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住家風景】養菌

每個人養出的酵母性質不同,活力也不一,有時候甚至需要多次重新起種,靠着經驗累積出成果。看起來這跟養小孩一樣,每個人都可以看同一本育兒書,甚至用同樣的招數跟孩子拆招,但絕對會養出千千萬萬個不同模樣的孩子來。

儘管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經常跟自己打打氣,希望自己能在這種仿彿看不見未來的氛圍下,仍能提振起精神,好好生活。只是各種紛亂的消息和一直艱難前行的抗疫之路漫長無比,難免會有些時候低潮,需要安靜下來重新整頓身心,再咬一咬牙重新振作。

Advertisement

因此喜歡做一些持續有產出的事情,盡力投入去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本來高度關注每日染疫數字、疫情消息和經濟衰敗等消息,轉成低度關注,能給予他人的幫助都做了,其他無能為力的事情就暫且放下,放過自己繃得過緊的神經。

這時候我開始養起天然酵母來,這也源於這陣子勤於做麵包。一般的多士和有餡料麵包,已經漸漸摸出門道來。多士已能做到柔軟好吃,室溫下放兩三天仍保持柔軟度,已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想法。這時候想要做一直很喜歡的歐式麵包,試了幾次口感仍像粿,挫敗感很深。讀了好多食譜和文章,解構失敗原因,各家說法不一,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去試驗和學習。

這個時間點時機正好,一來不能外出,以往很多零碎時間,現在則很多大片完整的時間,可以嘗試一下需要曠日廢時才能完成的歐式酸種麵包。二來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鮮少叫外賣,家裡有什麼吃什麼,甭管做得好不好吃,即使味道不怎麼樣,家裡幾個無辜的人類總得把那些失敗的作品吃完,不至於浪費。

忙着投入新的領域中,確實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生活中仍有其他讓你頭疼的事情待解決。說是逃避也好,喘喘氣也好,無論如何這樣的時間都很彌足珍貴。一開始用少許水果起種,每日搖晃數次,開蓋子通氣一兩次,等待它發酵產生氣泡,一天看幾回,既緊張又害怕,怕它不會起泡,又怕它會壞菌太多而不能用。之後要取出酵液,再加上高筋麵粉和水餵養數次,讓它成為優勢良菌較多的酵種,這時候才能用來做麵包。

ADVERTISEMENT

只是每個人養出的酵母性質不同,活力也不一,有時候甚至需要多次重新起種,靠着經驗累積出成果。看起來這跟養小孩一樣,每個人都可以看同一本育兒書,甚至用同樣的招數跟孩子拆招,但絕對會養出千千萬萬個不同模樣的孩子來。

看天然酵母長大樂趣無窮

原來新手做一顆酸種麵包,需要先寫好一份烘焙計劃。用天然酵母做麵包,花費的時間長短不一,尤其新手,更需要計劃好什麼時間餵養,什麼時候酵母活力能到最高點開始揉麵、拉伸、摺疊、割花入烤箱等。另外,數學也不能丟掉。過去我總是按照食譜去做麵包,現在學習的方法是學習計算粉水比例,酵種比例等。算好再開工,一做一整天,有時候甚至可以冷藏發酵一天,一顆麵包出爐,可能花費了整整兩天時間。

養菌千日,用在一時。看着天然酵母長高長大,充滿活力的樣子意外地很療癒,有種萬物生機勃發的感覺,這是一般酵母沒辦法帶來的樂趣。出爐的麵包,有沒有漂亮的外皮、美好的口感,都是很讓人期待的事情。在低氣壓的時候,等待着一件美好事情的發生,比如等待一顆好吃的麵包出爐,總會讓人覺得生活仍舊充滿希望。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葉君菡)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