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長者小孩高危 天氣乾燥防流鼻血

(香港訊)在這風高物燥的氣候,如何“鼻”免出血?

流鼻血有兩大種類,分別是前鼻道出血及後鼻道出血。鼻中隔黏膜下方“利特氏血管叢帶”(Little’s area),是鼻腔兩大血管動脈系統(內頸動脈和外頸動脈)匯流之處,所以該處血管猶如網狀,分佈得相當細密,既脆弱又敏感,容易破裂,造成前鼻道出血,血往前滴,這亦是常見的流鼻血種類。

Advertisement

後鼻道出血情況較少見,指鼻腔後部出血,流鼻血時口鼻會同時滲出血液。

孩童鼻膜薄易破皮流血

其實,鼻腔在任何時間也可以發生“血光之災”,但秋冬發生次數較多。

ADVERTISEMENT

耳鼻喉科劉偉業醫生表示,因為這個季節容易有鼻敏感、感冒,經常用紙巾擦鼻,增加鼻腔黏膜撕裂風險,令微絲血管爆裂,較易引致流鼻血;再加上冬天寒涼乾燥,如果鼻腔不夠濕潤,也易令鼻腔黏膜撕裂及微絲血管爆裂,引致流鼻血。

任何人也有流鼻血風險,但以小朋友及老人家特別高危。

劉偉業解釋,鼻腔內的“利特氏血管叢帶”,由於小朋友鼻腔黏膜並未完全生厚,而且他們一般較多不良習慣動作,如挖鼻子、揉鼻子等,如果鼻子狀態健康,應沒甚大問題。

“但遇上天氣乾燥,加上他們免疫力較弱,較容易患上感冒、鼻敏感等,特別脆弱的鼻腔黏膜,經不起手多多的‘襲擊’,容易出現皮破血流的畫面。”

長者服藥阻礙凝血功能

老人家之所以高危,成因有別於小朋友。

他指出,不少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令血管變得較為脆弱;加上他們長期服用藥物,對早已脆弱的血管造成更多“傷害”。

“例如患有心房纖顫這種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的長者,需要長期服食俗稱薄血丸的抗凝血劑,透過藥物阻止身體產生凝血因子,預防中風及其他併發;但與此同時,正因藥物阻礙了凝血功能,所以,較容易出血,當中包括流鼻血。”

他說,阿士匹靈是一種用於預防心腦血管阻塞的常見藥物,長期服用,因抑制血小板凝聚的過程,增加某些部分出血的風險,如流鼻血。

正確止血

勿後仰免血流至肚 頭向前傾按鼻翼止血

流鼻血時,要保持鎮定、放鬆心情,找一處安全舒適地方,作正確止血方法。

先讓患者坐下來,頭部微微向前傾,

用手指壓住鼻翼兩側,

目的在於壓迫鼻中隔黏膜下方出血位置;

改用嘴巴緩緩呼吸,

持續壓10至15分鐘,直到止血為止。

一般情況下,鼻血應該在20分鐘內停止。

同時亦可用冰袋冷敷,收縮血管,減少流血。

劉偉業提醒,止血期間,頭部切勿向後仰,以免鼻血向後倒流,流至肚子,可能產生反胃的不適感覺。亦不要把紙巾塞進鼻內,以為可以止血。

紙巾塞鼻弄損鼻膜

“因為紙巾質地較粗,有可能弄損較薄弱的鼻黏膜,反而會增加出血量。如果20分鐘仍未止血,或後鼻道流出血,應盡速就醫。”

他說,不時反覆出現流鼻血,亦要小心,因為可能代表一些警號,如鼻竇炎、鼻咽癌,醫生會安排鼻咽鏡檢查,觀察鼻腔、鼻咽及咽喉情況;亦可能安排驗血,檢驗血小板、血色素等水平是否正常。

 

按穴改善血氣運行 飲食清淡多吃蔬果

流鼻血是十分常見徵狀,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及季節。

耳鼻喉科劉偉業醫生及註冊中醫師關德祺,為大家提供預防流鼻血的建議。

◆室內室外要夠濕

乾燥的天氣,很多時是流鼻血的導火線,所以,保濕滋潤的工夫絕不可少,例如多在鼻腔塗抹凡士林、多聞蒸氣等。

如果想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不妨長時間開啟加濕器,尤其使用電暖爐時,空氣十分乾燥,更需要加濕器。在乾燥日子,外出時戴口罩,可令鼻子經常保持一定濕潤,減低流鼻血、鼻敏感等徵狀。

◆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減少一些手多多的不良動作,如挖鼻子、揉鼻子等,以免增加鼻腔黏膜受損風險。

改善其他不良生活模式亦很重要,因為從中醫角度,經常通宵熬夜、過度勞累、吃太多“熱毒”食物(如牛肉、羊肉、燒烤食物、煎炸食物、辛辣刺激食物)、煙酒等,均容易引致身體上火(即熱氣),是流鼻血其中一個主因。

◆飲食清淡忌熱毒

想減低身體上火,飲食必須以清淡為原則,多吃蔬菜及水果,尤其是性平的食物,如蓮子、百合、沙參、玉竹、木瓜等。

西洋菜蜜棗杏仁豬骨湯具潤肺清熱之效,但西洋菜性屬寒涼,寒底不宜多吃。其他滋潤食療還有蓮子百合糖水、蜜糖、花膠等。

吃火鍋是不少人秋冬的至愛活動,大家圍着熱辣辣的火爐進食,會否引致熱氣,增加流鼻血風險?

其實這飲食模式並不熱毒,材料才是關鍵,牛肉、羊肉、雞肉、麻辣等都是熱毒食物。想減低熱氣,選用食材應以清淡為原則,多吃蔬菜,減少熱毒食物。

◆按摩相應穴位

從中醫角度,經絡運行不均衡,可增加流鼻血風險。適當按摩相應穴位,有助改善血氣運行速度。

合谷穴有“止痛大穴”之稱,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形狀如山谷的地方。平時用拇指輕揉該穴位,有助改善血氣運行。

用食指輕揉主治鼻塞、鼻出血的迎香穴。此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翼外緣的中點,旁開0.5寸處的鼻唇溝陷中,左右各一穴。每天做2至3次,每次3至5分鐘。

除預防作用外,這兩個穴位亦有助紓緩流鼻血後的不良症狀。流鼻血時,先利用正確方法止鼻血;止血後,可輕揉合谷穴,或按壓迎香穴,有助改善血氣運行。大約做3至5分鐘。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