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濫用藥物破壞腸黏膜屏障 腸漏症引發慢性發炎

(吉隆坡訊)“西方醫學之父”希伯克拉底(Hippocrates)在2400年前說過,身體的大部分疾病都與腸道有關。

人體大約70%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更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和荷爾蒙,因此腸道與情緒、睡眠和食慾都有關聯。

Advertisement

患者有代謝症候群

肝腸胃內科顧問鄭仲仁醫生(Dr Tee Teong Jin)透露,小腸是屬於與外界接觸的器官,隨我們每日進食,食物進入腸道後會被腸道細胞消化、分解和吸收,經微血管將營養傳送全身。

正常而言,腸道黏膜細胞是彼此緊密結合的,負責吸收營養成分,具有屏障功能,隔絕不該吸收的東西。

“凡是未被消化完全的食物大分子或毒素,皆無法穿越腸黏膜細胞進入血液中。只有食物經分解後之營養素,才能透過各種機制經由腸黏膜細胞或是細胞間隙被送到血液中。”

ADVERTISEMENT

肝腸胃內科顧問  鄭仲仁醫生(Dr Tee Teong Jin)

 

他說,因此,若腸道細胞不健康造成細胞漏洞、縫隙,細菌、病毒、未消化完全的大分子(麩質 、蛋白質等)或毒性物質(農藥、重金屬等)便有機會從縫隙跑進血管裡,到達全身。

“就像房子的水泥牆一旦出現縫隙,雨水可滲透一樣,當腸道細胞出現縫隙,毒素、過敏原可進入體內,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

至於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圖1)在醫學上算是較新的研究,屬於症候群而非一種疾病,可引起五花八門的症狀,包括腹脹、腹痛、皮膚過敏、偏頭痛、便秘和腹瀉等,可以歸類為幾大類。

“與功能性腸疾病有關,譬如大腸功能失調,

患者可能會不明原因地拉肚子、肚子脹氣,

有些會便秘,有些則是有腸躁症(IBS)。

更嚴重一點可能會引發潰瘍性腸炎,

或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一種慢性腸炎)。

“腸漏症狀可造成少數患者的代謝症候群,如糖尿病、脂肪肝和肥胖等,甚至引發自體免疫性疾病,譬如風濕性關節炎、濕疹、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乾燥症等。過敏方面則包括食物過敏、鼻炎或皮膚炎、結膜炎等。”

毒素入侵免疫失調

他表示,腸漏症亦可造成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或身體慢性發炎。另外,若是影響大腦,可能會造成患者沮喪、焦慮、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阿茲海默症等。不過,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透徹。

“至於食物不耐與腸漏症是互為因果的兩個疾病問題。若長期食物不耐,食物過敏分子會刺激腸道黏膜以及腸道淋巴組織,使腸黏膜細胞產生間隙。”

他指出,許多食物的過敏分子、毒素、壞菌等可因此經由受損的小腸細胞間隙滲入淋巴液及血液中,引起全身免疫的失調,產生許多慢性症狀,包括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頭暈、頭痛、慢性疲勞、腸躁症、自體免疫疾病、肌肉疼痛、關節發炎、憂鬱症等,都是因食物不耐而引發腸漏症所致。

誘發食物不耐反應

反過來說,當患者是因藥物或腸內壞菌過多等其他因素造成腸漏症,使得許多未分解完成的食物大分子(尤其許多過敏原即是大分子蛋白質),從腸漏縫隙滲入血液及淋巴液中,也可誘發食物不耐反應,產生上述的症狀。

他說,當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質類),在沒有消化完全的情形下進入血液或是淋巴液中,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啟動一連串“保護機制”,進而對該食物分子產生抗體,如免疫球蛋白E(IgE)或是第四型免疫球蛋白G(IgG4)抗體。

“這些免疫反應可能是急性過敏反應,譬如如蕁痲疹、神經血管水腫、氣喘;或是慢性食物不耐反應,如慢性疲倦、慢性皮膚濕疹、頭痛、關節痠痛、肌膜炎、腸躁症等,有些更可能產生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組織,造成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和硬皮症等。”

 4營養素不可或缺 5R法則重建腸胃

腸漏症的治療,或稱腸道重建的法則有“5R”,即移除(remove)、補充(replace)、重植(reinoculate)、修復(repair)及再平衡(rebalance)。

