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雙耳之間】人工智能醫生

前個星期去韓國首爾出席一項國際醫學研討會,在此項會議中有一個節目是討論到人工智能技術對於醫學發展的重要作用。

我很驚訝人工智能科技一日千里的發展,幾個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翹楚分享了他們最新研究的成果。

Advertisement

或能替代醫生做例常的手術

人工智能技術不只能有效的分析檢測結果及做出準確的診斷,如今這科技也已經在治療病人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了。參與這個國家研討會對於我是一個大開眼界的時機,讓我接觸到了全世界最新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有幾項科學研究已經顯示人工智能可以比醫生更加準確的分析一些檢測資料,做出更精準的診斷,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準確的分析CT或MRI的影片,從一些人類肉眼難辨認的蛛絲馬跡中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醫生有時在日理萬機後會出現疲憊不堪的現象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不分晝夜,日復一日重複的做出準確的分析與判斷。

ADVERTISEMENT

科學家相信有朝一日人工智能技術可取代放射學專家分析這些規律化系統性的檢查報告。當然,一些變化很大的檢測結果還是需要放射學專家去分析解讀。

然而更讓我驚訝的是,那些走在時代前端的奇才已經研發出應用人工智能,去為病人做複雜的手術。在該項會議上,這些科學家展示了人工智能操控的機械人如何做我們心臟專科醫生所做的血管造影檢查和血管擴張手術及置放冠狀動脈支架。假以時日,這些人工智能機械人真的可能會替代醫生做例常的手術了。

去年我也讀到一篇文章講述日本科學家研發了人工智能操作的電子寵物,來陪伴寂寞獨居的老人及為長期住院的病人解悶。也許我們會認為這些電子寵物死板板沒有感情,而人是活生生有感情的,所以兩者應該不會擦出火花,然而科學研究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很多老人及病人都可以寄情於這些電子寵物,疏解他們寂寞惆悵的情緒,看來人工智能不只能取代人類的工作,也能搶走貓狗陪伴人類的角色。

保留一片不被智能化的淨土

我們人類自詡有感情接觸,所以自信的認為人工智能在這方面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先進的人工智能已經慢慢的攻陷了這領域!有個研究顯示,人工智能可以寫出能安慰人心的文字,這些充滿感情的文字可以安撫罹患重症病人的焦慮及喪失親人的悲傷。人工智能創作的感人文字比醫生的話更加有效緩解這些病人負面的情緒,我們人類又被人工智能將了一軍!

看來我們要做好心裡準備去迎接人工智能醫生的來臨了!眼看着人工智能無孔不入的滲進人類生活各領域,甚至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信任,我的心情是悲喜參半,但這是勢不可擋的趨勢。我只希望我們人類還能在心靈深處保留一個可以彼此相愛的空間,一片不被人工智能化的淨土。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吳榮良)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