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住家風景】ABC湯

後來長大了些,跟朋友聊起這湯的名字,最後我們自己作出結論,是因為它維他命很多,ABC都有,因此這麼稱呼它。

以前生病了,胃口不好,我常給自己煮一鍋粥。有時候是白粥,裡面放一顆鹹蛋一起煮,粥好了鹹蛋也熟了。切開鹹蛋配白粥,就能讓自己比較開胃。有時候煮鹹粥,材料不拘,放些蔬菜肉類,或者干貝杞子,手邊有什麼放什麼。

Advertisement

現在生病了反而少煮粥,多半煮一鍋ABC湯。ABC湯有番茄,湯頭帶點微微的酸味,能讓胃口打開。湯裡面料很多,光是喝湯吃料就是一餐。如果胃口再好一點,可以加一把麵或米粉,更有飽足感。又或者加一把米,煮成粥亦沒問題。

上週先是老大感染流感,作為第一線照護人員的我兩天後跟着淪陷,病得昏昏沉沉。兩人胃口奇差,一天下來可以只吃一點水果。先生外帶回來的食物不合我們胃口,吃不上兩三口就覺得胃撐得難受,但他也得上班,我們只得自立自強。

於是挖一挖冰箱,除了玉米什麼都齊備,非常時期不講究這麼多,把玉米忘了吧,接着把紅蘿蔔、洋蔥、番茄、馬鈴薯洗洗切切,再解凍一包排骨都放到鍋內煮。當然也不能忘了ABC湯的靈魂食材──榨菜,泡了泡水,最後全部都擱在湯鍋內煮到食材變軟就完成。湯無需加鹽,榨菜本身就很鹹。這鍋湯連吃兩天,餓了就喝一碗湯,吃點湯料,胃口變好一點,人也更精神的時候就煮點米飯配着吃。在藥物的幫助以及這湯的加持下,過了四五天才漸漸地恢復元氣。

我曾問過外婆,ABC湯為何叫做ABC湯?我忘了她怎麼回答,很可能沒有理會我的十萬個為什麼。小時候我一天到晚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外婆是最好的聽眾,把“聽”這件事做得十分完美,很少回答我的問題,可能是擔心我無限延伸繼續問下去。後來長大了些,跟朋友聊起這湯的名字,最後我們自己作出結論,是因為它維他命很多,ABC都有,因此這麼稱呼它。

ADVERTISEMENT

家鄉湯品可安撫旅途鄉愁

ABC湯可以治我們虛弱的身體,它似乎也可以治鄉愁。這些根莖類食材,在什麼地方都很容易買得到,榨菜不一定有,但其他食材問題不大。之前在西澳旅遊一週,才短短的一週確實談不上什麼鄉愁,可是我們這些亞洲胃啊,兩三天後就開始想家。超市走一圈,最後買了ABC湯所需材料,回到住宿處煮一鍋ABC湯,配着麵條吃精光,胃的鄉愁就被安撫好了。同樣是馬鈴薯胡蘿蔔,配着芝士培根烤成馬鈴薯千層派,吃了一回合就覺得膩了,煮成湯就馬上變成我們的家鄉湯品,喝完還想再喝。結果一週旅程真的煮了兩次,每次喝完都覺得很滿足。

有時候我會煮番茄湯,用料差不多,但番茄用得很多,番茄先用橄欖油炒軟出水,加水後再加入玉米、馬鈴薯、排骨,味道更酸一些。因為番茄是主角,又少了洋蔥,所以只能叫番茄湯,不能叫它ABC湯了。ABC湯看似大雜燴,有很多東西在裡面,但又各自有各自的位置,少了誰都會有點缺失。偶爾我會加一塊板豆腐進去,也很好吃。

喝湯時看到一則小短文,說每次生病媽媽都煮番茄炒蛋,吃完病就好了。作者說媽媽一面煮一面說;請趕快讓我孩子好起來吧,所以這蛋就似乎有了治癒疾病的能力。我煮湯卻是從來不說話的,心裡當然是會從早到晚默念讓我們生病的都好起來吧,煮一鍋讓我們都有胃口喝的湯,胃口變好了,痊癒就在不遠了。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葉君菡)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