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新型冠狀病毒國內地方

不懼疫情 老藤製品店祥興隆復業啦

報導:沈美婉

攝影:葉鍾華

Advertisement

位於檳城喬治市土庫街393號的祥興隆是一家傳統藤製品店,這家在70年代開張營業的老藤製品店鋪,陪伴檳城人走過了悠悠歲月。

新冠肺炎這股大浪嚴重衝擊了檳城的旅遊業,而祥興隆在進入復蘇管制令後已打開大門復業,與喬治市的老朋友在疫情放鬆後再相見。

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獎

這家藤藝店的老師傅為91歲的沈木德,繼承父親製藤藝品技巧,守著祥興隆也把手藝傳承給了孩子。沈木德在守護喬治市傳統文化方面貢獻良多,因此在2009年獲得檳城古蹟信託會頒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獎”。

ADVERTISEMENT

藤製品家具在70-80年代期間家家戶戶的必備家具,然而隨著時代進步,藤製家具已逐漸被新式家俬取代,縱然如此,祥興隆仍堅持傳承藤製技藝。

年事已高的沈師傅如今已退下,由孩子沈舟波繼承此傳統手藝。64歲的沈舟波在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指出,政府在新冠肺炎襲擊下實施行動管制令是無奈之舉,他可以體諒。

“我們在管制令期間只能暫時休業,這期間雖然零收入但依然撐過了,因為店鋪是自家產業也沒聘請員工,負擔不大。”

所幸沈木德有眼光,存到錢後就把祥興隆店鋪購下,才讓他們倖免於因租金大調漲而被逼關店的命運。至今已有近70年的祥興隆,每週一至週六早上9時至下午6時正常營業。

沈舟波說,屋租統制法令被廢除後,喬治市老店屋的價格高漲租金也大調漲,導致多間傳統藤藝店倒閉收場。

他指出,以前的小孩家做甚麼就得學甚麼沒得選,他的手藝就是從小學學起的。

“我不太會讀書,公公就說不要讀書就出來幫忙。我在初中二輟學後就全情投入藤藝業。目前很多編藤的長輩都已退休了,這行已很少人在做了。”

“這個行業其實還是可以做的,因除了賣編藝品外,也可協助顧客修理壞掉的編藝品。”

沈木德擁有幾個兄弟姐妹,但只有他以此為生。同樣的,沈舟波有一個哥哥和三姐妹,也只有他以此為業,另有一個妹妹協助打理藤藝店。(CYL)

開拓網絡市場

隨著網絡購物普遍化,祥興隆也跟著潮流步伐開拓網絡市場,設立“ 祥興隆Seang Hin Leong Rattan & Bamboo crafts”臉書專頁做買賣。

沈舟波說,網上銷售反應不俗,有些熟客在知道可以上網訂購後就在線訂購,有些則是在網上認識到該店再訂購。

祥興隆就位於喬治市古跡區,入遺後該店做了不少旅客的生意。藤製品有一定的市場,以前常有地陪或三輪車載遊客到該店參觀。

在訪問過程中,店內就迎來一對外國夫妻帶著兩個孩子進來採購藤製品。

“檳城為新冠疫情綠區,也讓人放心前來觀光,包括仍留在大馬的外國人。”

外國學生拜師學習編藤

由古蹟信託基金會開辦“檳城傳統手藝授徒計劃(PAPA)”,吸引不少學生向沈舟波學習編藤。

沈舟波說,這些來拜師的學生有美學國人、英國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基本上只要約半年就能掌握編藤的基礎。

他說,其中一位學徒在完成學習後,也曾把藤藝品放在其店內售賣,不過失敗告終。

“藤藝品的利潤不高,因此如果有別的選擇,一般人都不會選擇開藤藝店。”

詢及曾否擔心後繼無人的問題,他說,擔心不來了,他的手藝很大可能是無人繼承了。現代人都嫌麻煩不喜歡學編藤,而且賺錢慢。

他與妻子育有一名女兒,女兒已出嫁。至於家族其他成員也無意學習此手藝。

80%藤藝品由沈舟波製作

時代改變藤藝品也須不斷創新,祥興隆所售賣的藤藝品有80%是由沈舟波製作,從實用品到裝飾品皆有。

他說,老一代的藤藝師傅大多編製的是傳統樣式,但時代改變就需有新元素,所以他喜歡研製新藝術品。

藤藝品可以實用也可以是藝術品。沈舟波曾幫助不少日本餐廳、美容店和理髮店組裝藤藝品,作為有關商店的裝飾。

他舉例,以前鳥籠只被用來養鳥,但現今已變成了燈罩。藤製品用來做裝飾也可以很美觀,而最常見的就是做成燈罩。

他說,不輪是藤條、藤肉和藤皮都能用來製成藤藝品,成品包括藤椅、藤籃、藤籮、藤燈罩和藤花盆等。

藤藝品是由編藤師傅一雙巧手和時間慢慢製成,所以這個老行業所最珍貴的不是它的製成品,而是老師傅的一雙巧手。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