鄭仲仁說,第一是移除(remove)對腸造成傷害的物質,譬如過敏或不耐食物,已知加工食品、精緻、高糖、高鹽、高刺激性食物會造成腸漏修復變慢,也需要避免。

“患者應儘量選懌不過敏、原始與天然食物,譬如對牛奶或是乳製品敏感,就應該避免相關乳製品至少兩個月以上。”

麩質過敏最大原因

他提醒,麩質(gluten)過敏是造成腸漏症的單一最大原因。麩質是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中的一種蛋白質混合物,因此,腸漏症者應避食,尤其是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改善方法一樣是避開至少2個月,之後採食物輪替法進食。

其次為補充(replace)修復腸漏的必需營養素。若胃液、胰液或膽汁分泌不足,那麼從天然水果補充酵素,可改善分泌狀況,食物的吸收和分解也會比較好。

第三為重植(reinoculate),可補充益生菌以降低腸道壞菌,並藉此調整腸道淋巴組織免疫功能。再來就是修復(repair),持續以日常的健康飲食來修復腸道黏膜。患者也可補充營養素,例如Omega-3脂肪酸和鋅(zinc)以提高上皮細胞修復的速度。

 

益生菌增加好菌數

最後,患者需要再平衡(rebalance)生活習慣及身心。在調整了前4R之後,需要將生活節奏放慢,讓身心靈、生活習慣配合腸道的節奏,就可以將腸胃道按下重建(reset)鍵讓它回到健康的狀態。

他強調,在預防腸漏症上,有4種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攝取益生菌可增加腸道內好菌數,減少壞菌數,幫助舒緩不穩定的腸道,重新平衡腸道菌群生態。

其次是補充酵素。酵素可將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降低腸內過敏蛋白滲入血液及淋巴液中的機會,幫助擴大腸壁間隙慢慢恢復正常。

另外,透過雞蛋、牛奶、魚、肉類等食物攝取麩醯胺酸(glutamine)可修復腸壁的損害及空隙,改善腸漏症,並降低致敏蛋白或毒素從腸漏縫隙滲入血液及淋巴液中,降低發炎。

“攝取Omega-3脂肪酸可減輕炎症性腸疾病的症狀,也有利修復漏腸,方法包括服用補充劑或多吃鮭魚等含Omega-3脂肪酸成分的食物。”

建議多攝膳食纖維

他指出,除了以上4大營養素,預防腸漏也需要飲食調養。建議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的食物,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像黑豆、花椰菜、南瓜和蕃薯等。

“膠原蛋白則有助分解蛋白質,舒緩腸道內壁,修復受損的細胞壁。雞、牛、羊或魚的骨頭熬成的湯,含膠原蛋白及修復腸壁所需要的胺基酸。”

另外,保持充足水分,避免脫水導致便秘,減少細菌久留在腸道、刺激腸壁,可降低腸漏症的發生。大家也應該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應糾正挑食習慣、均衡飲食,以及進食時細嚼慢嚥。

最後是不應濫服藥物,如抗生素、消炎藥、止痛藥、化療藥物或中草藥,長期服用都可能破壞腸黏膜屏障,導致腸漏症。

 抽血檢測過敏原

問1: 如何診斷腸漏症?

答1 : 最準確的方法就是進行小腸內視鏡,取黏膜做切片檢查,惟屬於侵入性檢查,比較不建議。

另外也可透過尿液檢測小腸滲透壓,但此項檢測過程繁瑣,一般也較少執行。最理想的方式是透過抽血進行慢性IgG4食物不耐過敏原檢測,或是以一滴活血檢測,看血液中是否有不明斑塊、細菌的存在,來輔助診斷。

外食族高風險群

问1: 哪些人是腸漏症的高風險群?

答1: 生活或工作上高壓、易緊張者。

感到疼痛就吃止痛藥、感冒就吃抗生素者。

經常吃罐頭、加工食品、甜食、含糖飲料、酒精性飲品者。

三餐不定時、外食族、暴飲暴食、愛吃太鹹者。

消化道機能差,腸道壞菌多。

文 \ 楊倩妮  整理 \ 梁盈秀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