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依體質找合適方式 中醫減重改善代謝症候群

現代人工作忙碌,多坐少動的生活型態,讓體重逐年上升,“瘦身”變成個人的目標,更有不少人利用西醫減肥藥,但停藥後又馬上復胖,也有人利用中醫達到瘦身效果。這樣有效嗎?

近年來肥胖人口有年輕化趨勢,肥胖也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Advertisement

肥胖引起的疾病除了三高、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還會引起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不孕症等許多慢性病。大腸直腸癌、乳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等許多癌症也和肥胖相關。

所謂的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有五大項目,分別是:

一、腰圍過大(男性的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二、空腹血糖值≧100mg/dL

ADVERTISEMENT

三、血壓≧130mmHg/85mmHg

四、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以上符合任三項則可稱為“代謝症候群”。如果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喜歡吃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平時又有喝酒的雅興,那麼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會比較高。

肥胖的成因有很多

中醫內科醫師胡玉芳表示,肥胖的成因有很多,有些與先天有關,例如遺傳基因或是遺傳疾病造成肥胖,但多數的肥胖與後天因素有較大的關係,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或日夜顛倒,會讓身體內分泌失衡而導致肥胖。

而三餐不定時不定量或是偏好高油脂高糖分等精緻飲食,會影響腸胃的菌叢,讓人變胖。

從中醫觀點來看肥胖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有密切相關,飲食、生活的不平衡都會傷害臟腑功能,讓體質產生偏性,臨床上肥胖之人多為本虛標實的體質,最好是透過中醫師診察後依據個人體質,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胡玉芳指出,中藥常用於減脂的藥物種類多樣,例如山楂能促進腸胃蠕動,澤瀉、茯苓能幫助水分代謝,丹參、大黃能降低血脂等,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狀況配伍藥物做治療。

并且依據常見的肥胖體質開發肥胖治療劑即飲包以及茶包,給現代生活忙碌又想減脂的民眾做選擇。

針灸改善氣血循環

如果是有高血脂或是高膽固醇的問題,卻不習慣吃西藥,可以考慮中藥紅麴萃取而成的膠囊,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須經由臨床中醫師診察開立。

中醫穴位針灸可以幫您改善肥胖,透過針刺激穴位加上艾灸溫經通絡,可以改善身體氣血循環,幫助脂肪代謝,常用的取穴有腹部的天樞、滑肉門、氣海,下肢的足三里、豐隆、三陰交等。

根據研究顯示,持續針灸3個月以上能改善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可以使用針灸消除脂肪,減少腰圍,改善代謝症候群。

甩開肥胖或是代謝症候群,讓中醫幫您找回健康,此外有效的減脂需要搭配健康的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蛋白質、全穀類,減少高鹽高糖和油脂攝取;維持適度的運動,最好每週能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才能永保健康不復胖。

營養師授11招 防疫也能減脂

國內冠病疫情持續延燒,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也變得更長。

營養師蕭瑋霖在臉書粉專“營養初Nutrue – 營養師杯蓋”發文分享,11招居家防疫又減脂,讓民眾在家防疫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調整作息

居家作業,減少了通勤時間,所以休息時間可以增加,而睡眠會影響荷爾蒙代謝,進而影響減脂效果,所以充足睡眠減脂來說非常重要,趁現在調整睡眠,讓自己睡飽一點。

居家運動做起來

健身房現在都沒開了,所以很容易讓運動量下降,建議大家可議選擇ㄧ些居家徒手訓練,或是高強度間歇運動來做,增加熱量消耗。

嘴饞試試吃堅果

待在家真的很容易嘴饞,會一直想吃東西,這時候不妨可以吃堅果,增加營養素攝取,但堅果也是油脂,吃太多也不行,每天控制在一份,一個大姆指長度就好。

飲料改喝乳品或豆漿

乳品富含維生素B2以及鈣質,而豆漿富含蛋白質,是取代飲料的最好選擇。

多吃蔬果

蔬果富含膳食纖維,能夠幫助增加飽足感,避免飢餓感一直不斷產生。

點心選擇蛋白質類

想吃點心,一定要避免甜食,可以選擇優格或是蛋製品,減少血糖波動。

餅干分裝減少份量

為了儲備糧食,往往會買一大堆餅乾,甚至是一大包的,往往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建議可以多花幾分鐘,把它們分裝,每包固定份量,要吃只能限制份量,避免吃太多了。

