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產階級一向被用來評估一個國家或社會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生活的前提條件,中產階級還一度是美國夢的象徵之一。
儘管美國國力在減退中,但從經濟總量還是軍事力量來看,美國現在還是世界第一強國,惟美國的中產階級卻在萎縮中。
美國的中產階級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尚有61%,今天已經少過50%,這些中等收入的美國人甚至自嘲自己更像是勞動階級,因為扣除房租或房貸(也只能購買郊區房子),再扣除車貸、所得稅、保險、水電費、食物等基本生活所需,薪水已所剩無幾了。數年前有一項調查顯示,高達三分之一中等收入的美國人,沒有能力拿出400美元來應付小孩突然生病或出個意外等無預期的支出。
美國的中產階級為什麼變窮了呢?是外來移民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嗎?還是亞洲的揭起讓美國的中產階級變窮了? 都不是。美國國內的經濟及政治缺失才是問題關鍵,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開始了美國人的惡夢。特朗普主義的揭起反映了大多數美國人的焦慮。
貧富差距擴大
根據報告,美國中產階級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比例從1970年下降到2018年的19%。相比之下,富有階層的收入上漲了19%。1979年,最頂尖的富人持有全國7%的財富,如今已增至22%。也就是說,金字塔頂尖1%的富人握有的財富相當於底層90%民眾的總財富。美國窮人之多超乎想像。
貧富差距帶來的階級對立是當今美國政府最大的難題,但歷任美國總統似乎都束手無策,他們只能危言聳聽或轉移焦點,特朗普及拜登政府激化中美對抗就是一例。
但跟美國一樣,許多國家也一樣面對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挑戰。
2020年爆發的冠病疫情,後來的烏俄戰爭及美國量化寬鬆貨幣後引起的全球通膨,全球經濟不穩定,陸續出爐的最新一個季度的公司財報顯示增長正在急劇放緩,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新的不利因素,如通脹高於預期、冠病捲土重來或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升級、貨幣貶值和融資條件收緊都不利經濟發展,甚至可能導致經濟進一步衰退。
為了應對收入中等家庭的困境,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國政府,除了疫情期間推出的暫緩還房貸車貸等措施,還大撒銀彈,加碼援助,如今為了對付通膨,只能提高利率,當可支配收入變得越來越少,還債變成越來越辛苦,中等收入家庭就會陷入困境,甚至造成社會動盪。
改革救經濟
過去一年,高通膨帶來的高物價,已經讓很多人叫苦連天,許多基本的生活物資,諸如雞蛋,不只漲價還一度缺貨。
所以,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政府都一樣,必須正視民生經濟,解決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人民最期待的是安居樂業,所有坐在國會殿堂的執政者或議員們必須聽到人民的心聲。現在就進行經濟、政治與體制的改革吧,只有挽救民生經濟才是王道。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