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全版特寫 喬治市在紐約爆紅

 (檳城3日訊)《紐約時報》是一份非常權威及具影響力的日報,這份報紙近日以罕見的整版篇幅報導喬治市。這篇主題為“36小時:檳城”的報導,出自目前旅居檳城的自由撰稿人羅濱依哈德的手筆,在她的眼中,檳城最迷人和吸引人的地方是喬治市古蹟區。

已當了六七年自由撰稿人的羅濱依哈德(Robyn Eckhardt),除撰稿給《紐約時報》,還為《南亞旅遊休閒》、《Time Asia》、《Time out》和其他美食雜誌撰寫文章。“36小時:檳城”報導,已讓喬治市在紐約名噪一時。

Advertisement

題為“36小時:檳城”

羅濱依哈德撰寫的“36小時:檳城”文章,是於上月9日刊登在《紐約時報》,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和檳州旅遊發展及文化委員會主席羅興強先後以這篇文章為例,指檳城再度被介紹到全世界,打響檳城在世界知名度。

羅濱依哈德接受光明日報專訪時說,她向《紐約時報》建議撰寫有關檳城的蛻變報導,獲得報館接受後,她才開始撰寫。

“我住吉隆坡時已常來檳城遊玩,感受到檳城一直在改變,我向《紐約時報》建議撰寫檳城改變的文章,結果報館接受。”

ADVERTISEMENT

對於自己撰寫的文章被州政府看重,羅濱依哈德感到意外。

她說,她不知道文章已被州政府用來宣傳,惟她希望文章能為檳城做一些甚麼。

“其實在美國,檳城並不為人所熟悉,相比之下,美國人較認識越南河內、泰國曼谷和新加坡等,希望文章可讓更多人認識到檳城。”

美食人情擄撰稿人芳心

與丈夫在吉隆坡居住6年的羅濱依哈德,不時到檳城遊玩,對喬治市情有獨鍾,夫婦倆於去年6月決定遷來檳城定居,目前暫住丹絨武雅,待位於汕頭街的店屋裝修好後,就會遷往古蹟區居住。

周遊列國的她說,她喜歡喬治市不只是因為古蹟建築,還包括人情味和美食。

“古蹟區向一個小城市,除建築吸引人外,友善的本地人、美食和慢節奏的生活步伐,讓她想居住在這個地方。”

她指出,她們買下的房子是一間店屋,目前正進行裝修,她會確保房屋原貌不會被破壞,房子依然看起來是店屋,不會走樣。

“檳城古蹟區的房屋有獨特性,我不想把房子改成像自己住在紐約或新加坡,要感覺就是住在檳城。”

撰文讓遊客度美好週末

羅濱依哈德說,她撰寫的“36小時:檳城”,是讓那些只有週末才有時間外游的遊客,讓遊客在檳城度過美好的週末。

她說,其實遊客可把36小時花在古蹟區內,“感受”這座城市的味道,可以跟本地人閒聊、品嘗美食,而且生活步伐不緊張的環境,讓人可充分休息。

“在古蹟區可以和本地人聊天,他們都有時間跟你聊,相當友善,是很好的體驗。”

清晨逛小印度感覺平靜

來到檳城,但沒去過等於沒到過檳城的地方,羅濱依哈德首選小印度。

她建議遊客最好在早上7時到小印度,這段時間讓人感覺像回到50年前的檳城,給人平靜感覺。

“早上7時左右的小印度,可看到一些人走動,遠處可聽到唸經聲音,靜靜地感受四周環境,能讓人平靜。”

精品酒店餐廳林立引客

羅濱依哈德說,她感受到檳城的確在改變,特別是喬治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可以看到更多遊客到檳城,很多古蹟建築也在修復。

她說,她也看到許多在古蹟區生活的民眾遷走,換來的是精品酒店和餐廳。

“這有好也有壞,居民遷走,留下的建築變成酒店和餐廳,可吸引許多民眾返回古蹟區品嘗美食和暫住。”

特別鍾愛檳城海墘叻沙

羅濱依哈德說,她眼中最美味和必定介紹給朋友的美食,非叻沙莫屬,她認為叻沙就代表檳城。

實際上,叻沙在這之前也被CNN列入全球必食的50大美食之中,排第七。

她說,她特別鍾愛檳城海墘的叻沙檔,該檔使用的沙丁魚很新鮮,相當美味。

羅濱依哈德也有撰寫美食稿,她認為,叻沙只有檳城才吃得到,叻沙代表檳城。

她說,她能夠吃辣,認為檳城叻沙不辣,一般民眾都可接受,她喜歡叻沙酸酸的味道。

建議設法解決纜車故障

羅濱依哈德說,檳城升旗山機構必須想辦法解決纜車損壞時的應對措施,因遊客受困在纜車內數小時的心情很不好受,而且留下壞印象。

她指出,日前他丈夫攜同父母到升旗山,纜車在途中突然失靈,結果受困車廂內3小時,讓他們大吐苦水。

修復古屋勿損原貌

她說,升旗山纜車已多次損壞,該機構必須想辦法解決問題,當纜車損壞時,必須把遊客救出來,不能讓遊客在車廂內苦等。她也說,檳島市政局必須加強監督古蹟區內的建築維修和裝修工程,以免古蹟建築原來面貌被破壞。她說,目前有許多古蹟建築進行維修,據她觀察這些維修和裝修工程已破壞建築原貌,這是相當可惜的。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