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訊)老實說,長期每三到四週就要到醫院注射一次藥物,不論身體和心靈都是非常疲倦。 沒錯,臨床上看到一些病人雖然疾病已經擴散,但經過多種藥物治療後,疾病已經受控,甚至在電腦掃描中已經看不到癌細胞存在。 體內血液或有潛伏癌細胞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醫生都會建議病人按原定的時間和劑量繼續治療。但經常有病人問,究竟什麼時候可以停藥呢? 例如最近有一個肺癌病人已經接受同一種化療差不多兩年了,病情也控制得非常好,但每三週打針一次,讓他感到很不舒服,比如打完針後胃部不適、作嘔等。 也有一些乳癌病人,長期需要注射標靶藥和化療,雖然疾病控制的好,但經常在打完針後幾天感到非常疲倦,沒有胃口,甚至有一定的神經毒性,導致手臂和腳麻痺等問題。很多病人都問,是否一定要每三個星期不斷治療,做到什麼時候可以停呢?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經常說要每三週不斷治療。這是因為許多研究的終點(end point)是疾病控制不住,或是病人因為副作用無法忍受而停止。絕大部分的藥物研究都是這樣進行的,但對於某些療效非常好的病人,雖然疾病已經擴散,但療效非常好,電腦掃描中看不到任何腫瘤細胞,但有時難保身體內或血液中是否還有潛伏的癌細胞,因此,需要不斷進行藥物治療。 研究建議免疫治療做兩年 其實,這樣做是合理的。以肺癌為例,一個肺癌病人可能起初身體很多地方都有腫瘤,經過化療和免疫治療後,病情好轉。如果到了一個情況,身體已經看不到任何肺癌細胞,這時你想想,當身體有很多腫瘤時,注射相同劑量,但當腫瘤體積減少後,是否仍需要相同劑量呢?其實,常理推斷並不合理,因為當疾病的體積減少後,藥量也能減少一些,仍能壓制癌細胞的效果。 但在傳統的腫瘤科,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充分,很多時候是根據數據來制定治療方針。所以,傳統上書本上會說不能減少劑量,但醫生在實際操作中會根據病人的承受能力和疾病控制情況,有時會適當減少劑量或延長治療間隔。 至於完全停止治療,這是一個相對困難的選擇,但如果疾病控制得好,身體癌症治療得好,才會考慮停止藥物治療。許多書本或研究都建議免疫治療應持續兩年,因為免疫治療一旦有效,免疫系統會長期識別癌細胞並進行攻擊,因此不需要再注射,病情也會持續消退,不會復發。 完全停止標靶藥或會復發 如果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或無法忍受,可考慮提前停止治療。至於標靶藥和化療方面,完全停止治療更為困難,因為標靶藥可能無法完全殺死癌細胞,只是抑制它們,所以,完全停止標靶藥有可能導致癌細胞復發。 另外假如有時候病人暫停治療或停藥,可以考慮用高精準的電療(放射治療),把身體殘餘的癌細胞進行攻擊治療此人,有數據顯示有望延長疾病需要再用藥物的時間。 在某些情況下,當疾病控制的很好,可以暫時停止標靶藥或化療,密切觀察,如果疾病有復發跡象,再重新開始治療。這是一種新穎的做法,要根據病情而定。 若控制不好需要重新治療 總結來說,停藥並不是完全停止治療,大家需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密切觀察,如果疾病控制不好,可能需要重新治療。對於口服藥物,許多肺癌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標靶藥,此類病人可以減少藥量或暫時停止,但需要密切觀察,如果有復發跡象,可能需要重新開始治療。 癌症治療日趨新穎,療效也越來越好, 確實有一部分病人需要長期用藥, 但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感到非常疲累。 無論如何,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目標是長期控制癌症,延長生存期, 同時也要保證病人有品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