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腿痛抽筋需警惕 下肢動脈阻塞會奪命

(吉隆坡訊)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指的是除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及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以外的動脈阻塞,它也可以發生在手、頸、腎動脈及下肢。

由於下肢距離心臟更遠輸血較難,動脈出現阻塞的機率也較高,所以,周邊動脈阻塞普遍上也被稱為下肢動脈阻塞。

Advertisement

糖友患上PAD機率16%

由於冠狀動脈、腦血管以及周邊動脈三者屬於同一系統,因此,造成阻塞的因素亦沒差,其中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體重過高、抽煙及上了年紀被視為血管阻塞6大成因。

根據我國的健康數據,具備這6大風險因素的患者群有23%的男女會出現PAD,即每10人中就有2至3人,而糖友患有PAD的幾率可達16%。

不過,年齡大、高血糖及高血脂是最關鍵的因素。理由是血糖及血脂所形成的膽固醇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並隨年齡的遞增使到膽固醇一圈又一圈在動脈內壁形成斑塊,造成血液無法流通。

ADVERTISEMENT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身體的血管阻塞是每個人一輩子必會經歷,前提是能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霹靂怡保心血管學會主席兼心臟內科顧問鍾俊輝醫生
(Dr Choong Choon Hooi)

霹靂怡保心血管學會主席兼心臟內科顧問鍾俊輝醫生(Dr Choong Choon Hooi)表示,動脈阻塞不僅可發生在冠狀動脈造成冠心病,或大腦血管造成中風,膽固醇累積也會出現在周邊血管造成阻塞。

“換言之當一個人被診斷有冠狀動脈阻塞時,也必須意識到其他血管有阻塞可能性,以此推類當他被診斷下肢血管阻塞時,其冠狀動脈及大腦血管阻塞的可能性也不小。”

那既然周邊動脈阻塞的形成因素及危險性不亞於冠狀動脈阻塞,為何卻甚少被關注呢?

原因就出在冠心病或腦中風發作時會有嚴重傷害,但很多時候周邊動脈如下肢血管阻塞時,患者不會直接感覺到不對勁或不舒服。

“周邊動脈阻塞可分為3個階段,即早期、

中期及晚期,

其中早期的病例佔了30%至50%,

此時的患者沒有症狀。

不過,到了中期就會不時申訴小腿痠痛,

無法走遠或間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即走一小段路約500米就需要休息一會兒,

讓血液流通後方可繼續行動。

或是長期抽筋特別是在走路時,

這些症狀就是下肢血管已出現阻塞,

導致血液無法輸送氧氣及養分到所需的器官。”

他說,一般來說從早期到中期是發生在5年內,但從中期到晚期卻可發生在1至2年內,視患者的病情而定。晚期患者除了腳部的顏色從紅(血積在一處)至白(血液無法抵達),腳趾還會變黑變冷、無法察覺脈搏、腳毛脫落以及傷口無法痊愈等,這些都是因血液已無法流通所帶來的影響。此外,由於傷口無法痊愈,因此,會有細菌感染風險。

“根據估計,晚期患者在6個月內死亡率可達20%,即每5名患者中就有1人因下肢血管阻塞而死亡,至於中期患者在5年內出現並發症而死亡的幾率可達30%。”

通過及早篩檢發現周邊動脈阻塞,除上述曾提到及早發現冠狀動脈阻塞及腦血管阻塞,並采取針對性治療如藥物或生活作息的調整等,來避免冠心病及腦中風發作,同時也能避免周邊動脈阻塞進入晚期階段,因此,加強對周邊動脈阻塞的認知及防范是刻不容緩的。

調整生活作息降低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不管是冠狀動脈、腦血管或周邊動脈阻塞,除了上述提及的6大風險因素之外,患者的遺傳基因也扮演着“攪局者”角色,但以整體而言,若能把風險因素的影響降低,即在生活作息進行調整已證實對改善病情有所幫助。

“周邊動脈阻塞的篩檢可分為兩大類,即非侵入性(non invasive)及侵入性(invasive),首先是醫生詳細問診包括患者的病情如腳酸或腳抽筋的次數及嚴重指數,再來是觀察患者的下肢的膚色、脈搏及症狀(脫腳毛或冰冷等)來診斷。”

“在檢測方面有上下肢血壓比值或踝肱血壓指數(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I),它的操作原理是對比患者的上下肢的血壓來計算出ABI值,低於0.9是屬於不正常,若是低於0.4屬於嚴重階段,它的操作不算復雜,普通醫生也能勝任,可是卻很耗時。”

