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動起來(下篇)‧純粹藝術節 提高孩子文化視野

純粹藝術節中的純粹二字,指的是藝術不分種族膚色、年齡階級,純粹是讓感官回歸到最原始處,讓民眾通過雙眼雙耳去感受藝術的本質。

在吉打首府亞羅士打紮根的純粹舞團便是秉持着這股理念經營,致力提升亞羅士打的藝術文化氣息。團長謝凱賢說,他從台灣大學畢業歸來後,發現吉打的文化活動稀少,有者更是從未觀賞過舞蹈、戲劇等演出。

Advertisement

“我創辦舞團接近兩年的時間,也舉辦過好幾場舞蹈演出,並獲得不錯的迴響,但觀眾群中多以學生及家長為主。為讓更多人見識藝術活動,也為了擴展觀眾群,我遂萌生舉辦藝術節的念頭。然而,一來基於資金有限,二來因為缺乏人力,加上觀眾不多,所以,這個想法就一直被擱置。”

在這兩年間,他逐漸累積人脈,並結識了一群關愛孩子的媽媽。當他首次和這群媽媽提起有意舉辦藝術節活動的想法時,這群自稱為“媽媽團”的婦女即大表認同,並自願充當藝術節的委員。

“其實,‘媽媽團’的成員,大多是舞蹈教室裡的學生的家長。她們有的是幼教老師,有的是全職媽媽,有的是職業婦女,共計有5名成員。雖然她們來自各個不同領域,但同樣重視兒童教育,並認為藝術可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媽媽團成員嚴佩欣披露,目前,她的孩子正在舞蹈教室中的律動班學舞,而她發現這項活動除了有助改善孩子的律動感,同時可使孩子的個性比以往沉穩。此外,她也發現,現代孩童的課業壓力大,而藝術活動卻能給他們解壓的空間。

ADVERTISEMENT

由於極度重視兒童教育,且認同藝術活動有益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這群媽媽遂不遺餘力的支持謝凱賢舉辦藝術節活動的提議。

雖然這5個媽媽多未曾參加活動策劃工作,但她們卻各有所長。無論是舞台監督、財務管理、宣傳票務與接洽場地等,她們都從中找到最合適她們本身的崗位。

為了維持純粹藝術節的“純粹”,謝凱賢決定只以舞團的備用資金及售票收入來支撐有關活動,並拒絕政府或商業贊助。他說,一旦接受其他單位的贊助,藝術節的活動發展或會受限,因此,他目前是以虧錢的心態來舉辦這項活動,即使最終被迫自掏腰包支付活動費用,他也無怨無悔。

“我除了在亞羅士打教課,平常也積極參加國內外的舞蹈節與研討會,因此,我結識了許多藝術工作者,並邀請他們前來參加藝術節活動,為了鼓勵他們參加活動,我們也免費提供他們食宿。但因經費拮据,我無法安排他們入住酒店,而只能委屈他們入住舞蹈教室或籌辦委員的住家。”

舞蹈戲劇歌唱輪番上陣

純粹藝術節的活動將陸續在吉打州的首府亞羅士打、雙溪大年、竹城等地舉辦,其中,活動內容包括舞蹈、戲劇、歌唱及美術等。

此外,純粹藝術節的活動時間是從3月開始,至12月結束,且暫定每月都會有一項演出或舉行工作坊,籌辦單位已邀請沙巴婆羅洲舞蹈劇場、人人人鼓劇場等組織前來吉打演出。“由於吉打的觀眾群有限,且普遍對藝術活動的消費能力不高,若把活動擠在同一個月內,恐怕會分薄觀眾群,屆時,真的是‘偷雞不着蝕把米’,所以,我們決定把活動時間延長,這種作法也將有效培育新觀眾,讓從未觀賞藝術活動的觀眾也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愛的活動。”

為能循序漸進的提高觀眾的藝術鑑賞能力,他儘可能要求藝術工作者以最原始且簡潔的模式進行表演。他說,藝術本就源自生活經驗,過於虛幻、內斂的表演模式並不適合在吉打演出。

此外,純粹藝術節中的工作人員多是中五和中六學生,在這群工作人員當中,有的是舞團的學生,有的則是出於興趣而自願參加籌辦工作。

曾為舞蹈匯演縫製百件衣服

年過半百的紀秀華是媽媽團中年紀最年長的一位,但年紀卻無阻她與其他媽媽一同舉辦活動的熱情。她坦言,由於她所經營的店面生意已步上軌道,所以,她便參加純粹舞蹈教室的成人律動班。

