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陳月菁
(太平25日訊)12生肖中萌度爆表的就是兔寶寶,而對天下父母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生育一個健康又可愛的寶寶,但有時基因影響會導致胎兒臉部畸形,因此每1萬名孩子中就有3.1名是屬於“微笑天使”的兔唇寶寶。
吃兔肉不會誕兔唇寶寶
民間有傳,孕媽若吃兔肉會誕兔唇寶寶,雖然那是沒有科學根据的“無稽之談”,但仍有許多孕婦難免會擔心。
要如何避免生下兔唇寶寶?而誕下兔唇寶寶後又該如何守護他成長?
太平兒科醫生潘強華指出,兔唇就是臉部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正常胎兒在懷孕第五週時身体就開始發育,部份胚胎的組織就會逐步融合成面部,如果不能正常發育就會引起畸形,包括出現兔唇現象。
他說,兔唇在醫學上稱為唇齶裂,指包含唇裂、齶裂或二者皆有的疾病。
他指出,据調查顯示,人群中的發病率是每1萬人有3.1人患唇裂病,其中唇齶裂佔5.9%,而唇裂合并齶裂為5.6%。
“不止如此,兔唇寶寶有33%伴有神經系統病變,有25%的寶寶會影響腦部發育,也可能引發心臟問題等綜合症。”
潘強華接受光明日報專訪時說,若父母只有一方是唇裂,那子女的發病率會更高,當中男女比率為2比1,意味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
可透過產前超聲波診斷
他指出,孕婦在懷孕達12週期時,可透過產前超聲波診斷唇齶裂胎兒,醫生若發現到胎兒有唇裂現象就需更謹慎檢查,以鑒定唇裂是否伴隨其他綜合症。
他建議懷有唇裂的孕婦到大型醫院分娩,因寶寶從出生到治療過程可能需要多個專科介入,如兒科、整形外科、牙科或正畸科與耳鼻喉科醫生,另外還需營養師、听覺治療師、言語病理學家及心理輔導員等助陣。
他說,唇齶裂患者可能無法完整地閉合嘴唇,凡關系到口腔的功能都有可能受到影響,比方說進食或說話。
“唇齶裂容易造成嬰孩無法正常吸吮,有喂養上的困難,長期可能導致体重下降或營養不良,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未被修复的唇齶裂將導致語言障礙,除發音不准,有者說話時會有鼻音。”
他提醒家長,唇齶裂不單影響容貌,也較容易有中耳感染問題,應讓患兒做听力評估,若唇齶裂影響患者的咬合狀況,他們在成年后也需做正畸治療,如佩戴矯正器調整錯位的牙齒。
他指出,除生活不便,唇齶裂也會深深影響孩子的心理,在群体生活中會因為樣貌或說話不清晰而遭同齡孩子取笑或排斥,因此患者父母可向唇齶裂支持團体求援,解決孩子缺乏自信及沮喪焦慮的心理問題,這些都需要專科醫生逐一治療。
”此外,唇齶裂患者本身及家人也會面對長期的心理及財務壓力,治療此病症涉及多個療程,可能需要數年完成,因此建議患者父母向福利部尋求援助。”
他說,大型醫院俱備的器材及醫生,可給予唇齶裂嬰孩最全面的醫治,而在國內,不論是公立還是私人醫院有這個條件。
家族基因遺傳率高 孕婦情緒用藥有影響
潘強華披露,唇裂首要是基因遺傳,如家族中有兔唇患者特別是直系親屬,很高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所以懷孕時孕婦一要與醫生說清楚,夫妻雙方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
“另一個環境問題,許多兔唇寶寶都是因為孕婦在懷孕初期沒注意,尤其在胎兒發育各個器官雛形的時候,若此時出了問題,那之後就沒有辦法彌補了。”
他說,因此懷孕初期孕婦對藥物服用需特別小心,若因生病而需服藥,如抗癌、抗癲癇及類固醇等藥,就必需告訴醫生,再鑑定藥物是否可以停用。
他說,孕婦接觸污染物質會傷害到胎兒,因此若有吸煙、喝酒或情緒問題,對胎兒的影響也很大。
“比如孕婦情緒不好身体就會產生很多有害分泌物,這些物質透過胎盤被胎兒吸收,也可能造成胎兒出現兔唇。
“因此要預防唇裂嬰兒,除定期產檢也要注意飲食,吃健康與均衡的食物保持營養,也確保生活環境舒適遠离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