鍾俊輝表示,另兩種非侵入性但需曾受訓醫生操作的就是超音波掃描檢測以及趾肱血壓檢查(To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TBI),前者可用於檢測血流程度,後者是針對血管鈣化的患者如糖友或腎友,因為通過ABI是無法檢測出血管阻塞程度,但通過對趾肱血壓檢查進行對比,則可找出問題所在。

其余包括了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以及磁力共振造影(MRI),這兩種檢測更為精准但費用較貴,不過CT屬侵入性檢測,因它須使用顯影劑,且有接觸輻射的風險,因此醫生會視患者的情況來決定哪一類檢測更為適合。

針對周邊動脈阻塞的治療可分為4組,即生活作息的調整、藥物的使用、檢查血管阻塞程度後決定用球囊或加上支架,以及最後的血管繞道手術。

大腿通波仔球囊加支架

鍾俊輝指出,三高、超重及抽煙等是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因素,若能在生活作息進行調整包括慢性疾病控制好、減重加上戒煙,對改善病情有很大幫助;至於藥物包括降膽固醇及清血藥物,建議在復診時與主治醫生洽談。

至於用球囊或支架的血管成形術(angio plasty,通波仔),則是在藥物也無效的情況下才會用上。

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所使用的“通波仔”,用於下肢包括大腿及小腿的通波仔略有不同,用在大腿可以是球囊加上支架(必要時),但若是用在小腿則只用球囊即可,理由是大腿的血管較粗(5至7毫米),而小腿的血管較細(2.5至3毫米),不適宜用支架。

用在心臟與下肢的支架材質、形狀、長短及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以心臟為例,最長支架是60毫米,可是大腿可以達到200毫米,目的是大腿的血管可以容納較長支架。

“不過,並非支架越長越好,以臨床的經驗,能用球囊就能把阻塞的血管撐開就只用球囊,若非要用支架,最佳選擇是能撐得最大且最短的支架,放在最狹窄的血管阻塞處即可。”

他說,使用的支架越長,在手術後出現重塞的機率會更高,此外也必須注意使用支架的大小,比如說大腿血管是5至6毫米,可是卻放入4毫米的支架,不僅對病情毫無幫助,甚至會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險,比如急性血管阻塞。

“另外患者的血管越小,在放入支架時出現爆裂的風險也會更高,再來就是患者的年齡以及病情,對於長者或腎病患者,因血管鈣化的緣故非常脆弱,使用支架必須格外小心,必要時必須清理鈣化的斑塊才能放入球囊和支架。”

如今用於“通波仔”的支架種類很多,甚至有防止爆血管的包復型支架以及一分五的解體型支架,但萬變不離其宗,不同類型的球囊與支架最終功用,仍是為了撐開已阻塞的血管,因此,患者必須與醫生溝通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非患者也應多走路 運動助微血管再生

進行“通波仔”後是否就一勞永逸呢?答案是未必。

以周邊動脈阻塞的手術為例,它的目的是要讓患者的傷口愈合,因為若血管持續阻塞時,傷口只會持續發炎甚至受感染,一般上若患者在手術後不改善生活作息,即飲食不均衡,也不運動,那在1至兩年內就有可能再次出現阻塞。

鍾俊輝給患者幾個手術後忠告。

第一周不要進行激烈運動,復診檢查傷口可安排在3個月或半年後。此外,有兩個任務必須完成,第一是必須把三高控制好,這回歸到飲食方面必須注意。

飲食運動篩檢需戒煙

第二個任務就是多走路,從而讓更多微血管獲得再生,這樣才能讓手術的效果達到最好。

預防勝於治療是醫學上最重要的一環,面對周邊動脈阻塞亦如此,要如何預防可分為3部分,即飲食、運動及篩檢,飲食均衡、少甜少鹽少油,可減少三高也能控制體重,同時也要戒煙,再來是運動已證實可以改善早期甚至中期的周邊動脈阻塞,因為運動可增加微血管再生並使血流更好。

跑步機走路也有效果

如今,復健科醫生發現通過運動程序安排有周邊動脈阻塞患者,在跑步機走路也可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因此,他建議,就算不是患者也應該鼓勵多走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多走路的人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幾率會較小,就算有也能及早被發現,最後就是通過篩檢及早發現病情,避免出現嚴重情況。

文 \ 何建興   整理 \ 梁盈秀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