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27日訊)檳州第二副首席部長拉瑪沙米說,最近一些分析指希盟與國陣要在來屆檳州選舉組織政府會有難度,但這些觀點卻存在嚴重的缺陷與失誤。
他今日在臉書貼文說,這些論調包括馬來選民佔大多數的選區可能都落入國盟手中、希盟和國陣保不住檳州這個政治堡壘,甚至指希盟或只能“幸運的”保住檳州政權。
Advertisement
他說,國盟確有良好機會在馬來選民佔絕大數(70%或更高)的選區勝出,但在混合區,即使馬來選民佔多數,國盟獲勝的機會仍相對渺茫。
“指國盟都可在馬來選民佔多數的選區勝出的觀點,只是單純的建立在馬來人都非常支持國盟的前題上,但這種情況不會在檳州發生。國盟要像去年全國大選,要全面拿下馬來選民超過50%選區的局面,已不可能重現。”
拉瑪沙米說,這是因為檳州希盟政府過去有良好的施政,可能會吸引更多馬來選民去支持巫統、公正黨和誠信黨這幾個以馬來人佔多數的政黨。
“而且隨著政治形態、社會環境和心理因素的改變,去年全國大選的政治景像已起了變化,雖然不是指國盟已失去馬來選民的支持,但國盟一些標榜清廉的領袖有面對貪污的指控,他們的形象已經折損。”
ADVERTISEMENT
他說,那些認為國盟可在馬來選民佔多數的選區狂勝的分析員,也忽略了希盟掌政的州屬如檳州,如今的政權是與聯邦是一致的,這可能讓國盟在贏取政權面對雙倍的困難。
“所以,國盟要在檳州、雪蘭莪和森美蘭取得絕大部份馬來選民的支持並不容易;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吉打、吉蘭丹和登嘉樓,希盟難以狂掃馬來選票。”
他說,最近一項對檳州馬來選民的調查顯示,雖然他們當中可能對行動黨“有看法”,但對由行動黨主導的檳州政權沒有異議,這顯示馬來選民是理性的,有能力區分黨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