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注意防滑透氣承托力 選對鞋輕鬆爬山

(香港訊)選爬山鞋應按自己日常所行路線的難度而定。

足科矯形師彭啟業表示,如通常走輕鬆平坦的石屎路徑,基本上一對舒服的運動鞋便足以應付;但若是以泥路為主的山徑,則可能需要有一定承托力的爬山鞋,路線難度愈高,對爬山鞋的保護力及承托力等功能的要求愈大。

Advertisement

爬山鞋選擇要訣

鞋底坑紋
鞋底坑紋的闊窄要適中,專家建議坑紋闊度及深度皆為3毫米。

爬山鞋底的厚度最好有2.5至3厘米,才能提供一定的保護力。鞋底太薄,走上崎嶇不平的路面時,腳掌或易受傷。

ADVERTISEMENT

鞋底紋放射形為佳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防滑功能,彭啟業建議可用手摸摸鞋底,應該沒有“滑溜”的感覺,否則防滑能力未必足夠。

而防滑效能除取決於用料外,也視乎鞋底坑紋的排列及密度。坑紋以向外伸展的放射形為佳,而且坑紋要有一定闊度及深度,當遇上積水時,鞋底坑紋可讓水迅速向外排走,令鞋底接觸地面的面積增加,減低滑倒的風險。

然而,當鞋底坑紋太闊太深,在乾燥泥路的抓地能力表現則可能較弱,走路較吃力。因此,坑紋太闊或太窄都未必理想,最好取“中庸之道”。

有研究文獻顯示,坑紋有3毫米深度及3毫米闊度,抓地能力及排水速度的表現均較理想,可說在乾濕地面皆具不錯的防滑效能。

鞋底硬度也影響防滑。軟身的鞋底,步行時與地面有較多的接觸面積,抓地能力較好,也較靈活和舒適。但鞋底過軟,又會令人更易疲勞。

足科矯形師彭啟業

硬鞋底減雙腳壓力

彭啟業解釋,若鞋底太軟,行崎嶇路面時未必有足夠的承托力來穩定步伐,這時便需要更多力量作平衡及推動向前。

“對於扁平足患者來說,此問題會更嚴重,因他們的腳掌內側足弓弧度不足,而足弓可幫助行路時承托重量,欠缺足弓支持,雙腳已較易疲勞;一旦穿上承托力不足的爬山鞋,便會百上加斤。”

他說,至於硬身的鞋底,抓地能力可能較弱,靈活度也較低;但承托力較高,有助減輕步行時雙腳的壓力和疲累,也可預防踏到石頭等引起的痛楚。然而,鞋底過硬也有弊處。

物理治療師藍芳解釋,由於爬山時需因應路面情況,腳掌會作出適當的屈曲來發力,協助身體前行,若鞋底過硬令腳掌未能靈活自如地屈曲發力,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如臀部及大小腿,便要花更多力量來推動身體,例如加大抬腳幅度,最終會加重這些肌肉的負擔,消耗更多體力。

綜合而言,彭啟業建議,若以短程及平路為主,偏軟身的鞋底較好;但如果有一定的上下及距離,最好選有一定硬度的鞋底。

物料防水但不透氣

不少爬山鞋都加入防水物料,然而彭啟業表示,防水物料或會減低鞋的透氣度,由於爬山中途腳掌易出汗,如果爬山鞋的排汗速度不夠快,腳部皮膚會沾濕,增加腳部皮膚與鞋子的摩擦,令表皮層跟真皮層分開,雖未必引致傷口,但會令體液滲進去,導致表皮上長出水疱,甚至引起紅腫痛。

他說,天氣不穩時,山友大多會取消行程,需要用上防水爬山鞋的機會其實不多。而且防水鞋普遍價錢較貴,除非真的會在大雨時爬山,否則未必需要用上防水物料。

選防水功能強的鞋子,建議選上高筒鞋,有助阻止雨水從褲管滲入鞋內。

藍芳則表示,部分爬山鞋的物料較軟身,如網狀布料,鞋身較輕,透氣度也較高,但保護力相對較低,如果踢到沙石、樹枝等硬物,可能會令腳部受傷;建議選擇在鞋頭及內側近大腳趾位置用上較硬物料的鞋款,尤其是亞洲人大腳趾外翻的問題較普遍,更需要加強保護。

扁平足應選高筒鞋

爬山鞋主要分高筒和低筒。

彭啟業指出,高筒鞋可以穩定雙腳,減少在凹凸路面上行走而扭傷足踝的風險;但會減低足踝靈活,可能阻礙到上落山的活動幅度,而且若鞋的高筒位置的物料太硬,也可能引致不適。

至於低筒雖然保護力較弱,但相對靈活。

不過,他補充,即使選低筒款式,後跟最好仍有一定硬度,才可提供承托力,扁平足患者尤其要注意。如果要走上一定的距離及難度的路線,他建議還是選高筒款式較合適。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