肌力訓練:運動時,肌肉會消耗較多熱量。肌力訓練亦可令肌肉結實,身體線條更明顯。

另外,適當肌力訓練更可減低運動受傷風險,讓減脂計劃不會因傷患而受阻。初學者可先做大肌群訓練,如大腿四頭肌、背肌、腹肌、胸肌

◆運動時間:每天最少運動30分鐘,1週5次,持之以恆就可以慢慢達到增肌減脂、收肚腩效果

◆運動選擇:慢跑、騎腳車、跳舞等是不錯的全身帶氧運動。針對下肢痛症人士,可嘗試水療運動,因水有浮力,做帶氧運動時可減輕關節負擔

 

 

 

 

運動1:V字坐(V-sit)

為何有效?

◆鍛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髖屈肌

做法:坐在瑜伽墊上,抬頭挺胸,腰背挺直;雙腳慢慢向上抬起,同時身體緩緩向後傾斜,伸直雙手,直到身體形成V字形,維持最少30秒。初時可能撐不到30秒,若只能撐5秒,可重做5至6次(圖A)

 

運動2:開合跳(jumping jack)

為何有效?

◆鍛煉全身肌肉

◆屬中高強度帶氧訓練,能有效燃燒體內脂肪

做法:

1.站直,雙手垂直

2.跳起,雙腳向外,雙手伸直往上(圖B),落地

3.再跳起,雙腳合埋,雙手放回兩旁落地,算是完成1次動作

 

運動3:平板支撐(plank)

為何有效?

◆針對鍛煉腹部肌群

做法:

挺身伏在瑜伽墊上,雙腳伸直,手肘放在墊上呈90度,維持最少30秒。初時可能撐不到30秒,若只能撐5秒,可重做5至6次(圖C)

運動4:靠牆半蹲(wall squat)

為何有效?

◆中等強度的肌肉訓練,鍛煉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及臀部肌肉

做法:

1.上身保持挺直,頭及上背貼牆,雙腳以肩闊度站立,雙手向前伸直(圖D)

2.慢慢向下蹲,臀部貼牆,直到膝蓋微曲,維持10至15秒,返回開始姿勢;若感覺輕鬆,可屈膝至90度(圖E)

建議運動量:

每組動作重複12至15次,做3至5組,每星期做2至3天

 

 

綁肚不能減重去脂 產後勤運動瘦身

婦女懷孕期間,體內會分泌鬆弛素(relaxin),目的是令肌肉韌帶等組織放鬆,易於分娩。

在懷孕後期,有些孕婦因胎兒過大,導致“腹直肌分離”,令腹部鬆弛,出現假肚腩,還導致核心肌群變弱,令腰背容易勞損受傷。

何淑玲產後1個月開始慢慢散步,第2個月加入肌肉訓練,目的是消脂兼強化肌肉。

 

 

肌肉長期受壓腰背痛

時下流行產後綁肚子,聲稱有助子宮收縮,排走腹部脹氣,修正放鬆盆骨及肌肉,以收身為主,卻不能減重去脂。

至於腰封或束腰褲,利用壓力緊箍腹部,令身體維持挺直狀態,改善寒背及盆骨前傾的壞姿勢,糾正“假肚腩”。

不過,物理治療師何淑玲提醒,肌肉長期受壓會影響血液循環,令腰背肌肉萎縮,反而削弱肌力,有可能造成腰背痛;脂肪亦不會因綁肚、腰封或束腰褲而減少。總括而言,上述產品雖有修形效果,但不能減掉腹部脂肪。

產後1個月開始散步

多元化的運動鍛煉腹直肌,提升肌肉張力,令肌肉重新收縮,減少肌肉分離。上文介紹的4款運動亦有助改善腹直肌分離。

何淑玲10個月前生完孩子,跟其他女性一樣,懷孕令她體重上升。產後的她如何收身?因為自己是物理治療師,比較注重科學理念。

由懷孕體重高峰期,至今已經減去35磅。堅持減肥不二法則是帶氧運動,她在產後1個月已開始慢慢散步,產後第2個月,就因應身體情況加入適量的肌肉訓練,目的是增加脂肪燃燒、強化腰腹肌肉張力,減少“假肚腩”和子宮下垂風險。

節食斷食易反彈 良好習慣利減重

節食、斷食,甚至絕食都試過,為何大肚腩不離不棄?

節食或斷食,不能持之以恆,減掉體重容易反彈;陳海聰指出,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邊吃邊減,才是最有效減肥方法。

4大飲食原則

1.吃菜“打底

平常吃得清淡,不要吃太多煎炸油膩的食物。用餐開始時,先吃多些蔬菜,因為蔬菜熱量較低,纖維量較豐富,給人飽肚感,自然減少過量進食其他食物。

2.熱量高水果別多吃

吃得清淡,有助控制體重,建議以低熱量的蔬果為主。高纖維低熱量的水果,如蘋果及橙,一個約40至60kcal(每100克計);而熱量偏高水果有香蕉、龍眼、荔枝、葡萄等,不宜多吃。

3.少鹽油糖

“吃住家飯”盡量做到少鹽、油、糖。罐頭食品雖然方便,但通常熱量和鈉質較高,不宜多吃。外出用膳,建議選擇少鹽、油、糖的烹調方式或食材;以酒樓點心為例,蒸腸粉、蝦餃或包類的熱量相對較低,燒賣、鳳爪、排骨等則脂肪比例較高,熱量相對較高。

4.少吃高GI食物

很多人都說減肥不要吃太多澱粉質,但缺少碳水化合物令身體疲倦,減低活動量,不利減重。適量澱粉質可提供飽肚感,減少因肚餓而進食大量高糖高脂食物。建議留意升糖指數(GI)。

升糖指數越高,血糖上升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飢餓感,變相刺激食慾。想控制進食量,建議少吃高GI食物(多為精緻的澱粉類食物)。

高GI食物(GI≥70)

例子有糯米飯、白飯、白麵包、西瓜等

中GI食物(GI 56至69)

例子有紅米飯、烏冬面、比得包(Pita)、

番薯、香蕉等

低GI食物(GI≤55)

例子有糙米、裸麥麵包(又稱黑麵包)、

意粉、通粉、橙、蘋果、雪梨等

文 \ 黎芸迪《明報》    資料來源 \ 香港糖尿聯會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