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治療 妥善照顧 90%遠端橈骨骨折可痊癒
(吉隆坡訊)隨着年齡的增長,男女都會出現肌肉流失、行動緩慢、視力退化以及平衡感較差等因素,因此長者跌倒的機率必然比年輕人來得高。
骨科顧問黃英盛醫生(Dr Ng Eng Seng)指出,年齡增長也伴隨某種程度的骨質疏鬆症,這也造成骨折風險較高,而最常見的骨折部位是手腕骨及脊椎骨,其中手腕骨折最為常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1970年時60歲以上的人口占我國總人口6.4%,但到了2050年,將上升至17%,這伴隨高齡化而來的骨科問題將持續增長。”
務必諮詢骨科醫生
他說,人的雙手是最為靈活的器官之一,而當中手腕的構造是最複雜的。手腕由腕骨(carpal bone)、橈骨(radius)及尺骨(ulna)所組成,當一個人發生跌倒意外時,往往會很自然地以手撐地,從而造成手腕部位因瞬間接受高度反折的碰撞而出現骨折,在醫學上這類情況的專用名詞為遠端橈骨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一般人佩戴手錶或手鐲的部位即為遠端橈骨,也是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
“以門診為例,
每週都會有三四宗的病例,
因此可說是相當普遍的一種意外。
根據統計,一旦發生遠端橈骨骨折將會有80%機率會有其他關節內相關組織的傷害,比如腕骨、三角韌帶軟骨(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及腕骨間韌帶(carpal ligament)損傷,所以當發生骨折意外後,務必要諮詢骨科醫生檢測,是否還有其他傷害。”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高達90%以上的傷害,只要在適當時候進行妥善照顧及治療,都可以痊癒,並且也不會成為身體障礙,或影響日後的生活起居甚至出現動作不協調等,因此發生骨折意外後及時就醫至關緊要。”
他強調,首先是通過X光檢驗以確定是否有骨折甚至有更嚴重的傷患,比如關節周圍的創傷,醫生會依據情況給予正確治療。
“在發生骨折意外後3週,骨折部位的新骨就會開始生長,周圍的軟組織也會開始硬化,因此如果患者延遲就醫,不管是進行手術或是手術後的複健相對也比較困難,效果也會較差,這也是為何我常常叮囑患者必須儘速就醫,以免耽誤復健效果。”
“其實只要及時治療,絕大部分的骨折都可以痊癒,但患者必須與醫生配合,不管是在治療或複健期間,唯有雙方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手腕骨折移位藏碎骨 年長患者宜動手術
黃英盛舉出一個真實的例子,68歲黃女士事發時獨自騎摩多出外,豈料卻遇上崎嶇不平的道路,一時失控墜跌在地,在跌下的那一刻她反射性以手撐地,結果右手手腕骨折,可是此時的她並沒有太多感覺,因為身體還有擦傷之處,所以對於骨折並沒在意,直到她到醫院清洗傷口時,醫護人員才發現手腕腫脹,隨即安排她進行X光檢測,才發現原來是手腕骨折。
他提醒,如果骨折不嚴重,手腕腫脹又不太明顯的話,很多時候,患者會因此以為無礙而延遲就醫,結果後患無窮。
打石膏固定須6週
“由於黃女士的手腕骨折已出現移位及有些許碎骨,加上有骨質疏鬆症,而她也是位勞動業者,因此手拉法與石膏外固定來幫助骨折復位已不足以讓傷勢痊癒,倘若骨骼沒痊癒在正確的位置,也會影響日後的手腕運動能力,甚至連舉起一鍋水也‘有心無力’,因此醫生建議黃女士動手術會比較合適。”
他說,如此情況下,手腕骨折可通過保守(conser vative treatment)或外科(surgical treatment)來治療,治療主要目的除了讓骨折恢復在一個正確及適合的位置,最重要是讓患者能達到傷前的手腕原狀,從而恢復他的日常生活。
“在保守方式中,如果骨折只是原狀骨裂或者是輕微的移位,那麼是可以靠石膏外固定或者以手拉法把骨折移回正確的位置,再以外固定直到骨折復原。”
“石膏固定至少須6週,而且必須固定至上臂,手腕與肘皆不能移動,這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尤其是長者,6週的關節活動限制會造成關節僵硬而無法完全恢復,因此醫生會視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案。”
鈦合金板代替鋼板
他提到,只要一談及手術,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懼,尤其在聽到要植入鋼板更是擔心不已。其實手術主要是將骨折移回正確的位置,然後以鋼板固定裂開的腕骨部位,最主要的好處就是骨折能保持於穩定的位置,沒有移位的風險。此外對於患者有一大好處,那就是無須受石膏固定的苦,可以在復原期間簡單運用手腕。
“目前手腕骨折的手術多使用鈦合金板以代替以前的鋼板,植入手腕內固定裂開的腕骨部分,然後再用螺絲鎖上。鈦合金板比起以前的鋼板較堅硬、不易變形、不易腐蝕及比較輕盈,一般上骨骼復原後,如果沒多大問題,通常日後亦無須拆除。”
他指出,如果患處只是輕微移位則無須進行手術,但若是出現這些情況,則須藉助外科手術來治療,最常見的原因是骨折嚴重移位及粉碎。手拉法與外固定不能起很好的固定作用,其次是當骨折伸展至手腕關節且關節面也不平,這非常重要,如果關節面不平,那麼將來會使腕骨的軟骨磨損而導致骨關節炎。
安全無需打石膏 外科手術復原快
如果骨折為開放式骨折(骨折部位有傷口),因傷口容易出現細菌感染,所以必須在手術時把傷口清理乾淨。
黃英盛表示,如果患者有多處骨折,動手術除了能固定所有的傷點,也讓患者更容易進行物理冶療。
“外科手術能讓患者無需面對石膏固定的麻煩,手腕也能更加快恢復運用,有些患者希望可盡快回到工作崗位,也會接受外科手術。近年因手術的效果極佳,無移位風險及安全,加上復原期較自由,越來越多患者在受傷後都選用手術來治療手腕骨折。”
他強調,手腕骨折手術後有幾點必須注意的事項,第一是注意避免傷口感染,保持乾淨直到傷口復原,倘若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則是感染症狀,須立即求醫診治。
第二是骨折痊癒前,也盡量避免過度使用受傷的手,通常醫生也會使用固定板支撐以避免意外撞傷,並且指導適度的運動以保持關節運行。
手術後復健是關鍵
“如果患者能與醫護人員充分合作,並積極作復健,手術後的手部功能一般上可在3個月內可完全復原。骨折後復健重要性一點不亞於手術治療,如果一名患者在骨折手術後無法做好復健,那最終的痊癒效果也不會令人滿意,因此復健對於痊癒非常關鍵。”
他提及,物理治療的療程旨在令手腕恢復活動能力、靈活性及力量,減低運用時痛楚、消腫及增強握力等。
“通常我會建議患者緩慢移動手指,然後再握緊拳頭等,每天早晚進行鍛煉即可,至於物理治療師同時會透過不同治療儀器、配合手力拉伸等方法加強療效。”
“其實大部分手腕骨折患者如有獲得適當治療均能完全康復,必須要註明一點,那就是患者的年齡與康復沒有直接關係,一般上患者的手腕及手掌在康復後都能恢復原有的全部活動能力、靈活性及力量,如果未能痊癒,問題很可能是出在後半部分療程,即復健以及日常照顧。”
他提醒,長者因身體退化比如肌肉流失及平衡感較差,因此在行動時必須格外小心,在行走時應放緩腳步,看清楚前方才踏出,以減少跌傷的機率。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