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百年滄桑,甲子情懷》特刊推介禮 王琛發:讓友族理解華教歷史

(檳城22日訊)越南人文社會科學中國研究院中心高級研究員王琛發說,友族不理解華教運動主要是對歷史的認知和史料不足。因此須以歷史來說服,此為蒐集和出版華教運動史料的意義所在。

Advertisement

他昨晚出席由紀念11.14學潮60週年活動工委會舉辦的《百年滄桑,甲子情懷》特刊推介禮暨講座時說,多元社會族群間因不知道歷史而互不理解,容易產生誤解。

他回憶,今年509大選前,為此刊申請出版的國際標準書號(ISBN)時,內政部一名官員在理解刊物內容後告訴他,無論以什麼語言接受教育,都不可抹殺對方參與國際建設的功勞。這番言論令他十分感動。

ADVERTISEMENT

他說,華教運動往往被扣上左翼的帽子,當權者也好以政治立場的假設來標籤華教運動,這不只是本末倒置,也是當權者藉以打壓華教的方式。

“華教運動不等於左翼,是人權運動,全世界維護母語的運動都是人權運動;左翼為人權鬥爭,要是不維護人權運動就不是左翼。”

他說,華教運動是自發的運動,並未受到任何勢力操縱。另外,他也從國際視角研究,認為我國的教育矛盾是由英、美兩國為一己利益而在東南亞製造。

王琛發指出,大馬的早期學運史相當缺乏,他也批評華社支持的大專學府學者不寫學運史。另外,在編撰歷史課本時,也漏掉華教史。

“所以,急需出版《百年滄桑》一類的刊物,記載華教運動和歷史。”

會上也播放訪問學潮參與者的影片,工委會秘書葉建國感慨,其中一名去年的受訪者今年初已離世,另一名原本約定好的受訪者還來不及受訪就已離世,可見蒐集華教史料的工作迫在眉睫。

另一名主講人方山說,華教運動並非某些人所標籤的種族主義運動,反倒是在多元社會中爭取各族母語權利的愛國運動。

駱保林盼留心計劃 

華社應反對宏願學校

工委會主席駱保林在講座前致辭時說,華教在我國獨立61年後仍面對許多難題,除了承認統考的“最後一哩路”至今未有下文,他也提醒華社要留心首相敦馬哈迪重提的宏願學校計劃。

他說,宏願學校可能死灰復燃,他希望華社透過各團體反對此計劃。“此刊物出版是用以總結、展望、堅持和記錄華教運動,唯有如此才能走下去。”

會上,中國華僑大學馬來西亞中心主任鍾大榮也發表短評。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