也因為參加律動班,她結識了“純粹舞蹈”的團長謝凱賢,並被他對舞蹈的熱情所感染。

“其實,人的心境很重要,我參加成人律動班後認識了許多年輕人,心境也因此變得年輕。我也曾年輕過,並見識了不少年輕人的成敗,了解他們的喜悲,且被他們感動。而凱賢也是一名很努力的孩子,所以,我認他為干兒子,並落力幫助他。”

此外,她亦是舞團的御用裁縫師,幾乎舞團的所有表演服裝,都是由她的巧手縫製而成。

“我曾為一項舞蹈匯演縫製了近百件衣服,而在藝術節中,我的主要工作為接待,所以,我平日就猶如一名公關般迎接各個藝術團體與觀眾的到來。”

教育體系為孩子帶來壓力

陳弈伶與馮曉玲則是因為參加科學生活營,而結識“純粹舞蹈”團長謝凱賢。陳馮兩人都是生活營的委員,但她們卻擔心單純的科學實驗會讓孩子感到枯燥,於是,她們商請凱賢擔任科學營的舞蹈老師,讓孩子在動腦筋之外,也可活動身體。

由於陳弈伶是謝凱賢中學時期的學姐,並曾教導他舞蹈的基本功,所以,他們兩人原就互相認識。

她說,畢業後,她常在檳城與亞羅士打兩地之間來回,為了工作而忙碌。然而,她的工作雖然忙碌,但她卻從未忽略小孩的生活,並經常帶領孩子參加許多社區活動。

她的工作內容多是舉辦以孩子為主的活動,所以,她更深切了解到藝術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她發現,現代父母更重視孩子的成績多於身心健康,但她更鼓勵讓孩子自由發揮,如她的孩子喜歡樂器,她便送孩子前去學習樂器。

此外,現為幼教老師的馮曉玲因曾在歐洲修讀教育學系,而深深認同戶外教育的重要性。她說,對比國外與國內的教育,單是在認知動物上便有差別,如外國的師長多會攜帶學生去動物園參觀,讓學生近距離了解動物生態,而國內的師長則多是通過圖像,讓孩子認識動物。

從國外回來亞羅士打後,她深感當地幼教都是偏向於室內教學,能讓學生學習的活動太少。

“生下兩名孩子後,我更深刻的體會到馬來西亞教育體系為孩子帶來的壓力。”

由於藝術節是一項綜合藝術活動,能讓孩子從中學習到更多藝術文化知識,因此,當謝凱賢向她和陳奕伶提出舉辦藝術節的建議時,她們便一口答應。

“藝術是無法通過語言表達的,但卻能通過心靈感受,這點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

藝術培育孩子身心發展

曾擔任幼教老師的嚴佩欣早年因為要陪伴孩子學習而毅然辭職,並成為全職媽媽。她說,過往的幼教經驗讓她深刻了解到,孩子的健全發展與父母有關。

由於她和謝凱賢原是多年朋友,因此,她把孩子送到純粹舞蹈教室的幼兒律動班學習,而她也從旁陪伴孩子。在這一來一往中,謝凱賢發現她做事認真,且有舞蹈底子,於是,謝凱賢就聘請她出任律動班的助教與純粹舞團的助理二職。

詢及她為何會加入純粹藝術節的籌辦工作時,她指出,她認同藝術可以培育小孩的身心發展,但若想讓孩子喜愛藝術,唯有父母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追隨父母的腳步,所以,她便成為純粹藝術節的委員之一。

孩子學舞變開朗

曾在歌舞團當舞者的楊琇雲,過去為了孩子而心甘情願辭職,並當一名全職媽媽。她自嘲說,兩名孩子都繼承了她的舞蹈基因,成了純粹舞團的舞者。

“兒子自幼便喜愛跳舞,並在小學時參加了學校舉辦的舞蹈教室。當時,孩子的舞蹈老師便是謝凱賢。後來,謝凱賢遠赴台灣求學,我兒子也因此停止學舞。”

直至後來,謝凱賢從台灣學成歸來並創辦純粹舞團時,她的兩名孩子就前往報名。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凱賢,我的女兒戴妤紋也在純粹舞團中擔任助理,她是藝術節的工作人員。”

過去,她一直以為舞蹈只是賺錢的工具,但她後來發現孩子都因為舞蹈而變得越來越開朗,她這才開始正視舞蹈。

隨着謝凱賢在吉打舉辦“純粹藝術節”,她也決定把自己過去在歌舞團學習的經驗加以發揮,而她目前主要是負責純粹藝術節的音響與燈光項目。

(光明日報.報導:丁俊勇)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