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否定環境因素 基因突變滅絕長毛象

(三藩市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發現,曾廣泛分佈於西伯利亞和北美洲寒帶冰原地區的長毛象,在4000年前滅絕的原因並非環境因素,而是源於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受種群數量大減的影響,長毛象在4萬年間的基因多樣性下降約20%,並出現不良基因變異,其中基因突變中斷某些蛋白質的合成,控制嗅覺的基因序列出現基因缺失,可能影響長毛象的嗅覺。此外,控制毛髮的基因也出現變異,導致長毛象原本粗糙堅硬的毛髮變成較光滑閃亮,禦寒功能進而大幅降低,影響其生存。

Advertisement

該研究是通過對比生活在4000年前瀕臨滅絕期的長毛象樣本基因序列,與約4.5萬年前鼎盛時期的長毛象基因序列,

4000年前徹底絕種

發現最終導致該物種完全絕種的原因是出現有害的基因變異以及基因缺失。

長毛象是在距今約1萬年前,受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而在大陸地區滅絕,但生活在偏遠弗蘭格爾島及聖保羅島的長毛象族群倖存下來,又繼續生活了數千年直至距今4000年前徹底滅絕。

ADVERTISEMENT

該研究成果已於3月2日在美國學術期刊《PLOS遺傳學》發表。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