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營養師授招增肌 50后吃足3餐不發福

(香港訊)接觸到“踏入50”的人士,熱門話題之一,是他們感到新陳代謝率隨年齡增長而減慢,身形“發福”;有感於活動量減少,認為進食量毋須像年輕時吃那麼多,覺得一天兩餐已足夠。

然而,事實卻非如此簡單。

Advertisement

維持基本新陳代謝率

營養師廖芷珊說,人體器官或細胞要運作順利,依賴我們攝取熱量去維持。當進食量減少,攝取的能量未必足以應付身體基本運作。身體“知道”後,便採取“減慢新陳代謝率”的策略來遷就。

情況好比她聽過的比喻:家用不夠,然而為了維持一家的生活,費用自然要節省。

可是,一旦“省”得過於極端,問題便來了。長期吃得太少,攝取熱量太低,身體處於“飢餓”狀態。“這時候,人所進食的東西,身體吸收得更有效率,原因是身體覺得你所吃的東西都很寶貴,因此無論你吃了什麼,都會被儲存起來作為能量。”

ADVERTISEMENT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說“只吃一點兒亦會胖”,甚至“喝一口水也會胖”的原因。

所以,要解決“50後”的新陳代謝率減慢的問題,更應每天吃足3餐,以維持基本新陳代謝率,不要令它進一步下降,引起肥胖。

不過,也有“50後”人士反映3餐的胃納不比從前,廖芷珊建議少吃多餐,在3餐之間加吃水煮蛋、原味乾焗果仁或低脂原味希臘乳酪等小食補充營養。

適量攝蛋白質增肌肉

此外,“50後”肌肉量減少的速度,會比年輕時來得明顯。30、40歲時每10年流失4%至7%,踏入“50後”,每10年流失10%。

廖芷珊提醒,不要忽略有助增加肌肉的蛋白質攝取量,她引述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的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建議:

◆65歲以下健康成人: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最少0.8克為基礎

◆65歲或以上健康人士: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1.0至1.2克為基礎

◆營養不良或體弱長者: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1.2至1.5克

◆若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65歲人士為例,不論男女,每天建議攝取的總蛋白質分量為60至72克。

以肉類計,廖芷珊利用麻將牌作為換算參考:

1份肉類或代替品=10克蛋白質=1隻麻將牌大小的肉類=1両肉

那麼,一個體重60公斤的65歲人士,1天合共要攝取6至7隻麻將牌大小的肉類,才算是攝取充足的蛋白質。1天3餐計,即平均每餐應吃2至3隻麻將牌大小的肉類(以熟肉計):

◆3隻麻將牌大小的雞肉、瘦豬肉或瘦牛肉

◆1件約女士手掌大小及厚度的魚扒

◆1條獨立包裝的三文魚柳

多走路兼做帶氧運動

她說,要維持甚至提升新陳代謝率,除了吃足3餐,必須配合足夠活動量,例如以走樓梯代替乘搭升降機;而步程在約10分鐘可到達的地方,便盡量不要乘搭交通工具。

運動當然要成為提升新陳代謝率計劃的一部分,急步行或踏健身單車等帶氧運動,蜷腹及深蹲等負重運動,都要兼做,如果懂得普拉提或利用橡筋帶做提升肌力的運動,也會使你的提升新陳代謝率運動計劃更加多元化。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