理性採購

很容易因為防疫,一不小心買太多食物甚至是餅乾,一不小心吃太多熱量就高了,而且久了一定會吃膩,或放到壞掉,很有可能早成食物浪費,適量採買就好。

少吃加工肉類

能夠放比較久的食物,通常都是加工肉製品,但往往鈉含量太高,且飽和脂肪也高,對心血管不佳,也容易造成水腫,建議大家一定要避免。

以水代酒及飲料

待在家就是要喝飲料或酒搭配小吃,這樣才對味,但是在體重控制的話,這絕對是大地雷,一定要避免,還是多喝水好。

甜食餅干,碳水化合物減半

甜食跟餅乾往往糖含量高,很容易就吃下過多熱量,這時就可以減少飯量或是其他碳水化合物食物,不過以甜食餅乾代換全穀雜糧類食物,不是很好的行為,不太推薦這樣做。

把握6個月黃金期 產後減重勿心急

經歷了辛苦孕育新生命的懷胎十月後,許多媽媽們開始擔心自己的身形是否能夠回復到產前模樣,產後6週若體重超過懷孕前體重的10%,即可定義為產後肥胖。然而這個時期若想減重,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

能採取過度激烈的減重,以免使得因懷孕所耗損的氣血回復不足,造成其餘產後不適。”

中醫師賴睿昕分享,臨床上曾遇過產後不到一個月便開始重訓及高強度有氧的女性,結果還沒減重成功反而先導致剖腹產傷口的撕裂,也遇過產後便開始嚴格節食的媽媽,不但變成乳汁分泌不夠,產後掉髮還變得更加嚴重。

其實,產後減重勿心急,好好把握產後6個月的黃金期,搭配中醫的協助可以減得健康又不傷元氣。產後減重可以先分成三大部分看待,先評估身體哪些部份需要調整,邊調理邊減重才能有效提升代謝速度,事半功倍。

第一:健脾補腎

第一部分需要做的是健脾補腎,脾腎在體內能起治水行水之功,產後由於脾腎之氣較為虛弱,則容易產生水分滯留以及排便不順,造成臉部、四肢以及腹部的水腫,透過健脾養腎,不僅能幫助水分代謝,也能夠幫助產後氣血的重建。

食療方面推薦四神湯,性味平和又可健脾腎、除濕氣,配合些許排骨使得口感較為滑順,也能藉由油脂帶出藥材功效。

材料:蓮子20g、茯苓15g、山藥15g、芡實20g、排骨數塊。

做法:將藥材洗淨後浸泡20至30分鐘,同時將排骨汆燙,處理完畢後將藥材、排骨與適量的清水一同烹煮,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30至40分鐘,並撈掉水面上的泡沫,加入些許鹽巴調味後即可食用。

第二:疏肝理氣

第二部分則是疏肝理氣,由於產後生活劇烈改變,媽媽們通常會較為緊張焦慮,同時也因為要配合小寶寶的作息,睡眠時間變得零碎,也難以獲得深層睡眠,進而容易肝氣鬱結,母乳也可能進一步排出不暢。

有些人情緒壓力大就會選擇吃美食來獲得短暫的紓解,然而體重的節節攀升又會造成心情不佳,產生一種惡性循環,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其實是調理肝氣,減少壓力對身體氣血造成的波瀾,並且使得睡眠儘管分段但有品質,也能夠順利的分泌乳汁,透過哺乳的同時也能消耗熱量。

產婦可以按壓耳朵上的耳神門穴跟饑點,除了可以安定情緒以外,也能壓抑因為壓力造成的飢餓感。

1.耳神門穴:位於耳朵三角窩後上1/3處

功效:鎮靜安神,穩定情緒。

2.饑點:位於耳朵上方的耳屏中點

功效:抑制食慾,降低飢餓感。

第三:逐步調整飲食+運動

第三部分才是開始飲食的逐步調整以及加入運動,坐月子期不必補過頭,可盡量選擇低油的烹調方式,讓纖維質的比重多一些,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能預防產後便秘;進食的方式可採取少量多餐,每餐則以先蔬菜、次蛋白質、後澱粉的順序進食。

運動方面則是最好先選擇溫和的慢走或是肢體伸展,待產後6周身體傷口癒合,氣血也逐漸恢復後,再加入簡單的有氧運動。

若透過上述調整方式卻仍有局部肥胖問題的話,賴睿昕醫師說,可考慮加入埋線以及電針來雕塑局部體態。

產後許多減重婦女會發現,往往四肢先瘦了但肚子卻還是肉肉的,或是肚子雖然瘦下來但緊緻度與以往不同,這時候就可以透過電針穴道的方式去加強刺激,同時還能幫助產後腹直肌分離的女性回復肌肉的彈性,另外經由埋線在腹部的帶脈穴、天樞穴及關元穴,可直接活絡腰腹以外,還可提升新陳代謝的速度。

1.帶脈穴:位於肚臍平行線與腋下中線的交界點,左右各一穴。

功效:去除腰腹瘀滯,促進氣血循環。

2.天樞穴:肚臍旁三指寬處,左右各一穴。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3.水分穴:肚臍上一指寬處。

功效:代謝水分,消除脹滿。

4.關元穴:肚臍下四指寬處。

功效:補益腎氣,消除水腫。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