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國內地方

王澤欽:方圓76米禁活動 擬憲報保護威省森林

(大山腳5日訊)威省市議員王澤欽指出,為了確保森林的可續性,威省地方發展藍圖計劃憲報,嚴禁在森林方圓76米進行任何活動。

他說,近期州內面對阿依淡及直落巴巷水壩儲水量不足的問題,大家受促節省用水,這都是因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機,包括干旱、溫度壓力、熱浪等。

Advertisement

因此,他向市廳提出了數項建議,如提高與檳州綠色機構、社區組織、非政府組織及大專生之間的合作,更有效的推動政策修改、教育計劃及倡導有關環境的議題。

此外,他也建議興建類似“海綿城市”概念的堅韌住宅,以解決水災問題;落實從低碳城市邁向零碳城市的框架,使用再生能源、推動再循環及固體廢料處理、種樹、提升腳車道及循環經濟活動等。

王澤欽今早為檳州綠色教育工作者協會2週年紀念日、慶祝世界環境日,及馬來西亞2020至2025年間種植一億棵樹運動主持推介禮時,這麼指出。

檳州綠色教育工作者協會(GREW)主席許子然則說,該協會今年的目標是要在檳州栽種2000棵樹,這些樹苗是由森林局提供,再透過檳島的拿督哈芝莫哈末諾阿末國中,以及威省柏瑪當拉哇國中作為協辦單位,分發給檳威兩地的各所學校。

ADVERTISEMENT

“這是2020至2025年持續進行的種植一億棵樹運動,去年我們共栽種了1200棵樹,有91所中小學參與,希望今年參與的學校會增倍。”

他說,各所學校可依據所需申請樹苗數量,以免浪費。有意獲取樹苗的學校,可掃描該會推出的的二維碼登記,詳情可瀏覽GREW臉書。

阿米魯(右)代表移交樹苗給陳子然(左),王澤欽見證。

另外,許子然說,今早有約50餘名會員、社區民眾、森林局官員、學生和家長,在馬章武莫迪沙英碧安園(Desa Impian)展開拾垃圾運動,並撿獲不少垃圾。

他說,該協會是非政府組織,成立於2021年6月5日,目的是凝聚所有綠色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長、老師、講師、環保教育的非政府組識及教育官員,特別是在檳城攜手合作,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標。

出席嘉賓包括檳州森林局官員阿米魯、威省市政廳官員周榮生,及迪沙英碧安園睦鄰原則計劃中心主席何贊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