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精神健康才算身體健康 沉默中吶喊應被聽見

(吉隆坡訊)面對精神挑戰時,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認知到我們可能有某些症狀,接着是承認我們有這些症狀,然後願意踏出那一步去尋求幫助。

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兼精神專科醫生奇申(Brock Chisholm),在很早以前就曾向大眾提出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觀念,並說:“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真正的身體健康”。

Advertisement

國大醫藥中心(UKMMC)精神專科顧問馬來西亞精神科協會(MPA)主席
哈茲理醫生(Hazli Zakaria)

國大醫藥中心(UKMMC)精神專科顧問兼馬來西亞精神科協會(MPA)主席哈茲理醫生(Hazli Zakaria)指出,過往每當我們談論精神健康時,總是沒有人在乎。但如今,精神健康事關每個人,因為它是如此的重要,是人人必須去擁護的“資產”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精神健康不應只視為沒有精神疾病。精神健康是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能認識到自己的潛能、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從事工作,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別拿自己與他人比較

ADVERTISEMENT

他說,大多數人都能應對並克服生活中的許多壓力,但這並不表示所有人都能。話雖如此,我們卻不該拿自己與他人比較,因為世界上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那些不斷在沉默中吶喊的人,他們的聲音必須被社會聽見。但這些有憂鬱問題的人,他們往往都盡可能,或說他們往往擅於壓抑自我,掩飾自我,為免讓人發現而裝得若無其事,裝得笑臉盈盈。”

“實際上,每個人在一天當中都會經歷不同的精神狀態,儘管我們總被社會期待要無時無刻的開開心心。我們可以感到輕鬆愉悅或興奮,也同樣可以感覺到有不安、有掙扎的時候,或甚至陷入所謂的情緒危機中。在我們當中,有些人得以克服這些精神上的挑戰,但有些人則不幸的走向所謂的精神疾病。”

與人或社會聯繫 助減個體脆弱性

哈茲理表示,每當我們談論精神疾病時,我們不能只將它簡單詮釋為:“那只是你自己幻想出來的一種壓力,你別想太多了”。

實際上,生活中有許多的因素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其中包括生物學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所以說,那不僅僅是所謂的“壓力”。

“此外,我們也需知道,還有許多保護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實際上可以協助減少一個個體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以此改善其精神健康狀態,降低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比方說,與社會或他人的聯繫(connection)便是一大保護性因子。因此,維持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極為重要,而這是社會中每個人都可以幫忙的。”

“我們在生命不同的階段,都有着不同的方式來管理日常的精神挑戰,有些時候我們可以靠自己去應對,有些時候我們需要親友的幫助,有些時候(比如思緒上有重大的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如影響睡眠或社交,或有自殺的念頭時)則需要專業人士如精神專科醫生的幫助。”

他說,另一個民眾需要知道的觀念就是,無論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所謂的“最佳精神健康狀態”(optimal mental health)或“欠佳精神健康狀態”(minimal mental health)。

“也就是說,如果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獲得良好的治療和管理,他們同樣可以像其他正常個體般擁有良好的精神健康狀態。而另一邊廂,一個沒有患上精神疾病的人,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態同樣可以非常的差。”

認知及承認症狀 患者須踏出去求助

哈茲理說,焦慮症(anxiety)與憂鬱症(depression)患者起初所經歷的症狀,就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精神狀態。有些人可以靠自己去應對這些精神狀態,但有些人不能,一旦這些症狀逐漸積累並變得越來越糟時,那些無法應對的人,或那些越想方設法去應對但事情卻變得越糟甚至開始影響其日常生活功能的人,將步入一個窘境。

“這裡所談及的症狀,並非單指一種症狀,而是各種症狀的集結,我們稱之為綜合症或症候群(syndrome)。實際上,大多數的精神科疾病都具有各種症狀,永遠不會只有單一的症狀,而且這些症狀是持久發生並會對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影響。”

他提醒,根據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DSM-V)指出,

憂鬱情緒相關的特徵性症狀一共就有9項,

要診斷一個人是否患有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其診斷標準為:持續兩週,每天大部分時間內,

患者出現至少5項與憂鬱情緒相關的特徵性症狀。”

治療須包含多面向

他提到,現在困難的地方在於,這些步入窘境的人,他身旁的人或許已經察覺到他的反常,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他,因為他會嘗試隱瞞,不願分享。

“我想說的是,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認知到我們可能有某些症狀。接着,第二步是承認我們有這些症狀。第三步則是願意踏出那一步去尋求幫助。”

“當然,我們必須尊敬每個精神病患者都有各自的一段旅程。即使對於那些已經從精神疾病走出來的人,他們也不應該對正在面臨精神疾病的人說:‘你接着應該會經歷些什麼,而你應該怎麼去應對’,他們可以做出建議但未必對那個患者有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

他說,實際上,他們走出精神疾病所需要的時間,往往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那不僅僅是藥物治療,雖然藥物治療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實際上精神疾病的治療必須包含多面向,如生物學、心理學和心靈等。

“總而言之,第一步是讓醫生來替你的精神狀態進行評估,而非自己憑藉互聯網上散佈的資訊自我診斷,那是不正確的。病患要正確的診斷後,接着與精神專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家屬共同擬訂專屬你的管理治療方式。”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