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在文化沙漠尋找綠洲 影癡林敬揪團看電影

“在文化沙漠中尋找綠洲,依賴電影滋潤心靈;所以,真的‘不看電影’嗎?”這是不看電影的核心思想,也是他們的初衷。“不看電影”傚法許多國內外的電影前輩們,在文化沙漠中拓荒,以實際行動走入人群推動電影文化,拉近電影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Advertisement

“不看電影”以書寫影評、策劃影展、揪團看電影和出版文字刊物為主,種種貼近電影的活動,只為了在本地尋找並聚集熱愛電影的影迷朋友,也藉此培養本地“看電影”的風氣和開放的觀影價值。“不看電影”目前以砂拉越詩巫作主要據點。即將邁入一歲的“不看電影”未來走向如何,我們從創辦人林敬的角度去細聊。

林敬目前就讀於台灣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大學期間除了參與學生劇組的故事創作,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電影院內,甚至蹺課去看電影,是個名副其實的影癡。剛到台灣的第一年,因為觀賞了金馬影展而開闊了眼界,遂慢慢嘗試觀賞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從中吸收許多養分。雖然林敬謙虛說看電影的資歷不算長,但這幾年也累積了一些閱片量。

ADVERTISEMENT

“一開始會以文字來記錄觀影心得,只是單純的因為台灣觀影票價相比砂拉越貴很多。於是抱著一種‘讓花掉的錢更有效益’的念頭,開始在網絡平台隨性記錄每一部電影的觀後感。”他說。

小眾電影不受落 上映機會少

為了營運,許多電影院逼不得已必須上映商業片而捨棄不能馬上看到盈利的電影,這種情況有機會上但場次被縮減已算是很好的待遇了,在馬來西亞,至少在砂拉越,很多好電影因此而無法取得上映機會。同時,觀眾因為院線少了其他類型的電影,而漸漸失去了接受影像的空間,因此就更不會去選擇較小眾的電影。

“我們可以發現,每個決定都是環環相扣的,要是沒有人付出行動去維持一個平衡點,這個情況將會惡性循環持續下去。”林敬說。

從寫劇本到發行 電影路漫長

一部電影的誕生須走過一條很長的路,從劇本開發、製作拍攝、後期處理到宣傳發行,結束後再重新開始。“不看電影”努力的方向正是在這條生產線的末端,帶著電影與觀眾分享,開啟觀眾接受多元影像的可能,以感受電影的美好。林敬表示,猶幸國內有許多團體或機構都在這為非主流電影做努力,不管從製作端還是發行端,這群前輩的認真和執著,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和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林敬表示,“希望‘不看電影’現在所有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都能化作推動社會進步的養分,哪怕一點點都好。特別在這個社群媒體亂象的時代,我們必須更加正視影像、重視電影對我們帶來的影響力。”在文化沙漠中尋找綠洲,有賴於好電影來滋潤心靈;所以,我們真的不看電影嗎?

不定期不同場所 放映好電影

看完電影再細細爬梳電影中的資訊和觀點,久而久之就成了林敬的習慣。當這個習慣變得不可或缺時,“不看電影”的影評也就間接地誕生了。

“不看電影”成立之前,林敬跟朋友們組織一個約5人左右的團體策劃電影週已有兩年,這也是“揪團看電影”的前身。“揪團看電影”在“不看電影”成立後的一年之間,不定期的在城市各個角落如咖啡店、咖啡館、餐廳、小學、藝術工作室等場所放映電影,他們精心挑選不同題材和內容的電影,以私下揪團的方式聚集觀眾一起看電影。

“揪團看電影”的模式非常輕鬆,也容易認識新朋友,因此也達成了以影會友的目的。題材廣泛的獨立電影對大眾來說或許比較“冷門”,但都能在“揪團看電影”中找到知音;一些觀眾也由此開始接觸不同類型的電影。揪團的形式、內容因為沒有受到限制,因此能夠自由的跟不同喜好的影迷們討論電影、交換想法,也慢慢地帶起這個認真看電影的文化,並培養出觀眾群。

自掏腰包辦影展 深耕有小成

為了把電影消費習慣推進民眾生活裡,同時也提高剛成立的“不看電影”的曝光率,“不看電影”團隊在去年底策劃了一共4期的月刊。月刊內容除了以每月院線上映的新片中,挑選10部來介紹之餘,也提供一些電影知識。在以紙本印刷和電子書的方式經營下來後,團隊發現砂州民眾接受度非常的高。於是今年改以年刊出版的方式,聚焦於一整年甚至以更宏觀且深入的角度與讀者們討論電影。

以上的各種開銷皆是團隊自掏腰包,他們把所有的耕耘和重點放在一年一度的專題影展上。藉由規劃影展,讓不同類型的電影直面觀眾。根據網絡數據顯示,全球有3000個大大小小的影展在世界各地舉行,砂拉越詩巫只有一家電影院,要如何把更多的電影藝文活動灌入社會呢?於是“不看電影”決定策劃影展,希望透過影展還原電影最真誠的樣貌,嘗試跨越主流市場的界線,讓更多好電影被大眾看到。

入校園辦工作坊 寓教於樂

經過幾年默默的耕耘,“不看電影”在今年的1月16至18號順利舉辦了第一次的觀摩型專題影展。3天的影展,參與人數共400人左右,而周邊的宣傳活動則達到300人左右。

“這次影展的主題為太陽,藉由太陽在一日之中的光影變化對比人類生命的每個不同階段。”林敬如此解釋影展所要傳達的訊息。

策展團隊以這個主題去策劃3天的影片放映,並延伸出影展的教育精神,到校園及宗教團體中進行專題分享及影像工作坊。

“不看電影”為了觸及更多觀眾,將單純的興趣發展成長遠而具規劃性的教育計劃。因此團員們將各自的專業和已經在進行中的事項整合,規劃了以上的長年活動。藝術的重視度在本地彷彿還停滯在四五十年前的情況下,“不看電影”的第一步雖然看似鋌而走險,但也因為有許多國家的電影推廣作參照,他們也走得較有信心。林敬表示馬來西亞人民不重視電影是長年累月積存下來,要突破,就必須付出相對的時間,更需要用適合的切入點讓大眾接受又不失自己的原則。

觀影類型太單一 欠思索空間

“不看電影”自2019年成立以來,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到今天擁有一小部分的觀眾群,證明了藝術工作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耕耘。談及馬來西亞電影觀眾的問題,林敬表示,在馬來西亞主流的觀影文化中,不可否認跟很多國家一樣,受到好萊塢或香港電影嚴重的思想殖民。因此在主流觀眾的既定印象中,只有符合這兩種電影類型才是所謂的“好電影”。

“一般觀眾在電影院接觸到的電影類型過於單一,因而大大限制了觀眾的視野,少了許多思想探索的空間。”林敬說。

非主流的藝術電影本身對一般的觀影人群來說,是相對絕緣的。當一部不同於敘事形式的電影出現在大銀幕時,大多數觀影人會下意識的斷定這不是一部好電影,而主觀地排斥這類型電影。這是挺可惜的現象,因為電影中有些舖陳,可以引領觀影人進入思考或是探討的空間裡。因此,當電影院的片單裡放眼望去都是滿滿的動作片或商業片,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這個情況會帶領我們走向何方?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